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党建责任

作者
作者
分析提升研究精准项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基础,落实「抓基层打基础」要求,关键在于牵住落实党建责任这个「牛鼻子」。近年来,淮安市淮阴区坚持以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常态化督导和制度化落实党建责任,打造闭合管理体系,有力推动党建责任落小落细落基层。

坚持清单化管理,着力解决谁来抓、抓什么问题

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建立责任、问题、整改三张清单,强化各级党委抓党建的主责主业意识,推动党建工作由简单评定向定性定量结合评判转变,党建责任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建立责任清单,明晰责任划清「硬杠杠」。制定《基层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对党建工作进行细化梳理,围绕履行党建责任、推进党建重点项目、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夯实党建基础等内容,重点列出乡镇党委书记 9 个方面、区直机关党(工)委书记 6 个方面的两张正面责任清单。在明确考核要点的基础上,针对性列出党建责任负面清单,涵盖被上级督查通报、巡视反馈问题较多等情形,划清「必须为」和「不可为」的责任界限,切实考准压实党建责任。建立问题清单,问题导向紧盯责任落实。从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入手,坚持问题导向,在个人自查的基础上,结合党组织和群众意见,梳理排查出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五大类 23 个突出问题,分别建立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问题清单,明确问题内容、具体表现,力求问题具体化、原因清晰化,为整改提供依据。建立整改清单,对单销号力促问题整改。根据全年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进度安排,对照「五查摆五强化」「七查摆七强化」要求,全区 46 个党(工)委单位领导班子明确整改任务和领导干部个人整改清单,实行账目式管理,建立问题整改月报制,推动问题即查即改、边查边改。目前,全区 46 个党(工)委的整改项目、制度建设完成率都在 90% 以上,干部个人整改完成率也在 98% 以上。

坚持项目化推进,着力解决不善抓、不会抓问题

针对基层党建存在的不善抓、不知道怎么抓问题,坚持项目化的思路和办法,实施党建短板提升行动,让基层党建有抓手,实现党组织书记既「挂帅」又「出征」。书记领办,党建项目全覆盖。根据乡镇部门党(工)委书记向区委常委会专题述职基层党建工作会议要求,围绕区委领导点评指出的问题,区委组织部进行重点筛查、逐项分析、研究立项,报经区委常委会审定后建立党建项目库。每名党(工)委书记根据工作实际,申领 1—2 个项目作为书记重点抓的党建项目。目前,全区 21 个乡镇党委、36 个部门党委(党组)、5 个党工委书记全部申报了项目,实现了乡镇部门党建重点项目全覆盖。领导挂钩,过程管控全方位。明确「书记项目」时间表、画出路线图,月有报告、季有观摩,督促各级书记以项目的实际成效检验党建落实成效。结合「三解三促、三进三帮」安排,要求区四套班子在赴联系单位督查调研时,要专门听取党建工作汇报,督促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指导推进党建「书记项目」开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严格奖惩,全天候传递压力。将党建项目实施情况列入基层党(工)委书记 2016 年度党建考核目标,作为党建工作专项述职的一项重要内容。设立 50 万元党建项目基金,在加大对优秀项目奖励补助的同时对履职不力者进行惩处。建立「书记项目」「月报季考」制度,每月上报《党建项目进度表》,每季度组织专项督查,进展不力的单位部门由区委组织部发函提醒,年终未完成项目或项目开展效果不明显的单位,由纪委书记、组织部部长分别进行约谈。

坚持常态化督导,着力解决抓不准、抓不牢问题

严格督考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关键。淮阴区总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的有效做法,组建「撤不走的」党建督导员队伍,聚焦党建重点任务落实,推动基层党建责任精准落实。「专职 + 兼职」,选优配强督导队伍。聘请 10 名近年来退出领导岗位、熟悉基层党建业务、组织协调能力和原则性强的老同志担任专职督导组长。抽调乡镇、机关党务负责同志以及组织部年轻同志任兼职督导员。制定出台《加强基层党建督导工作的意见》,明确督导组成员两年不变,每组至少挂钩联系 2 个乡镇、6 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常态化督导。督导组成员表现优秀的可参加年底评先评优,并不占本单位指标。「定期 + 随机」,创新方法增强督导影响。围绕区委党建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各级党组织落实党建责任制、党建责任清单与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情况,灵活采取查资料、看现场、集中谈、个别访等形式开展督导。在督导频度上,建立「双月督查、双月通报」机制,先后开展 4 次督导;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党群议事会,开展 3 次随机专项督导,形成督查通报,向相关党组织反馈或以视频形式在全区党建周例会上进行通报,有力压实基层党建责任。「研判 + 督办」,跟踪巩固督导成果。督导组对照督查任务,列出督查问题清单,与被督导单位党组织书记共同查找问题,帮助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建议。督导结束后,督促相关单位党组织制定个性化整改清单,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时限。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重点督办,整改到位的对单销号,问题整改不力的予以通报,并约谈、问责相关责任人。

坚持制度化落实,着力解决抓经常、经常抓问题

制度机制是健全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核心。淮阴区着力健全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通过谋党建、议党建、述党建,持续推动钱往基层投、人往基层走、政策向基层倾斜。「一把手」带头谋党建。年初,召开党(工)委书记抓党建专题座谈交流会,凝聚「抓党建、促发展」思想共识,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通盘考虑,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联述联评联考等制度,切实解决抓发展与抓党建一手硬一手软、投入精力不够的问题。区委书记每次约谈乡镇部门党(工)委书记重点听取党建责任履行情况,区委组织部对各乡镇「抓党建、促发展」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以「书记抓、抓书记」为抓手,有力推动党(工)委书记落实好总揽统筹、挂帅推动、考评问责、最终兜底的四项责任。周例会集中议党建。建立党建周例会制度,每周五学习传达中央省市党建方面政策文件,研究解决全区党建工作难题。建立党建意见问题收集机制,党群部门根据问题收集情况,适时将疑难复杂问题提交党建周例会专题研究解决,形成会议纪要。截至目前,全区召开党建周例会 38 次,研究解决村干部报酬待遇、离任村干部补贴、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离职后生活保障等问题 24 个。责任人定期述党建。创新建立党建季度述职机制,每季度各单位党建分管人向区委组织部长述职,会议点评意见作为下季度党建督导的重要内容,进行跟踪督办。抓好年底党(工)委书记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区委书记突出问题导向,进行「辣味」点评,直戳「软肋」,让「重经济、轻党建」的「偏科书记」「失职书记」改变认识。强化述职考核结果运用,作为评价班子和书记政治上强不强、作风正不正、工作称职不称职的重要标准,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5 名党(工)委书记因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不力被组织约谈,1 名党(工)委书记被调整岗位。

(作者系淮安市淮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李佳婧


作者 李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