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上海世博 展示江苏风采

作者
作者
创新技术设计部署高效

  世博会是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的全球盛会。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的上海世博会,规模堪称历届世博之最。江苏作为上海的近邻,应该抓住机遇,主动融入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展示江苏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最新成就,促进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同时充分利用世博会带来的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机遇,加快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面对全球盛会,江苏需要发挥参与和融入世博的智慧,通过江苏馆、江苏周、友谊日活动、网上世博会,或是借助论坛、世博宣传、旅游推介等,充分展示“最江苏”的元素。不仅要展示江苏的成就,还要展示江苏与世界合作的现实基础和美好前景。
  1 融入中国展区展示活动。参与中国展区展示是江苏融入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中国展区中,江苏馆的展示面积为600平方米。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背景下,要利用实体展馆最形象地体现江苏元素,让江苏馆能成为江苏的名片,进一步宣传江苏,展示江苏。
  从目前江苏馆的总体设计看,已经较好地在向这一目标迈进。以“锦绣江苏,美好家园”为主题的江苏馆,围绕一个“园”字,让园林代表江苏的城市记忆,园区代表江苏现代城市的成功实践,家园代表江苏对未来蓝图的真情描绘。通过“园林、园区、家园”三大要素的融汇,既对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作出了独特诠释,又能充分体现江苏融合与和谐、勤劳与智慧、开放与活力、科技与创新等鲜明特色。
  世博会正式开幕后,全省各市都要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与安排,结合本市特色资源与城市发展特点,积极地在中国展区充分展示江苏元素。特别要通过物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工程等现代科技类展项,向世界彰显江苏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宣传江苏清洁能源、绿色能源的优势,展示江苏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2 融入“城市最佳实践区”和第三类案例的展示活动。世博组委会为突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设立了“城市最佳实践区”,集中展示全球55个代表性城市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所做的被全球公认、具有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各种实践方案和实物,为来自世界各城市的代表提供一个交流城市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平台。其中,苏州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地级市成功入选“历史遗产保护与利用类”展馆案例。苏州展馆应借鉴苏州园林传统的廊、亭、桥、门、窗等建筑符号,力求以“古城保护与更新”为主题,以更加开放的空间,从视觉、味觉、听觉三方面全方位充分展现苏州风采,使参观者身临其境地了解苏州,感受古苏州、新苏州、洋苏州的历史变迁,体会苏州人的情感和苏州人文的传承。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未来馆”,世博园还有第三类展示案例。扬州的“古城保护”、昆山市申报的“可持续城市化建设进程”和“周庄古镇的保护与发展”都成功入选。为此,要抓住机遇以多种方式充分展示扬州、昆山和周庄:采用学术报告、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突出扬州的古城保护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四韵昆山,生态导向持续城市活力”、“水‘洗’出来的诗画水乡”为主题,展示昆山经济发展的可循环模式,诠释周庄在古镇保护、环境建设和开发利用方面的成就。
  3 努力办好三个主题论坛。上海世博会期间,将举行一系列高峰论坛,而经过积极申报和遴选,六个主题论坛中有三个花落江苏。江苏应该将三个主题论坛变成官传本省相关城市的极佳平台。
  2010年6月12日-13日将在苏州举行的“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主题论坛,主办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海世博会执委会、苏州市人民政府,届时全球知名人士及学者将围绕“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展开讨论,这是世博会中唯一专门探讨古城保护与更新的论坛。论壇的主题,体现了苏州在古城保护和更新上的成就,也是提升苏州国际形象的好机会,届时要有效地将世界目光聚焦于苏州,让各方专家在湖光山色中畅谈苏州古城与文化,交流世界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扩大苏州在全世界的影响。
  2010年6月20日-21日将在无锡举办的“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主题论坛,主办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上海世博会执委会、无锡市人民政府,届时将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世博会组委会领导、联合国副秘书长及外国前政要出席。这个论坛定在无锡举办,既是对无锡近年来矢志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无锡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的激励和鞭策。在这次论坛上,既要积极宣传无锡国家传感中心等的建设发展成果,进一步提高无锡的知名度,更要充分吸收世界级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和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提升无锡和江苏科技创新及城市发展的水平。
  2010年7月将在南京举行的“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主题论坛,主办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国家气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南京市人民政府,拟邀请的嘉宾有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帕乔里,前联合国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美国《自然资本论》的作者、前美国能源部顾问艾默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气候谈判中方首席谈判代表苏伟等。南京应该借助“主题论坛”契机,邀请各参展国嘉宾到南京进行文化交流参观活动,让嘉宾走进南京,参观以世博体验之旅为主要内容的南京名胜古迹。通过一系列体验式活动,使嘉宾了解南京的历史、南京的文化、南京的精彩,增加外国嘉宾对南京的了解,增进友谊。
  4 组织和参与“江苏周”及长三角城市“友谊日”活动。
  一是组织好“江苏周”活动。在世博局的统一协调下,江苏可以在世博会期间在园区内举办一个“江苏周”活动。为了让“江苏周”活动产生尽可能大的积极效应,应该组织有江苏特色的艺术精品集体进行舞台和广场演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的展览、展示和现场表演、巡演等;遴选并推荐精品剧目、节目参与世博会组委会组织并主办的各类演出。全省各市都应在省政府的统一组织与安排下积极参与“江苏周”活动,充分展现自身的文化底蕴。特别要重视对全省8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要将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昆曲、古琴、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剪纸和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等在江苏周活动中凸显出来。
  二是参与长三角城市“友谊日”活动。世博会期间,苏浙两省将在上海世博局的协助下,组织所辖城市共同开展“长三角城市友谊日”活动。届时,上海世博会参展单位的官员将到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泰州、南通八个城市进行参观访问、观光游览、交流洽谈、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有关部门和城市应该积极组织好这一活动,利用“友谊日”活动充分展现自身的形象。
  5 参与和融入“网上世博会”。“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与实体世博会的互动,提高世博会的覆盖面,增强世博会的影响力。江苏在“网上世博会”中建立了江苏省体验馆,全省各市应该齐心协力地参与,利用“虚拟拓展空间”和多种视觉媒体、听觉媒体与参观者进行互动,全面展示江苏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在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全方位地宣传、提升江苏形象。
  6 融入企业馆展示活动。世博会共安排了18个企业参展馆,企业馆主要由选中的知名企业按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进行演绎,要求主题鲜明、展示独特、科技含量高。世博会是全球顶尖企业同台竞技的大舞台,是延续184天的世界营销的大平台,企业馆是企业宣传、展示自己的极好媒体。江苏的企业,首先应该极力争取到企业馆亮一亮相,展现一下自己生产经营的成果和风采;如果由于展馆的制约而不能直接以实物展品亮相,起码也应该派人到相关展馆寻找并且把握好展现自身的机会。
  总之,要通过融入上海世博的各种活动、各个领域,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创新的艺术理念和表现手段、精美的展演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渲染江苏风情,展示江苏的灵感与智慧,演绎江苏的文化传奇与艺术之美,让来参观的每一个城市家庭、每一个城市人都能体会到生活在江苏城市的价值所在,让世人感受人间天堂、人文江苏的魅力。
  此外,对处于世博“第一辐射圈”的江苏来说,还应该通过融入上海世博会,有力地促进自身的先进制造业、金融、贸易以及智力型、环境型、功能型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而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力求取得“开幕在上海,好戏在江苏,成果在产业”的效应。
  一是在强调展示江苏的同时,充分利用世博契机,进一步面向世界,强化观念开放,学习各国及国内有关地区的先进经验。上海世博会是本世纪东西方文化汇聚在中国上海这个舞台上的一次重大展演,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在此得到集中的展示。这场世博会对中国的发展、江苏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从省到市县各级政府,都应该组织对口的学习考察,让一些领导、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到世博会好好地参观,从世博会提供的丰富样板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榜样。
  二是积极争取和参与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并在商贸、交通运输、会展物流等各方面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在努力为世博会提供基地和资源支持的基础上,为自己争取新的商机。尤其要让对接世博的55条旅游线路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努力争取把前往上海参加世博会的7000多万游客吸引三分之一到江苏来。
  三是通过感受、体会世博会所展示的先进制造业和智力型、环境型、功能型现代服务业发展成果,使广大的江苏居民得到震撼,得到先进科技和文化的洗礼,实现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从而更好地带动江苏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世博会既是展示实力的舞台,也是获得机遇的舞台。上海世博会将是江苏进一步走向世界的理想跳板。通过融入上海世博,江苏将越来越缩短与技术革新、科学发明、管理创新、资源节约、生活安康、社会和谐的距离。


作者 方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