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作者
作者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自身信用的缺失和银行服务体系不完善,因此中小企业应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多渠道进行融资,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借鉴外国银行体系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信用担保
  一、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进程中,大量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现阶段在我国企业组成的结构中,中小企业已有4200多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的99%。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遍布各个产业面,覆盖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创造的GDP贡献率达到60%。然而,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生力军的中小企业,却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对于当今中小企业而言,一方面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民间资本的高利率导致中小企业融资的高成本。银行贷款方面,由于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风险大,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呈现如下融资现状:
  (一)银行服务体制的不完善
  银行作为货币储蓄和资金投资的重要媒介,其主要的作用是将资金有效地转化为投资。作为民营企业资金链上的关键环节,银行充当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我国银行中,大部分资金进入银行后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2011年年末,各国有银行存贷比分别为:工商银行62.00%,农业银行55.77%,中国银行70.20%,建设银行62.47%,交通银行72.10%。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不乏有具备良好潜力的投资项目与机会,金融机构对资金的管理不善阻碍了资金功能的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使中小企业“错失良机”。
  (二)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待增加
  虽然中国资本市场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股票市场中创业板的成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依赖业主投资、内部集资和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尽管风险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也被使用,但由于定期的偿还利息、股权控制力的分散以及交易品种的单一性和市场准入的限制政策导致其对中小企业的作用仍很有限。
  (三)融资体系中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缺失导致贷款难
  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一方面来自于自身账目的不真实性,为逃避税收做假账,从而谋取短期内的高利润并不能真正帮助企业渡过资金短缺的难关。贷款到期不能偿还或有意躲避还款已成为中小企业贷款中的通病,最终影响了整个中小企业的信誉度。据调查显示,在仅有的39%参加国资信评估的中小企业中,80%以上的中小企业评级结果在3B以下,30%以上的中小企业甚至在B级以下,另外61%未参加评估的中小企业更是没有任何信用记录。银行为确保资金的及时回笼,不得不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审计力度,给中小企业带来贷款的障碍。
  商业信用上的缺失,加大了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资金支持的难度,特别是固定资产的长期贷款。中小企业自有的固定资产也需要及时地更新换代从而提升生产效率,扩大市场占有率。而缺少金融机构资金的支持,无疑使中小企业在设备更新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上陷入了恶性循环。
  三、原因分析
  (一)自身原因
  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管理不完善、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缺陷造成经营风险过高。资金的不足导致对资本借贷的长期依赖,负债融资虽然有利于争取税收抵减,同时也使得中小企业负债经营水平整体偏高,从而造成过高的金融机构信贷风险。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经营对准的是短期的经营目标,所以造成许多中小企业在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之初就没想到进行后期偿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也加深了融资难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的高风险和经营周期的不确定性,银行偏好于中小企业将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作为抵押的不动产,一些中小企业的厂房也是通过租赁行为完成的。经营风险大,缺少可供担保的固定资产,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缺陷
  在我国中小企业现有的资金来源中,银行业的贷款仍占有着重要的比重。银行信用借贷相对于直接融资而言成本较低,方式及借款数量更加灵活,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更偏好于银行信贷进行融资。现阶段主要为小企业提供信贷业务的银行主要为四大国有银行和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四大国有银行作为盈利机构,更愿意将机会提供给实力强大的国有企业而忽略了机制灵活和高效率的民营企业。据统计,目前阶段我国占企业总量0.5%的大型企业拥有50%以上的贷款份额,而占88.1%的小型企业的贷款份额不足20%。
  (三)信用担保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信用担保体系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尽管我国一些地方在尝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都处于初级阶段。在我国企业信用低下、中小企业融资的要素不完全时,靠中小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信用担保条件,难以顺利完成融资任务。另外,担保公司为保障自身资金链完整的经营情况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在资金上的需求,或者通过增加担保费用,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在整体上影响了融资效率。
  四、中小企业对策
  (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自身财务管理体制,对企业现金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强企业资金的控制系统,从总体上提升企业的信用形象,为获得银行的贷款青睐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进行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进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新型产品,淘汰高成本、低收益的消耗产品,增加获利空间。积极了解各银行相关的金融产品信息,找到适合自身发展情况的融资产品,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银行的支持。
  (二)结合外来银行体系,扬长避短
  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盛起的伊斯兰银行体系以“无利息、公平、禁止投机和赌博”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其可作为我国银行借贷关系的参考:居民将货币存入银行后,货币的存款利息不再来源于固定的银行利率,取而代之的是居民的货币储蓄的获利情况直接与所投资的项目挂钩,相当于储户购买了银行的部分股权,而利息则是储户们股权所产生的分红。储户充分享受资金获利后的权力,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即投资失败的后果,但是由于发生业务之初以实物资产为基础,安全性高,并且按照伊斯兰教义的规定,并不会涉及含利息成分的高风险金融产品,通常也不会出现企业倒闭的后果。这样一来,储户的资金全部与所投资的项目联系在一起,有效地完成了资金向投资的转化。
  (三)找寻适合自身的“天使”
  “天使投资”一词最初来源于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属于非组织化投资方式。通常的投资主体为拥有富裕资金的个人和家庭,他们青睐于企业具备良好的信用资质和口碑,寻找富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即使是只有雏形的创业构思。在美国,天使投资的发展已处于成熟期,从1996开始,由天使投资人投资的企业正在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不少现阶段的国际知名企业都曾得到过天使资金的帮助。如,福特汽车公司、苹果公司和亚马逊网上书店。近些年,在中国沿海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形式的天使投资,致力于发展高科技行业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咨询机构和专业的财务公司取得天使投资的联系渠道。
  (四)政府加強机构建设,完善法律制度,助中小企业一臂之力
  各地政府应重视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鼓励中小企业涉及高科技领域以及具备市场潜力的新兴行业,并设立相应的政府基金予以扶持。成立专门的信贷机构为资质优良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或利用现有的政策性银行通过贴息贷款等方式对政府主导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编制相应的法律法规文件,明确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权力与义务,使信用度良好的中小企业能够及时得到资金供应,对利用政策缺陷而非法占有资金的中小企业进行严惩。
  参考文献
  [1] 周德文,纪永英.融资密码[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1.
  [2]汤继强.中小企业梯形融资模式实务运作与案例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3]赵尚梅,陈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4]赵国忻.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苏峻.中小企业融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林沁(1988-),女,汉族,四川省德阳市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工程现代企业管理。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 林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