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作者
作者
探索服务标准解决项目

就近就便,是城乡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的基本选择,也是医疗服务的基本规律。但如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居民就诊不论大病小病都会趋大趋强,造成看病就医不方便、疾病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加重等问题。针对优质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人民群众对「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这一难题反映强烈,我省紧紧扭住「强基层」这一「牛鼻子」,把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进行了多方面有益探索。

一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农村,每个行政村或 3-5 万人建成一个村卫生室,每个乡镇办好一所乡镇卫生院,每个县办好一所县级综合医院和一所县级中医院,健全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城市,按每 3-10 万人口或街道(镇)所辖范围建设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下设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善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共设置村卫生室 16578 个,政府办乡镇卫生院 1098 个、县级医院 120 多个,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38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1549 个。

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和软件建设。完善包括人员、设施、设备、服务项目等在内的农村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进行达标创建。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县级公立医院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2009-2011 年,全省扶持 44 个县医院、404 个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为 10000 个村卫生室配备价值 1.5 万元的基本设备。同时,为方便农村居民能在县域内解决部分疑难杂症,我省出台了高于全国水平的县级医院建设标准,放宽了部分二、三类医疗技术准入条件对医院级别的要求。目前,全省县级医院基本设施齐全,专科设备配套,大型设备合理配置,每个县均拥有一所二级甲等水平的县级医院,分别有十多个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省扶持建设 28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 190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改扩建和 9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装备,对 341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给予专项补助。2012 年又完成经济薄弱地区 100 所乡镇卫生院、120 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房屋建设项目,以及全省 200 所乡镇卫生院、经济薄弱地区 80 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配置工作。目前,100% 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省定建设标准,村卫生室覆盖率和乡村卫生机构建设达到国家标准。

三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队伍素质。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2009 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工作,共招收农村定向培养生 3836 人,省财政投入 1.18 亿专项资金进行资助。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省有 120 家医院开展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共有 9573 名医师完成培训并获得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开展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启动实施以提高执业能力为核心的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工作,有 32037 名乡村医生通过学习获得卫生保健专业普通中专文凭。2011 年,参加并通过国家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17023 人。省财政累计下达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专项补助资金 6550.05 万元。培养合格全科医师。我省先后遴选建设省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 104 家、社区基地 241 家,对乡镇卫生院 1.4 万名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0.9 万名卫生人员开展全科医学知识岗位培训。组织 2039 名乡镇卫生院内外妇儿科医生到县级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务实进修」。组织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294 名骨干医师到省级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参加为期一年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目前,我省经过「5+3」模式已经培训合格全科医师 473 人,在培学员近 3000 人。

四是形成一级帮扶一级的对口支援制度。2009 年以来,省卫生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制度性文件,强力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全省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和部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各二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形成一级帮扶一级的对口支援制度。对口医院之间建立友好往来,签订协议,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口支援活动。坚持晋升职称前下基层锻炼制度。政府举办的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工作的医学专业人员,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资格之前,必须到农村卫生机构和社区卫生机构累计服务 1 年,其中到农村卫生机构服务时间不少于 6 个月。截止目前,对口支援工作覆盖全省 1070 个乡镇卫生院和 1080 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层建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重点专科。2009 年以来,各大医院通过下派学科团队、项目支撑、专家传帮带等形式,为县级医院新建特色专科 1065 个,推广适宜技术 3157 项,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和社区基层群众就近就医的需求,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基层医院培养一批骨干医师。三年多来全省三级医院免费培训城乡基层医疗机构骨干医师 1220 人,其中许多经过培训的骨干医师成为学科带头人。

五是促进城乡医疗机构上下联动。针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分割、上下分离的现状,围绕构建上下联动、分级分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目标,强力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创新。省卫生厅联合省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江苏省关于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的意见》,明确了目标、原则、形式、制度、政策及保障条件。全省各地大胆实践,积极创新,探索出不少好的模式。如扬中市确立了构建市镇两级、镇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整岛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基本思路,服务体系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镇村一体化全面实施,建设了 3 个集约化服务中心,城乡对口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得到较好落实,区域卫生信息网基本建成。


作者 王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