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要真正沉下身子深入基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把「坚持人民至上」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强调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了确保全会精神在基层走深走实,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继续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而要解决好群众困难事、烦心事,就必须沉下身子,深入基层,靠实地调研获得「真声音」,想到「好办法」,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化作与群众保持「零距离」的调研活动,洞察社情民意。
调研要真正地沉下身子。「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不仅要「下得去」,还得「沉下去」。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现实中,有的基层调研只为「打卡」,对实际情况轻描淡写,对困难矛盾视而不见,这种形式主义的「假调研」直接带来「假作为」的坏风气,不仅让群众怨声载道,更无法科学解决被调研地区的基层难题。因此,只有坚持「沉下去」「真行动」,才能获得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才能察到实情、听到真话、取到真经,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
调研还得深入下去。调查研究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所以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将为民情怀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贯彻到调查研究中去。如果缺乏深入下去的认真细致,调研很容易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样一来,不仅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效,而且徒增基层工作负担,不实的作风还会损害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调查过程中,要多听多问多了解,认真倾听,但却不偏听;相信群众,但却不偏信,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从而获得对问题的全方位认识。
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调查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调查研究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真正把基层现状摸清摸透,把影响和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找准找好。调查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调研结果要及时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措施,跟踪问效,真正把功夫下到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要沉下身子,深入基层听情况,通过换位体验等方式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主动调研,切实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作者单位:求是杂志社全媒体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朱瑾
作者 赵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