白手起家的马屁术

作者
“县委书记,胶鞋布衣,田间地头拉家常,像咱农民的亲兄弟。县委书记,西装革履,招商引资谈项目,是咱老百姓当家的。” 神马?肉麻?这是流行在网上的一段MV,主角是张北县县委书记李雪荣,一举成为了网友们心中“史上最伟大”的马屁。
拍,左边提手,右边一个“白”,马屁术是一种可以白手起家、用不了多大投资的伟大事业。如再将白作为百的异体字来讲,更好懂:无论是什么英雄好汉,只要敢上百次地用手去鼓掌、吹捧别人,少有拍不成功的,也少有不喜好受拍的。
有一个故事,讲在一位老师呕心沥血的教诲下,某学生终于学有所成。在欲外出干一番事业之际,老师问学生此次外出,准备先以何立身?学生不假思索地答到:已准备“高帽子”100顶,但凡遇着有用之人,即馈赠一顶。老师当即训斥:此法岂不有愧我多年的教诲?学生答到,先生有所不知,而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天下像老师这般高风亮节之人,已不多见,非如此,何以在浑浊之世立身?老师思索一番,颇觉有理,方答道,照此说来,也只好如此了,那就去吧!该生出得门来,暗笑曰,100顶“高帽子”,已只剩99顶了。
国外的例子也多,据外国史讲,前苏联斯大林一统天下时代,每遇斯大林讲话,台下必掌声雷动。后来赫鲁晓夫上台,在会议上大骂斯大林独裁,当时底下就有人质问赫鲁晓夫:既然你知道斯大林同志的错误,为何当时你在他身边不给他指出来?赫鲁晓夫当即发怒:“到底是谁敢在如此发问?”顿时会场上鸦雀无声,赫鲁晓夫这时才缓缓地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了吧?”
所以,古時在中国,凡要真正规劝天子的,都很注重讲话的艺术。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倘若讲话不艺术一点,国君不会醒悟,收不到“响鼓不用重锤”之效,弄不好,脑袋都得搬家。即使唐太宗号称是最能纳谏的皇帝,那禀性刚直、喜欢唠叨的魏征,倘若不遇着长孙皇后暗中配合使劲,脑袋怕是早掉了!
作者 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