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 为当好高质量发展榜样作贡献

作者
作者
全面创新提升深入质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昆山高新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注重提质增效,为推动昆山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先行军和排头兵贡献力量。

推动人才提质、科创增效,建设产业科创核心区

突出形象美、产业优、效益高,深入实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昆山核心区三年提升工程。优化载体形态。深刻领会「城市—人才—产业」逻辑关系,加快推进规划面积 100 平方公里阳澄湖科技园建设,围绕「三湖两园一镇」科创布局,着力打造沿河开放空间、沿湖休闲空间、绿色生态空间、人才科创空间、居住配套空间,实现碧水、绿茵、英才、科创、新城深度融合,形成原创成果集中、研发机构集聚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更大力度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昆山分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创新载体建设。优化科创业态。放大「一个人才(团队)、一个项目、一家企业、一条产业链」的创新链式效应,大力推进昆山「631」人才科创计划,全力育「森林」、筑「高原」、攀「高峰」。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设立国家 ASIC 中心(昆山)集成电路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高效运作中科院微电子所昆山分所、南大昆山创新研究院、浙大昆山创新中心。进一步打响「阳澄湖创新论坛」招才引智品牌,面向全球集聚顶尖人才,全力推动阎锡蕴、周成虎等院士科创成果落地转化,抢占先进技术高地、未来发展先机。优化创新生态。实施创新机构提升计划,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加速全链条培育体系,支持机器人科技创业园、小核酸生物医药产业园创业服务中心争创国家级孵化器;成建制引进科技机构,争取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布局。强化「产业上楼」理念,高效运营科创综合体,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创新微生态系统,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三链融合」。系统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发挥人才科创发展服务中心作用,营造更为宽松的双创环境。重视高价值专利培育,提升「零发明」企业「清零」服务辅导的针对性、有效性,力争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授权全覆盖。

推动经济提质、发展增效,建设创新特色先导区

以构建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为核心,壮大特色高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加快建成智造优势明显的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力保经济稳健运行。深刻领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强化经济运行分析机制,定期研究、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强化「后招商时代」招商理念,把握市场化招商趋势、优化产业化招商布局、提升专业化招商能力,着力引进掌握核心技术、投资体量大、牵引力强的重大项目。认真落实各级降低企业成本的政策措施,推动生产要素、政策资源、政府服务向实体经济倾斜,以精准高效的举措帮助企业稳订单、稳投资、稳信心。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装备制造企业融资租赁风险补偿资金、华创毅达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实质性运作,研究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科技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力推产业高端攀升。集聚资源建设中科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千亿元级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推动智能装备产业链延伸,重点支持企业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技术瓶颈,打造占据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五百亿元级产业集群;集成政策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园管理制度,高标准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血液制品中心、小核酸技术应用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具有行业话语权的百亿元级产业集群,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小核酸及生物医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三大支柱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力促动能加速转换。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着力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立足制造业雄厚基础,把人工智能、「互联网 +」、数字经济、现代供应链作为发展重点,前瞻谋划产业布局和技术研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好活」国家级共享经济案例研究基地建设,引导共享经济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瞄准总部研发、投资金融等领域,抓好丘钛研发总部、桦汉研发中心、鼎鑫投资总部等项目落地。

推动城乡提质、生态增效,建设美丽宜居样板区

系统化推动城乡精明增长、精致发展、精细管理。细致建设城市。落实 2035 版城市发展总规,综合产业发展定位、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优秀文化传承等要素,高起点开展城市设计,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树立精品意识、下好绣花功夫,积极盘活与优化存量用地,加强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和高标准的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城市更新与功能提升、产业升级、民生改善有机结合,加快建设形态美、功能美、环境美的「美丽高新区」。大力振兴乡村。按照集中连片、设施完善、生态循环的原则,加快推进白渔潭生态田园综合体、新生现代渔业生态园项目,打造「农业 + 文旅 + 康养」现代农业园区。依托「优来谷成」农业科创中心国家级「星创天地」平台,大力发展精品农业、高端农业、都市农业。落实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样板,营造「绿树村边合」的田园风貌。精心呵护环境。开展中小企业危废规范化达标建设试点工作,实施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深化河长制,推进水环境整治,全面消除劣 V 类水质河道,确保国省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施「能力提升工程」「网格员三年培育工程」,加速提升环保队伍专业能力。加大环境保护领域执法监管力度,以高压态势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推动民生提质、保障增效,建设幸福平安示范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充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心办好群众身边事。坚持教育优先,新改续建学校 6 所,丰富拓展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常态化推进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推动医疗提质,着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档升级。促进医养结合,健全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突出精准帮扶,全面实施农村医疗普惠补助,实施重点人员稳就业行动计划。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层次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全覆盖建设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宽领域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不断织密社会稳定网。强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推动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切实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整体效能。运用新技术,构建智能化、数据化网络平台,推进智慧高新区、数字高新区建设,打造全区网络信息「一张网」。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行动,重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突出问题。坚决守牢安全生命线。有效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进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常态化推行安全生产「双随机」监督检查。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百日行动」,专项整治工业商贸、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等重大行业领域,全面完成重大事故隐患「三级挂牌」整改工作,健全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确保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责任编辑:尤 展


作者 昆山高新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