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事说心境

作者
作者
「士乡」宽阔弘毅构建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人到世间,为人处事,只要心态自然平和,在心田修篱种菊,就能消除欲念,就可平静安然。「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吾心」,保持自然平和的心境,无论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还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都能「此心安处即吾乡」。

心境之宽,包容为善。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善若水,厚德载物」。雨果说:「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大度、与人为善,是人生修养、精神境界的体现。懂包容是大智慧,善团结是大本领。「将军额头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人与人之间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有差异即有矛盾,差异无处不在,矛盾就无处不在,只有胸怀宽广、宽厚包容,才能求同存异、齐心协力、成就事业。

心境之砥,坚忍进取。「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人生不如意者七八九,如意者一二三。人生在世,无论工作、生活,都难免有遗憾、有失落,有挫折、有磨难、有困苦,会碰到种种烦恼逆境,但人的成长成熟又怎能离开这些,它们不正是一个人成长成熟成才不可或缺的营养品吗?不经历挫折、苦难、挣扎,就不能破茧而出、蛹化成蝶。俗话说,「大磨得大道,小磨得小道,不磨不得道」。战胜挫折、渡过难关,就会增加一份本事,增添一份成熟。只有苦心志,劳筋骨,动心忍性,增长了才干之后才能担当大任。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远的冬天。

心境之明,自律节制。古往今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有严格自律、深刻自省的精神,他们严以修身,严以律己,追求「吾日三省吾身」。哲学家叔本华说:「很多人置身体健康于不顾,努力费尽心机,终生追求功名利禄,以此作为获得他人尊敬、仰慕的因素,这不是明智的行为。」自律节制对构建和营造和谐美好心境十分重要。我们知道,正当合理的欲望,是推动社会进步、事业发展的原动力,但如果不学会节制,欲望就会无限膨胀,就会得寸进尺、得陇望蜀。「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所以古人告诫我们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励、自警,坚持做到慎言、慎行、慎微、慎独,才能「远祸保身」、「流芳后世」。


作者 丁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