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公仆本色重在改变心境

作者
先进方法服务经验解决
永葆人民公仆本色,既要靠党规国法作保障,又要靠个人良好的心境作基础。心境,指的是一种修养,它为道德所支撑。不同的人,其世界观和道德支撑点是不同的,其修养的境界自然就不同。心境,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与人文环境相比,心境对个人的影响更直接、更明显,它左右人们的心理,引导人们的行为。它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人的心境容易受到外界客观的刺激,但是如果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掌握、调适好自己的心境,就一定能够当好自己的主人,约束和控制好自己的行为,永葆公仆本色。由此可见,保持良好的心境至关重要,它是保持公仆本色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建功立业的力量之源。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时刻注意改变自己的不良心境,培养良好的心境。
一、改变心境,就是要变得过且过为勤政敬业。业精于勤,荒于嬉,毁于惰。勤政敬业是保持党政干部人民公仆本色的基本要求。古代的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今党政干部更应该为党和人民事业忘我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党政干部只有做到勤政敬业,才能取得群众的鼎力支持和全情信赖,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望。勤政敬业就要做到尽心、尽力、尽责。尽心,就是把心思全部用到工作上,专心致志地对待事业、对待工作。尽力,就是竭尽全力地抓工作,不偷懒,不耍滑,苦干实干,务真求实。尽责,就是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
二、改变心境,就是要变骄傲自大为谦虚谨慎。新时期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克服骄傲自大情绪,保持谦虚谨慎态度。一是以谦虚之心对待学习。只有谦虚,学习上永不骄傲自满,才能不断接受新观念、新事物,从而与时俱进。二是以谦虚之心对待工作。工作中的谦虚,就是无论身居何位何职对待工作时刻都充满热情,不会懈怠,爱岗敬业。工作中的谦虚,就是当你取得某项成绩、获得某项荣誉时,并不认为是一己之劳,而是认为荣誉离不开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关爱和同事的协作,从而把鲜花和掌声当成一种鞭策和鼓勵,当成新的起点,从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三是以谦虚之心对待他人。虚心好学才能容纳真正的学问和涵养,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日益完善自己的能力和修养。身为一名党政干部,更应该以虚心的态度,认真向他人学习,从他们身上吸取长处来帮助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三、改变心境,就是要变心浮气躁为淡泊名利。名心盛,利欲强,这是当前一些党政干部心气浮躁的突出表现。每个党政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更应尽力警之、避之、戒之。一戒工作浮躁。一个有事业心的党政干部,应该清醒地站准自己的位置,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好为谁工作、为谁用权、为谁服务的问题,脚踏实地地干好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做到工作争第一,迎着困难上,遇到问题解。二戒生活浮躁。浮躁是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人的欲望是无法完全得到满足的,关键是看如何对待欲望、管束欲望。只有以宁静熨贴的心理面对诱惑纷呈的生活,以平常的心境看待不平常的事情,以淡泊的心态应对嘈杂的外界,以平和的心境处理炎凉的世态,坚持左不攀右不比,扎扎实实管自己,才能做到耳根净、眼睛亮、脚跟稳、心底阔、手不痒,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三戒为官浮躁。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名利观、价值观、政绩观和荣辱观。在权力的追求上,有正确的“官念”;在权力的运用上,有高尚的人格;在领导岗位上,有不凡的作为。用自己的心力,开足马力工作,持之以恒地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一旦离职卸任,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己不愧心。
四、改变心境,就是要变心胸狭窄为豁达大度。实践告诉我们,凡豁达大度、宽容待人者,一般都会赢得好人缘,而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的人,易失去人心、失去朋友、失去友谊。因此,我们每个党政干部都应该豁达大度,真心容人,真正做到容人之长巧利用,容人之短常提醒,容人之功重提携,容人之过多鼓励,容人之讽善忍耐,容己私仇早忘掉。学会宽容,互谅互让,生活中会多一份和谐和幸福,少一些烦恼与仇恨。有了和谐的氛围,就会形成合力,推动社会发展和繁荣。
五、改变心境,就是要变嫉贤妒能为见贤思齐。每个党政干部一定要摒弃嫉妒之心,做到见贤思齐。首先,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自觉破除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思想,从“自我”的小天地里跳出来,欢迎他人超过自己,且要见贤思齐,学赶先进。其次,正确对待比自己强的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应该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为己所用,虚心向别人学习,发奋图强,努力拼搏,力争干出成绩,以求得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再次,培养自己健康的好胜心。嫉妒与好胜的共同之处,是不甘心自己的落后,想胜过对方。在工作中争上游、不服输是好事,这种精神如果用在拼命工作、比学赶超上,自然是无可非议的,更是应大力赞赏和提倡的。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积极努力与同事竞争,这是消除嫉妒心理的最积极的办法,也是由被动转向主动的有效方法。
六、改变心境,就是要变自我放纵为严以自律。一个拥有一定权力的党政领导干部,如果不检点、不收敛,经常原谅自己、迁就自己、放纵自己,不用党规政纪法律意识约束自己,光知道“老子天下第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那么最后栽跟头的还是自己。缺乏自律的人,将会遭遇人生的厄运,会品尝失败的苦果。伟大人格的魅力在于严以律己、廉洁自律。严以自律的人能够赢得群众的信赖和良好的社会声誉,这也是保持公仆本色的题中应有之义。自重自律,会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放纵自我,会使自己逐步坠入万丈深渊。每个党政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切实增强自律意识,心中常备一面镜子,以映照其心,端正其形,把“常怀律己之心”作为思想道德和党性修养的座右铭,坚持慎独、慎微、慎权、慎欲,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做到政治上清醒,思想上清明,心境上清洁,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作风上清廉,永葆党员的先进性。
责任编辑:陈伟龄
作者 胡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