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上赶着」服务

前不久和一位朋友交流工作,朋友诉苦说基层群众工作不好做,特别是身在业务窗口单位,天天微笑服务、阳光服务、高效服务自是理所应当,也能保质保量,但有些时候,也会遇到一些对自己的事不上心、不操心甚至毫不关心的群众,他们「事虽关己却高高挂起」的态度和行为,搞得工作人员得「上赶着」搞服务,往往是「干部急得直跺脚,追着群众到处跑,累得自己哇哇叫,群众最后不叫好」,真是有苦难言、颇感无奈。
事实上,「上赶着」服务看似一种无奈,但细究之下倒是颇有些积极意义,体现了当好「人民勤务员」的决心和态度。「人民勤务员」就要「勤」字当头,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当下,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过程中,究竟是「群众不问我不说」「群众不讲我不做」「群众迷茫我旁观」,还是「群众未问我先答」「群众不言我先干」「群众淡定我热心」,两种不同选择,看似是服务供求顺序上的变化,实际上却能考验出干部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和责任担当。主动服务群众,关键要心里装着群众。干部要始终站在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多些「上赶着」的思考和服务。
对于群众「不上心」的情况,干部则要「更上心」,做好耐心细致分析。究竟是群众上门办事,曾遭遇过工作人员冷言冷语、刁难拖延,从而变得谨小慎微、蹑手蹑脚,不敢理直气壮地表达诉求?还是群众不了解、不掌握政策规定,落进了政策「知情盲区」,不懂得全面细致地寻求帮助?亦或是群众不晓得利害关系,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权益,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凡此种种,都要认真分析、区别对待,找准群众「不上心」的根源,并积极主动加以解决。
当前,我们面临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诸多任务,更是少不了跟群众直接打交道、搞服务,更加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多一些「上赶着」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宾至如归的舒适,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
(作者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责任编辑:段培华
作者 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