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探索

作者
作者
创新团队开发构建规范

  近年来,我们泰州市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创新学习理念、构建学习网络、完善学习制度、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探索学习方法,走出了一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型党组织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相促进的新路子。
  
  一、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决策力、执行力和免疫力
  
  学习是创新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和谐美好新泰州”、“国家创新型城市”、“文化泰州建设”、“开放创新双轮驱动”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无一不是学习、调研的结果。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市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泰州作贡献”为主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有了新突破。去年,主题教育活动与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推进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更加体现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鲜明目标——提高谋划全局和决策的能力。精神状态和知识能力决定干部的执行力。我市把学习作为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行家里手。通过深入开展干部思想作风大整顿和“服务年”活动,在“抓落实、抓服务、抓责任”上狠下功夫,坚决纠治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工作管理和工作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敢抓敢管、敢于负责、真抓实干、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学习是陶冶情操的有效手段。我市通过开展“党政干部下访”活动,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强反腐倡廉学习,建设廉政文化,提高党员干部的免疫力,使党员干部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始终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
  
  二、构建学习网络,实现党组织、党员和市民学习的全覆盖
  
  一是面向各级领导班子,开展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的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市委高度重视中心组学习,以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为目标,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相结合,坚持共性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学习质量,使学习成为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推动力。二是面向各级党组织,通过各种大规模、全市性的活动开展学习。近年来,我市把开展学习张云泉、陈燕萍活动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使全市党员胸怀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肩负更加重大的历史责任、培养更高的促进发展能力、树立更好的党员形象。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推进新一轮大发展为目标,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热潮。三是面向基层党员,借助“干部学习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进行学习。我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开通以来,基本覆盖了目前有活动场所的基层党组织,通过整合利用各方面资源,为基层党员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成为基层党组织学习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了学习型城市建设,营造了全社会热爱学习、崇尚知识的良好风尚。
  
  三、健全学习制度,推进党员干部学习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贯彻落实《泰州市党委(党组)中心组考核评比办法》,形成以市委中心组为龙头、从上至下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学习计划制度,各党委中心组年初制定全年的总体学习计划和具体安排;建立集体研讨制度,结合实际精心设计研讨主题,开展相互学习交流;强化巡学通报制度,定期对党委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建立通报和讲评相结合的理论学习督查制度;健全学习考核制度,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奖励先进、交流经验;完善学习档案制度,分层建立党委中心组及其成员学习档案。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的学习促进制度,通过贯彻实施《关于建设学习型党员队伍的意见》,制定干部学习指标体系,建立干部学习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学习引导和學习阵地建设;提供学习经费保障,市(区)财政不断加大对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确保每年有所增加;建立健全干部在职学习制度,把干部学习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体系,作为干部考察、任职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完善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大力实施《2006--2011年泰州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构建了由市委组织部主管、各单位各司其职、市区分级管理的培训管理体制;完善计划管理,科学制定培训计划,进一步创新培训内容;实行培训情况通报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培训奖惩措施;扩大培训覆盖面,形成向重点产业行业和“两新”组织等领域人才拓展的培训新格局。
  
  四、打造学习品牌,吸引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热情参与和普遍参与学习
  
  通过打造“文化泰州系列讲坛”,吸引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热情参与和普遍参与学习,有力推动了全市学习型党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打造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教育名家讲坛”为代表的党委中心组学习品牌。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定位是“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建班子”,特别是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更是着眼于“议大事、出思路”,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源泉之一。同时,打造有特色、有声势的“干部教育名家讲坛”,作为市委中心组学习平台,不断提升其影响力,增进中心组学习的活力。二是打造以推进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为主旨的“理论下基层”宣讲品牌。在全市开展“理论下基层”活动,已持续开展了10多年,累计受众超过170万人,形成品牌、建立机制。组建了由各级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百姓名嘴”等组成的宣讲团,增强理论宣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三是打造以“百姓大学堂”品牌为龙头的各类学堂讲坛。“百姓大学堂”以科技、人文、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为主题,以“弘扬先进文化,提升市民素质”为宗旨,举办融知识性、趣味性和鉴赏性于一体的讲座,成为在全省有影响的文化讲坛品牌。四是打造以推进社科理论知识普及为使命的“社科普及周”品牌。“社科普及周”以向市民宣传普及社科知识为使命,是促进泰州社会科学“三贴近”的一项有益尝试。通过开展社科专家大型义务咨询、社科知识讲座、社科知识有奖竞赛、优秀社科读物推荐等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活动,增强了社科普及活动的吸引力,让社科成果为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掌握。
  
  五、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影响力
  
  创新是学习型党组织永葆生机的源泉,我市不断创新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形式活泼、寓学于乐、作用明显的学习模式,全市党员干部学习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一是利用新兴传媒等各种先进手段,实现学习的网络化。注重网络培训、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对培训机构进行信息化改造,对培训成果和特色课程进行深度开发,每年推出一批网络培训课程,完善泰州公务员网上培训网站,逐步实现教、学、考、管的网上作业;借助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破解基层学习难题,提高了学习效果。积极利用泰州政府网、泰州网等网络主流媒体,充分发挥沟通政府和群众的平台作用,通过内容和服务创新,提高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确保掌握网上学习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二是构建以党员为主体、以提高能力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近年来,我市在党员干部学习培训中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通过加强国情民情体验、一线挂职、跟班学习、现场教学、基层蹲点等方式实施体验教育,借助案例教学、行动学习、对抗性辩论、学员论坛等方法进行思维训练,形成科学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对党员干部进行规范和行为方式的角色演练,培养和提升干部正确的角色行为能力、心理素质、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三是开展党组织思想关怀和帮扶活动。逐步建立了党内思想关怀和帮扶机制,推行党员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将党内谈心活动经常化。通过党组织的思想关怀和帮扶,营造党内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组织环境,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广大党员不断学习、追求超越、锐意创新的精神家园和战斗堡垒。


作者 缪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