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实干之风 聚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江苏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去年以来,泰州坚持对标对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自觉做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丰富「一高两强三突出」实践,将「人民满意」作为奋斗目标,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主题,紧扣群众所盼补短板,着眼突围致胜锻长板,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用实干之风办好自己的事,在比学赶超中捧回了全省设区市唯一的争先进位奖。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筑牢筑实疫情防控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面对去年初汹涌的疫情,我们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成为全省首个本地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和首批所辖市(区)均为低风险地区的设区市。一是疫情防控跑出「泰州速度」。组织 2 万多名网格员、2600 余名基层医护人员、500 余支家庭医生团队无缝隙开展重点人员排查,在全省率先启动发热门诊「第二留观室」设置。集中提升 8 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 家本地第三方检验机构核酸检测能力,第一时间形成疾控中心、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社会机构协同检测格局。在全省率先对 51 例治愈出院患者全部实行隔离观察、复诊复检、跟踪随访等全流程管理,率先将无症状感染者按照确诊病例防治要求收入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管理,所有确诊病例均为一代和二代病例。二是疫病救治创造「泰州经验」。实行收治病人每日多次血氧饱和度监测,全市无一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死亡病例。建立四级专家巡诊制度,专家组组长会同各收治医院专家组对在院病例进行每日巡诊,遇特殊情况第一时间申请省远程会诊。创新中西医协同救治工作机制,组建 12 名中医药市级专家团队,探索「双医师管床」制度,出台《泰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辨治方案》,中西医结合救治总有效率达 90% 以上。三是整体工作构筑「泰州高地」。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纾困解难措施,率先出台惠企十条、惠农十条、稳外贸十条,创新推出驻厂员制度、升级「泰企通」平台,相关做法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制定《防范新型冠状肺炎物资保障方案》,建立动态监测、物资调度、审查核验、信息报告等 7 项制度,采取内挖潜能、外拓渠道等办法加大防控物资组织力度。
坚持共抓大保护,积极修复长江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我们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创新实施「健康长江泰州行动」,长江泰州段干流水质稳定达到 II 类水标准,主要入江支流控制断面优 Ⅲ 类比例居全省首位。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切实把沿江环境治理、长江生态修复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生态环境改善、经济转型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批全省首创、全国领先的工作经验。一是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以成为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国试点为契机,在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和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的支持下,设立全国地市首家遥感应用基地,织成空中、地面、水下为一体的「长江大体检」网络,系统梳理掌握长江干流 3 公里缓冲区约 470 平方公里内的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协作、权责清晰」的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体系,打造工业园区入河排口综合整治等 20 余项示范工程,形成监测溯源、分类整治等 30 多份技术规范,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二是从传统手段向现代科技转变。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技术,运用污染源监测设备、铁塔视频等手段,建成运行「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大数据平台,汇聚整合 18 个部门 2.2 亿条数据,基本实现长江岸线监控的全覆盖、排口排查整治的全展现、企业生态监管的全周期、长江水质的全公开、专项整治监督的全过程、应急响应的全联动、生态环境问题投诉的全扎口。三是从单一监管向立体管控转变。组建「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指挥中心,健全长江大保护隐患排查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快速响应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将全市域一体纳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中通盘谋划,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作用,全面加强水里岸上、上游下游、市内市外协同,在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培育上做「加法」,在环境污染和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从根本上促进长江生态持续改善。
坚持压紧压实责任,落实长江禁捕退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长江禁捕退捕工作一经启动,迅速成立长江泰州段禁捕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长江禁捕退捕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河湖长制考核体系,扎实推进渔船渔民退捕和禁捕执法监管。在全省率先完成渔船渔民退捕、退捕渔民转产转业、退捕渔民养老保险参保「三个百分百」目标,「重点水域禁捕退捕绩效水平」指标考核排名全省第一。一是超前谋划确保渔船渔民「应退尽退」。在全省率先全面开展退捕渔船渔民排查,逐船逐户摸清底数。2020 年,对退捕渔船渔民进行再调查、再审核,全面规范建档立卡程序,完成退捕船、网、证回收处置任务,确保不漏一船、不落一户。二是多措并举推动退捕渔民转产转业。举办 6 场退捕渔民专场招聘活动,开发护鱼、护江、保安、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近 500 个。在全国创新成立护鱼队,招录 50 名退捕渔民担任护鱼员,协助开展长江禁捕工作。三是分类施策落实退捕渔民社会保障。对劳动年龄段退捕渔民,给予两年过渡期生活补助。全面落实退捕渔民医疗保险,鼓励灵活就业的退捕渔民自主选择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他退捕渔民按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面抓好长江流域禁捕工作,紧盯「捕、运、销」等环节,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运输、经营长江野生鱼类行为,2020 年共查处各类非法捕捞活动 204 起,有力维护了长江禁捕秩序。
坚持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
我们把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顺利通过文明城市复评,成绩名列全国前茅,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一是健全创建体制机制。突出用好「干六条」,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机制、长效管理测评制度、督查问责机制等常态化管理机制,市四套班子领导每人挂钩联系 2—3 条主次干道和一个街道(乡镇),抽调精干力量现场督查,重点问题派单督促整改,确保每一件事项都有人认领、每一条措施都有人落实、每一个问题都有人解决。二是坚持创建为民惠民。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导向,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优先实施的创建项目,组织城管、交警、住建等部门精准抓整治、全力抓提升,实施深化创建「十项重点工程」、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和小区环境「三清三整两提升」专项行动,有效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三是突出创建实效长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创新融媒体中心运营模式,制定实施《泰州市文明行为条例》,推广宣传「泰有礼」10 大类 81 条文明行为规范,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系列活动和「啄木泰州」市民随手拍活动,组织「身边好人」评选和志愿服务大集市,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责任编辑:段培华
作者 朱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