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梳网清格」 创新基层治理

「梳网清格」是徐州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有益实践。针对安全隐患,对每一个网格一遍遍梳、一遍遍清,努力将各种矛盾风险隐患消除在源头、控制在发端,以网格的小平安保障社会的大稳定。依托「警区即网格」的天然优势,「梳网清格」在日常基础管控特别是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贯彻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理念
强化党建引领理念。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以党建引领深化「梳网清格」,把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公平公正、务实高效处理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
强化人民至上理念。深化「梳网清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等问题,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持「平安为了人民,平安依靠人民」的理念,继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
强化全周期管理理念。加强对各类风险隐患的源头治理、早期控制,努力把小矛盾小问题解决在基层、控制在发端、消弭于未萌。全周期管理的根本在于加强基础工作,将「梳网清格」落实到每一个小网格,从源头、传导、转化等关键环节建立要素管控、风险防控的整体链条,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治理机制,形成从源头到末梢的闭环,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全场景的动态治理、系统治理。
强化大数据治理理念。主动树立大数据思维,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深化「梳网清格」,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让治理变得更聪明、更智慧。加强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利用,从海量数据中预测社会需求、预判社会发展、预警社会风险,不断提高精确度和靶向性,努力实现数据导控、精准施策、精细治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由「经验决策」向「大数据决策」转变。
找准防范化解风险方法路径
加强研判,变「被动应对」为「主动作为」。面对问题及时研究,遇到矛盾迎难而上,切实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严防小事拖大、简单问题拖复杂。完善研判机制,系统梳理「人、事、物、网、图」等基础数据,准确把握本地警情案件事故发展的态势,大力推进风险研判的常态化建设,切实把风险集中的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问题、重点隐患找准找全,为开展「梳网清格」提供精准支撑。
精耕细作,变「平均用力」为「重点发力」。基层社会治理中,即使隐患消除了 99%,人员排查了 99%,只要没做到 100%,就可能发生案件和事故,导致前期努力归零。深化「梳网清格」要杜绝平均用力、虎头蛇尾,紧盯隐患排查化解的最后一米,切实把辖区的所有问题隐患排查见底、整治彻底,通过打造网格的「小平安」,保障全市的「大平安」。
专项梳清,变「单兵作战」为「集中会战」。常规问题常规抓,重点问题重点抓,坚持「条块结合、联动共治」,整合属地公安资源和力量,联动政府其他行政执法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歼灭战,切实解决辖区治安突出问题。
着眼长远,变「治标成果」为「治本成效」。建立事后讲评制度,针对梳理梳清会战中发现的基础管控漏洞和薄弱环节,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铲除风险滋生蔓延的土壤。搭建智能化算法模型,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数字防控圈建设,自动识别安全隐患,推送社区民警开展常态梳清治理,实现常态长效、长治久安。
完善发挥治理优势工作机制
完善科技支撑服务机制。抓住「智慧城市」建设契机,加快基础管控「数据湖」建设,依托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加强数据关联,按需共享部门数据、群团数据、社会数据。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强与高校院所和科技研发能力强的公司合作,共建实验室、签订战略协议、共同研发项目,切实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做好「梳网清格」的工作效能。
完善网格化联动共治机制。认真组织开展「网格 + 警格」联动融合示范点建设,继续完善信息搜集、信息处置、信息反馈、考核评价等业务流程,做到工作在平安上聚焦、数据在后台里连通、力量在前端上统筹、机制在实战中对接,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无缝联动。把资源、力量和手段等组织汇聚起来,充分借鉴「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好的做法,积极联动相关执法力量在基层建立「梳清」专业执法队伍,不断增强基层治理执法合力。
完善「铁脚板」力量组织机制。持续深化社区警务机制改革,大力加强社区民警队伍专职化、专业化建设,推动社区民警进村居「班子」,完善社区民警绩效评价制度,量化社区民警每日工作清单,发挥社区民警工作绩效排行榜的激励作用,真正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社区警务队。总结固化「机关民警下沉一线、当好『八大员』」的做法,常态化下社区开展工作,真正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提升履职尽责必备能力素质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坚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抓起,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着力培养与群众的感情,学会运用群众语言,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做到敲得开门、进得了屋、说得上话、认得了人,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
提升规范执法能力。全面细化制定标准化教材和执法指引,进一步统一工作标准和执法尺度,为深入开展「梳网清格」提供精准指导。加强针对性执法培训,把「梳网清格」工作作为应知应会内容,精心组织随岗练兵、讲座培训、发布案例等活动,推动执法培训日常化、机制化、实战化,不断提升梳清整治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提升科技应用能力。大力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引导警务人员及时梳理上报「梳网清格」实践中的科技需求,为精准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提供第一手信息。积极培养广大民警的数据思维,用好移动终端、要素管控平台等载体,练强「数据功」、打赢「数据仗」,实现从人工手绘辖区图到信息化成像、全息化展示的转变。鼓励民警多搞小发明、小创造,积极研发小模型、提炼技战法,全方位提升「梳网清格」工作质效。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大力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以基层所队警组为基本单元,以日常梳清要点和难点为主要内容,用好基层所队「训练角」,采取模拟演练、红蓝对抗等方式,不断增强现场指挥、合成作战、舆情处置的能力水平,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够临危不乱、规范处置。全面提升组织指挥水平,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和实战演练,全方位、高密度挤压各类违法犯罪和问题隐患的活动空间,不断提升「梳网清格」的战斗力、威慑力。
(作者系徐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
责任编辑:刘卫东
作者 王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