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博会成为江苏加快经济转型的强大推动力

作者
世博会不仅是一场科技、经济、文化的盛宴,而且它的后续能量不容忽视。像世博会这样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活动,效益主要不是直接体现在促进GDP增长方面,不在于“能赚多少钱”。如果各个行业仅仅盯住世博期间参观人流带来的收益,而不重视后世博时代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无疑是短视的。对江苏而言,融入上海世博会,主要目的应该定位于带动江苏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江苏应抓住世博契机,抢占科技和经济的制高点,努力朝着“创新型”省份发展,在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经济社会转型的“低成本扩张”。
一、借势上海世博会,在沪苏联动中提升江苏产业层次
有人说,一次成功的世博会,至少要影响人类30年。世博会既会影响人们对未来的畅想,也是对未来发展理念的展现。上海世博会所展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一个个炫目、奇幻的新亮点,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推动中国企业提升产业层次。江苏企业应该利用世博会这个大舞台,使自己在提升产业层次的过程中更加亮丽地出镜。
首先,要在沪苏联动中将“江苏制造”提升为“江苏创造”。江苏多数产业都与上海联动,沪宁产业链日趋完善。江苏的许多跨国公司加工基地总部设在上海,这些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地位,努力放大世博效应,率先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而带动整个江苏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同时,世博园里设有专门的企业馆,江苏企业可以通过参与企业馆的建设,向全球展示企业的研发能力、先进理念、企业文化等,提升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参与世博会,把企业、品牌带到各国观众和各国媒体的镜头下。最关键的是,江苏企业要借势上海世博会展示创新技术,争取在创新技术的展示中提升企业的形象;宣传企业的品牌,为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在沪苏联动中提升江苏服务业发展水平。世博会与服务业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世博会作为一个超大型的战略性展会,需要服务业为其提供生产资料和要素服务,尤其在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阶段,世博会更是受到广告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创意服务业的明显影响。另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转变、并存过程,世博会诞生150多年以来,每一届世博会从展馆建筑到參展展品都基本和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工艺紧密联系,其参展规模、展品种类随着社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对世博会提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更高要求,而世博会的更高要求又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让世博会对江苏现代服务业的提升发挥显著的作用。
世博会的会展经济效应和城市建设效应将为江苏提升产业层次带来良好机遇,带来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江苏商贸、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投资,进而拉动江苏其他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金融、旅游、交通、航运、餐饮、广告、电信、宾馆、运输、装饰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世博经济群体,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江苏绝大部分城市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居核心地位,今后要借势上海世博会打破江苏“工业一统天下,不重视服务业”的局面,积聚发展旅游、商贸、会展、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热情,积极与定位于国际“四大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上海接轨,通过加快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提升江苏的产业层次。
二、让世博会的科技元素引领和带动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的演绎史,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各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因此,相比短期拉动效应而言,世博对于科技进步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更是应当长期关注的焦点。后世博科技时代值得期待,对于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关键阶段的江苏而言,目前正是借助科技力量,全面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关头,必须紧紧抓住上海世博会提供的契机,通过新科技的全面展示及后续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全方位的科技创新,并通过几个重点领域的突破,全面引领和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让上海世博会的科技元素成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在当前石油危机的背景下,新能源因其清洁和可再生的特点在全球市场风起云涌,各国都在寻求新能源的突破与发展:尼日利亚计划建设15家生物乙醇工厂;莫桑比克启动非洲最大的乙醇生产项目;瑞典建立100多个生物沼气站;巴西以甘蔗为原料大力发展乙醇燃料;美国能源部制订了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的发展计划。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制定新能源产业调整规划,预计到2020年,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额将达到3万亿元。新能源技术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产业技术,上海世博赋予了新能源技术新的发展契机,江苏应该准确地抓住这个新契机。例如,世博会充分展示了太阳能、风能的巨大魅力,江苏太阳能、风能产业在全国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应该在世博会上将这种优势凸显出来。再如,世博会倾力展现清洁能源车辆在“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中的广泛应用,这种观众实地零距离的体验和来自内心的认同无疑是政策支持外更有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源动力,江苏相关企业都应该努力把握好相应的机会。
二是大力发展智能信息产业。通过智能信息技术有效地提高运营效率是本届世博展示重点之一。从应用情况上看,很多世博会的参观者都认为,从领到门票的那一刻起,智能信息就已经走到了我们的身边。实际上,智能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于RFID、人脸识别系统、电子围栏等安防设备及智能交通管理等世博会的诸多领域。上海世博会对于智能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疑将有效推动智能信息技术在全国的进一步发展。在“物联网”、“云计算”等世界前瞻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方面,在构筑“三网融合”等实践方面,通过世博会的推广,将全面提速中国在这些信息化关键领域的应用。江苏在发展智能网络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无锡在发展物联网技术方面有着最突出的优势,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努力从多角度发挥相应的优势。
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展示产业。上海世博会前所未有地注重了理念的传播形式和新型展示技术的应用,主题内容的全方位展现、创新的展示形式、集成的展示技术等充分显现了世博展览方式的趋势。由此看出,上海世博会无疑已经成为一个汇集全球各种新技术展示方式的盛会,江苏相关企业可以借机从中吸取新型展示技术的精华。
四是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在世博江苏馆,围绕生物医药科技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展示了以泰州医药城为典型的江苏生物医药产业的最新成就。以一个“生命蛋”开始,让观众了解从细胞裂变到新生命诞生的演变过程。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总量规模约占全国的11.5%;工业酶制剂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重组人胰岛素、血管内皮抑素等基因工程药物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并且形成了苏州、南京、泰州、连云港等一批医药研发的重要基地。生物医药产业是江苏经济成长性最好、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创造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是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新的引擎。江苏应该进一步借力上海世博,在高端医药制造领域取得突破,加快开发中药及天然提取物,重点突破生物诊断试剂、疫苗及抗体类药物的产业化,着力发展数字化高端医疗设备。
三、以“低碳世博”理念促进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
上海世博会从筹办之初,就将“低碳世博”作为重要理念,在世博园区选址、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全过程贯彻“低碳发展”理念。首次设立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旧城区的改造、园区场馆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展示等,都汇聚了全球最先进的城市低碳发展理念及实践案例,来自全世界的观众将会在世博园区亲身感受到低碳生活的具体实践。世博会聚焦着未来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转变的方向,江苏应该借助上海世博会,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大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它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江苏是工业大省、能源消费大省,且能源结构相对单一,以“煤炭”为主,碳排放总量较大,培育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更加迫切。
首先,江苏应该乘上海世博会的东风,在“十二五”规划中突出低碳经济发展,并通过相应方针政策的配套出台,调整产业发展目录,鼓励支持低碳产业发展。其次,要制定低碳技术研究支持政策,在重大科研课题中,将低碳技术研究列为重要内容之一。制定扶持低碳产业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土地批租优先政策,进行产业引导。再次,要进一步理清各部门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职能,整合管理权限,明确工作目标,强化问责机制,特别加强低碳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制定、检查监督、扎口管理等工作的统筹协调。
四、借世博之机促进江苏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世博会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的长三角将因上海世博会而结成一个联系更为紧密的“世博圈”,全面实现世博会“欢聚、沟通、展示、合作”的理念。一体化的前提是合作竞争,合作是根本。江苏与上海政治、经济和区位联系非常密切,上海世博会需要江苏的支持,江苏更应该主动全力支持上海世博会,在加快沪苏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占据较有利的地位。
世博会将提升上海对自身及周边地区城市功能的整合能力,把高速发展中的产业整合成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推动长三角地区城市在旅游、会展、物流、建筑、商贸、城市规划和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同时,要使长三角真正融为一体,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和亚洲最大的会展城市群,真正实现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世博会不可能孤立展示上海的发展,而是要将上海与周边城市的发展结合起来,尤其是要展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苏锡常都市圈乃至长三角都市群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应将世博会作为推动自身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实现新一轮发展的突破口,提升江苏在长三角区域的地位,提升江苏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金 雯
作者 刘继红 金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