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在江苏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省委书记信长星强调,要继续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不断汇聚起创新创业创造的磅礴力量。「四敢」精神传递了江苏在新征程中「走在前、挑大梁、多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四敢」精神已成为响彻江苏大地的主旋律、最强音,提振市场信心、加快经济发展的集结号冲锋号已然吹响。泰州市应急管理局坚持「敢」字当头、「干」字为先,致力安全「守底线」、服务「拉高线」,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水平发展。
优质服务「不打烊」,为企业赋能添力
巩固深化营商环境「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百日攻坚行动成果,落地落细落实助企惠企「十条措施」、助企纾困解难「十五条措施」,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服务机制。
安全审批再提速。推动审批流程再优化、审批时限再压降,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危化品安全许可证领证、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由 40 个工作日、45 个工作日均缩减至 5 个工作日,特别是对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专班靠前服务,审批时限再降 40%,为企业生产建设经营按下「快进键」。
信用修复再简化。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信用修复主动告知提醒制度,通过「码上办」「微信办」,简化办理程序,免去企业跑腿,帮助失信企业及时修复、重建信用,目前已指导帮助 1862 家失信主体完成信用修复。
技术服务再深入。对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提前介入指导,对拟上市公司提前专家会诊,对在建省市重大项目定期回访,对中小微企业开展「送培到企」「安医生检查」,防止企业「带病运行」。面向安全管理水平偏低的中小企业开展「泰企安·零距离」暖企行动,现场指导企业 1819 家,培训服务企业 3455 家。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组织「送培入企」,考试合格人数近 8000 人。在重点工贸、危化行业成立 36 支专家组,「安全会诊」服务企业 1546 家。
行政指导再精细。全市应急系统今年 2 月联动开展「行政指导服务月」活动,开展一次复工提示等「九个一」服务,期间共发送复工提示 21068 份,开展 5322 家企业上门安全宣讲,对 295 家企业进行信用提醒,为 4154 家企业进行政策解读,走访回访企业 1427 家次,专家会诊 1158 家次,「以查代训」1737 家、不予处罚企业 31 家,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 3493 场次、覆盖 108706 人次,指导应急演练 1033 次,与 121 家企业结对共建、参与党员 699 名。通过服务月活动,护航复工「开门稳」,助力项目「开门红」。
清患除险「不懈怠」,助企业轻装前行
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充分发挥专业指导、技术支撑和行政推动作用,全力帮助企业消除隐患、降低风险、减少干扰。
为企业当好安全「排雷手」。以「零容忍」态度对待重大风险隐患,在全省率先建立党政领导挂钩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工作机制。2022 年提请市党政领导挂钩 16 个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并带动县乡两级 792 个党政领导挂钩 810 个重大(较大)安全风险隐患,整改销号率达 100%,标本兼治解决了一批「疑难杂症」。今年,将继续完善坚持市县乡三级党政领导挂钩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工作机制。
为企业打造安全「工具书」。创新出台《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托管服务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涉炉企业专项治理验收方法》等地方标准,弥补了省内政策空白,其中《涉炉企业专项治理验收方法》成为省级标准的蓝本。近期,研究制定《医药企业安全监管服务指南》,确保企业对影响安全的风险有标可对,降低风险的方法有规可循。
为企业寻求优质高效中介服务吃下「定心丸」。对企业安全发展所需的中介服务市场,开展「清风行动」,制定落实《规范泰州市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执业行为「八条措施」》,实施中介执业告知、机构星级评定,启用「中介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字化管理,建立中介机构信用档案,加大整治规范力度,依法查处评价机构 63 家,有效净化了中介市场环境。
柔性执法「不降温」,让企业暖心舒心
迅速落实江苏省政府《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完善落实安全生产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工作意见。
强化「柔性执法」。坚持落实好在全省率先实施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的「五张清单」,并研究出台安全生产重点监管事项清单、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两个行政指导清单。在 2022 年减少企业处罚 605 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减少行政处罚,为企业项目「减负」,为经济发展「加油」。
强化联合执法。建立健全应急部门与工信、发改、生态环境、商务、消防、城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对修造(拆)船、能源、商贸、危废固废、人员密集场所、餐厨垃圾处理等监管职责交叉的行业领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企业实行「进门一次、查多项事」,破除监管界限藩篱,减少企业生产干扰,以监管部门「主动进位、向前一步」,实现企业发展「争先进位、阔步向前」。
强化精准执法。围绕「除大隐患、控大风险、防大事故」,重点抓好对高危企业及其他列入执法计划企业的检查,重点办好大案要案,做到不泛泛执法、不随意执法、不选择性执法、不为罚执法,减少检查频次,提高执法质效。
强化「说理式执法」。坚持「送法 + 普法 + 执法 + 释法」并行,强化行政指导,通过改「说教」为「说理」的执法方式,力求更好地做到「说准法理、说清事理、说明情理」,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引导企业自觉守法、自我纠错,以执法「有温度」提高企业满意度。
安全标准「不打折」,促企业健康发展
在项目为王、服务为先过程中,树立「严管也是厚爱」「执法也是服务」理念,对企业既厚爱有「温度」、也严管有「尺度」,帮助企业走安全发展之路更加行稳致远。
通过「大整治」形成「大震慑」。巩固「三年大灶」工作成果,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行动,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人群、重点时段深挖细查,对大隐患大风险绝不姑息不手软,对动火、有限空间、检维修等危险作业紧盯不放,对无证上岗、一包了之、未批先建等严重违法行为从严打击,促动企业自觉落实主体责任,坚决防范较大以上和有较大影响事故。
通过算好「安全账」保障「经济账」。以抓「首责」促「主责」,探索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履职审计、述职质询、考试考核等制度,在全省率先制定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记分奖惩标准,全市 163 家危化(化工)企业共记分 709 分,对记 7 分以上 44 家企业采取约谈警示、重新培训、停产整顿等惩戒措施,对记 3 分以下的优秀企业协调落实水电费打折等激励措施。记分管理做法被列入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
通过「树标杆」带动「大提升」。对标国家一级标准化,以政策倾斜、减免执法为激励,鼓励支持安全基础条件较好、安全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先行创建安全生产示范企业。在危化、冶金等重点行业培育一批示范企业,通过以点带面促使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整体提升。
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泰州将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弘扬「四敢」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克难奋进,努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贡献应急力量、彰显应急担当。
(作者系泰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包咏菲
作者 陈忙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