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金融服务 解中小企业「融资之渴」

作者
作者
创新开发服务构建精准

中小企业是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是中国经济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金融则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血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小企业困难更加凸显。苏州市吴中区积极构建多元金融支持体系,聚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纾解了中小企业「融资之渴」。

精准供给产品,赋能中小科创企业

「盈利少、轻资产、无抵押物」,「新兴行业,看不懂、不敢贷」……长期以来,对科创类中小企业放贷时,银行往往心里「打鼓」。为此,吴中区创新对科创类中小企业的支持方式,精准开发了「东吴贷」「东吴知识贷」等政府信用类金融产品。

聚焦硬科技企业。在前期充分调研基础上,吴中区政府携手江苏信保集团,推出零抵押纯信用金融产品「东吴贷」,为全省首创省、区联动的政府风险补偿型金融产品。产品通过政府补偿、担保代偿承担大部分风险,结合专家评审把关、尽职追偿等机制,着力解决银行对中小微科技企业「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痛点。「东吴贷」首期信贷额度 10 亿元,纳入白名单的吴中区 1400 多家企业可获支持,最高授信额度 1000 万元,并制度化规定 500 万元以下贷款不少于 70%。「东吴贷」运作半年多以来,已有 10 家银行对 58 家企业授信 2.65 亿元,正式放款 1.56 亿元,覆盖智能制造、智能建筑、设备制造、医药研发等吴中区主导和优势行业。

赋能知识产权型企业。吴中区金融部门在推进「东吴贷」过程中,发现仍有部分中小科创企业资金需求无法完全满足,这些企业前期研发投入较高,拥有许多核心专利知识产权和软件着作权,却无有效渠道转化为企业现金流,实现金融输血功能。为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充分挖掘知识产权金融价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知识产权型企业的支持,吴中区于今年 6 月研究推出知识产权企业质押贷款风险补偿型金融产品——「东吴知识贷」,助推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将知识资本转变为金融资本。「东吴知识贷」通过引入经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的知识产权评价服务机构,实现对知识产权价值的高效权威评估,进而提升质押融资效率,解决银行对知识产权「评估繁、评估贵、质押慢、处置难」的难点。

发挥平台功能提效应。将「东吴贷」和「东吴知识贷」纳入苏州综合金融服务线上平台,采用「线上 + 线下」的金融联动服务模式,实现审批授信放款「一网通办」,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一站式简化服务,从申请至放款原则上不超过 28 天。深入实施苏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融资畅通工程,依托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地方企业征信平台,引导信贷资源更好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目前吴中区组织 6097 家企业登陆平台,并为 2376 家企业授信 395.65 亿元。做大做优吴中区中小企业转贷平台,缓解中小企业因「先还后贷」引起的资金周转压力,607 家企业通过转贷平台获得总金额 62.04 亿元的转贷服务。引导协调 15 家银行开展中小企业「增信基金」贷款业务,为 155 家企业授信 25.32 亿元。

加码政策力度,筑牢金融战「疫」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小企业在贷款、还贷、续贷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吴中区金融部门第一时间出台支持政策,充分调动金融资源,促进资金「直达」中小企业,用「真金白银」为中小企业保经营、渡难关「输血供氧」。

出台硬核惠企政策。为支持中小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吴中区第一时间发布了《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九条金融支持政策意见》(「金九条」),从保余额、降成本、稳续贷、扩增信、化风险等多个方面为企业持续注入资金活水。将「三必须一重要」重点领域企业纳入「东吴贷」「转贷引导基金」「增信基金」等政府信贷产品支持企业名录并适当放宽受理条件。配合出台稳外贸政策,缓解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保就业」薪金云贷专项信贷计划,专项用于企业支付员工基本工资,支持小微企业稳就业保就业。开辟「绿色通道」,再储备 10 亿元「东吴贷」信用额度,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快速申请资金。

引导信贷资源倾斜。引导区内各银行机构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资源,通过企业首贷培植、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提高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督促加大对疫情期间「三必须一重要」的扶持力度。截至 6 月底,银行共为吴中区 2247 家中小企业提供 3093 笔续贷,共计 84.73 亿元;全区银行为 32 家企业延后到期贷款 43 笔,共计 1.76 亿元。国开行苏州分行仅用不到 2 日就完成了对东山精密 8000 万美元专项贷款授信发放,为企业更好地抗击疫情、恢复生产、及时保障交付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苏州银行苏州分行调配专项信贷 10 亿元、贴息 1000 万元,加大对防疫相关企业以及民生保障行业的信贷支持。中国银行吴中支行成立「疫情专项贷款」行动小组,安排专人专项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为三家生产防护服、口罩、肺唿吸机面具等医疗物资的中小企业批复贷款 1800 万元。太平洋产险吴中支公司创新设计复工防疫险,开通信保贷保单担保绿色通道,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审批时间做到隔天完成,单个企业最高额度由 500 万元提高到 1000 万元。

压降融资成本费率。疫情发生后,吴中区紧急启动金融服务快速响应机制,线上了解受疫情影响的企业需求,鼓励各银行、地方金融机构适度让利,压降企业融资成本费率。特别是「三必须一重要」重点领域和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在原有贷款利率水平上下浮 10% 以上,确保 2020 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不高于 2019 年同期融资成本。今年以来,「东吴贷」放款平均利率从去年基准上浮 15% 基础上下降到今年的基准利率,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进行贴息贴费,区级转贷资金使用费率根据不同期限下降了 15%—33.33%。

优化服务模式,助推惠企红利落地

为更好地将「惠企政策」转变为「惠企红利」,清除政策落实的难点,吴中区协调多部门与政策配合,搭建沟通平台,主动靠前服务。通过优化服务模式,实施流程再造,打通了中小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六新服务」助推上市融资。建立吴中区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新组织」,牵头统筹协调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相关工作。出台资本市场扶持「新政策」,提高对上市企业和服务机构的奖励力度。再造拟上市企业服务「新流程」,通过合规证明一键下载、业务责任人一张表格明确等,实现从「企业追着部门跑」到「部门围着企业转」的一键响应式服务转变,合规证明开具时间从 2 个月压缩到 10 个工作日。开辟线上办公「新模式」,安排专人负责「云」服务微信工作群,抓好对重点企业的进度流程管理,以周保月、以月保季。选派「新帮手」,组建「创新服务特派员」,筹建「上市企业服务联盟」,提供政策宣传、系统咨询和全程辅导等服务。优化后备企业库入库标准,挖掘上市后备「新种子」企业。今年以来,吴中区上市工作呈现良好态势,绿的谐波科创板成功过会,欧康维视港交所已过会,伟创电气、迈信林获上交所受理。另外新增 6 家江苏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新增 3 家企业完成股改。

「银企对接」搭建沟通桥梁。联合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提供沟通桥梁,引导银行针对各行业特征分类施策、提供个性化的融资方案。今年以来,联合区女企业家联合会、侨联等组织开展 4 场企业家座谈会,为 130 余家企业提供了金融政策服务;联合金融机构,开展 30 多场各种形式银企对接会,惠及企业 800 多家。落实「千名机关干部服务万家企业」行动,组建复工达产服务小组,开展现场走访、调研,摸排企业复工达产情况,为企业带去金融、社保、人力资源、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对走访排摸出的突出问题,持续跟踪服务、点对点帮扶,充分利用相关政策、产品,助力企业尽快实现复工达产。

「金融顾问」实时答疑解惑。大力推进苏州金融服务顾问「百行千人进万企」活动,成立以吴中区常务副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组员的金融服务顾问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实地走访了解企业经营和融资情况、给予专业化的投融资咨询服务、宣传金融服务平台和政策、征集改进金融服务的意见建议等,实现金融资源供给与企业融资需求的匹配转化,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截至目前,吴中区金融服务顾问共走访企业 1558 家,发现有融资需求企业 110 家,共为 19 家企业完成授信 1.52 亿元。

(作者系苏州市吴中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

责任编辑:张宁


作者 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