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赋能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作者
作者
创新提升服务部署项目

发展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越是在疫情冲击下,越是要坚定信念、加倍努力,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面对「工业投入每年五百亿,百强排名挺进前二十」的目标,如皋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战略部署,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进一步增强定力、克难奋进,稳存量、育增量、提质效,为县域经济战「疫」聚势赋能,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答好「南通四问」。

增强动能 助推工业企业强活力

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决定着经济发展动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如皋高度聚焦复工复产,打出了政策激励、服务保障的组合拳,累计减税降费 9.13 亿元,今年前 5 个月新增制造业贷款 10.56 亿元。如皋将抢抓发展窗口期,凝聚行稳致远新动能,助力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突出企业培育。围绕骨干企业数量、能级双提升,最大化发挥政策激励作用,稳步实施「2523」工业大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等,常态化落实好重点企业入库培养、市领导挂钩联系、部门镇区联动服务等机制,抓实解决用工难、畅通供应链、强化产业链等「稳企强链」举措,不断激发培企、强企动能,让企业在扶持中成长、在培育中壮大。力争今年内新增亿元企业 30 家以上、10 亿元企业 5 家以上、50 亿元企业 1 家。

加快科技创新。深化「科技强企」战略,稳步实施企业技改扩面工程,重点推动中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研究院、尖端纤维材料实验室等重点研发平台建设,力争全年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 5 家以上,确保规上工业企业技改面 50% 以上、纳税超 500 万元企业全覆盖,以科技赋能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迈向更高端。大力实施「人才兴企」,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打造人才链,招引集聚一批专家教授、行业精英等高端人才,让高层次人才成为推动如皋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强化金融支撑。增强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力度,在支持企业信贷、创新金融平台、降低融资成本、优化担保转贷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全年制造业贷款再增加 35 亿元,主导产业信贷项目申贷获得率不低于 90%;抢抓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改革机遇,聚焦后备企业培育、骨干企业上市、已上市企业融资等重点,以「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定制化服务,推动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发展,确保今年内新增上市 1 家、报会 3 家。

积蓄势能 推动重特大项目快突破

重特大项目是积蓄高质量发展势能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如皋围绕「大项目突破年」早谋划、快部署,推进实施了金鹰产业园、欧洲重卡、广大特材等一批重特大项目,实现了疫情压力之下的快起跑。当前,实现经济稳中向好,还要在项目建设上久久为功。如皋将持续聚焦重特大项目,狠抓招引、快建项目、高筑平台,让项目建设始终跑在快车道上。

聚力精准招商。抢抓国家战略区域叠加、「两新一重」建设和通沪铁路、北沿江高铁等系列重大交通工程加快实施的机遇,紧扣「5+2」主导产业补链、强链、延链的各个环节,实施产业招商、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着力提升落地项目质量,确保全年新招引 10 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 30 个以上,百亿元级项目实现再突破。

提速项目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关键节点,强化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持续开展项目月度观摩、季度集中开工等活动。常态化开展项目建设现场督查、问题会办和后进约谈,全面压实责任、大力破解难题,全力实现签约项目快开工、在建项目早达产,力争全年新开工重大项目超 150 个,入选南通前 20 强项目 5 个以上,续建项目竣工率、转化率分别不低于 80%、60%,走稳走实走好如皋高质量发展之路。

提升园区能级。做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高新区、如皋港工业园、如城工业园区等项目建设主阵地,深入推进主功能区与一般镇园区共建进程,探索构筑以开发园区统筹、市属国有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开发机制,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级,确保五大共建园区今年内实现质的突破,有效承接全市 40% 以上新招项目落户。

激活潜能 开创提质增效新局面

面对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发展的「双答卷」,唯有变压力为动力、危中抢机,深入挖掘发展潜能,努力开创提质增效新局面,才能有效对冲影响、推动经济行稳致远。如皋将牢固树立「行行争第一」的目标导向,坚持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完善体制、做优环境、破解难题,加快激活高质量发展潜能。

坚持「破」「立」并举。破除以往区镇合一职责界限不清、管理不畅的体制障碍和国资公司小而散的发展制约,推动实施区镇(街)分设机制、整合组建四大国资集团,让开发园区全身心聚焦发展产业主责、国资公司市场化集团化运营,通过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发展的活力、创造力。

坚持「放」「管」同向。巩固营商环境全省领先成果,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项目准入联审联办目录清单,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和工作体系,通过「一件事」平台实现审管信息共享,形成「一网通办、一批就管、无缝衔接」的审管联动局面,最大限度降低办事成本、提高审管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内」「外」齐抓。对内狠抓低效用地盘活,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推进机制,通过绩效提升、并购重组、二次开发和调整盘活等多种方式,加快推动低效用地「腾笼换凤」,目标全年盘活闲置低效用地 5000 亩以上。对外从严审批,继续实施好专家预审和部门联审等项目准入评估,坚决摒弃不符合产业、环保、安全要求和产出效益低的落后项目,比选投入强度大、科技含量高、亩均效益好的优质项目落户,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深挖资源要素潜能。

提升效能 营造干事创业好氛围

作风正则人心齐,氛围好则事业兴。应对当前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实现以保促稳、以稳促进,推动经济行稳致远,要靠更加高效的效能来狠抓落实、更加过硬的作风来保障落实。如皋将始终强化「环境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新动能」的思想认识,推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善谋」「敢勇」「提能」,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局。

增强统筹之「谋」。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引导党员干部在统筹经济发展大局中谋划好重特大项目突破,在统筹应对变局挑战中谋划好开新局谱新篇,把机遇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胜势,做到危中寻机快发展。

强化担当之「勇」。持续用好用准「三项机制」,不断激发干部「狼性」,推动党员干部「勇」字当头,争做冲在发展一线的「主攻手」,始终把发展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在攻克深化改革难关、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补齐全面小康短板中不断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勇于突破,推动如皋在防疫「持久战」、发展「新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

提升实干之「能」。大力弘扬好实干为要、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的认识,保持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全面加快工作节奏、提升工作效能,以超常规举措把落下的「功课」补起来、把六稳六保的「问卷」回答好。

(作者系中共如皋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学科


作者 张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