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建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23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江苏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从中央到地方,恢复和扩大内需被置于突出地位,而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便是恢复和扩大内需最有力的抓手。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在 2021 年 8 月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通知中,徐州与南京、苏州、无锡一起,被列为培育打造的四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我们围绕建设淮海经济区之首、长三角北翼的现代国际商都,打造立足淮海、引领苏北、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恢复和扩大内需的工作部署和会议精神,持续将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落实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各项工作,多措并举着力提升徐州消费市场的辐射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努力打造引领消费风向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徐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 2012 年以来,整体保持增长态势。2023 年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4445.1 亿元,增长 8.3%,高于全国 1.1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 1.8 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四个创建城市第 1 位,总量位居全省第 3 位,稳居淮海经济区首位。商贸企业争优创先,活力增强。支持重点商贸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市场主体提质升级,充分激发商贸企业活力,重点商贸企业成绩斐然,徐州金鹰国际、苏宁广场、淮海环球港、杉杉奥特莱斯等重点商贸企业销售额在各自集团同类门店中排名均列前三。组织开展限上贸易企业竞赛活动,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积极参加活动,创新促销形式,加大折扣力度,商贸企业争优创先氛围浓厚,消费市场潜力释放,2023 年限上贸易企业竞赛活动累计获奖企业百余家。促消费活动丰富多样,效果明显。围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态势,以促进徐州消费市场「区域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和环境优化」为总体目标,坚持「市县区、政银企、商文旅、线上下」联动,开展多样化的促消费系列活动,形成「日日有活动、周周有亮点、月月掀高潮」的浓厚消费氛围,打造享誉全国的徐州消费品牌。2023 年,我们先后组织开展「春风徐来」「夏夜生活」「惠购金秋」「乐购冬日」等「淮海新消费」四季消费促进主题系列活动,全年共组织市场主体累计开展活动 3000 多场,涵盖汽车、家电、家居等多个方面,政银企联动发放各类消费券 2.5 亿元,拉动消费超 50 亿元。消费产品供给不断丰富,消费地标不断涌现。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先后招引了罗森、7-11、十足等知名连锁便利店,目前已遍布全城,进一步丰富便民生活圈业态。推进德基广场、太平洋百货项目建设,国贸地下通道完成建设,金鹰上街回字街区和文庙商业街区开业运营。彭城广场商圈成功获评全国智慧示范商圈,名列全国地级市前茅,苏宁广场、金鹰国际两家企业获评全国智慧商店。消费平台载体日益完善,商圈辐射范围日益扩大。徐州以苏宁广场、徐州金鹰、万达广场、淮海环球港等为代表的高端商场,以宜家家居、奥特莱斯等为代表的特色商场,以文庙、回龙窝、户部山等为代表的时尚街区,各种商业接连推进落位,提升了徐州的消费辐射力,其消费辐射半径由 2015 年的 100 公里扩展至目前的 150 公里,中心商圈外地居民消费占比超过三成。中心商圈苏宁广场、徐州金鹰节假日外来消费占比达 50% 以上,比 2015 年提高了 20 个百分点(通过会员消费统计)。徐州中心商圈已成为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业态最全、环境最优、活力最强的中央商务区。
我们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统领,贯彻商务部关于「2024 消费促进年」的活动安排和省商务厅 2024 年全省商务工作要点中关于促消费的工作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 2024 年重点工作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的具体工作安排,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中心,围绕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消费舒适度等方面多措并举推动工作开展,谋划实施丰富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为徐州消费市场回暖「釜底添薪」,助力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活动聚人气,提高流量转化率。继续建立健全消费促进部门协同机制和工作专班机制,着力打造消费促进新平台。把握四季消费、节庆假日消费热点,持续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淮海新消费」品牌主题活动,更大程度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让「只逛不买」变成「又逛又买」,充分提高流量转化率,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有力支撑,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以政策惠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完善消费促进政策体系,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创新支持方式,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重点研究在企业促消费活动、家电家居、汽车消费、首店首牌引进、新零售发展、餐饮业发展、生活必需品保供、成品油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扶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支持企业增加优质消费供给,以优质供给升级不断创造消费新需求。
以品牌拓场景,大力发展首店首发经济。鼓励支持金鹰、苏宁、金地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发展首店、首发新品,加快数字化、智慧化转型,鼓励各商贸企业引进名品,特别是国际名品的销售品类。积极推进大润发 M 会员店、盒马鲜生等高端商贸企业落户。大力发展品牌店、特许经营、进口商品直销等新业态,提升区域品牌集聚度。招引时尚、潮流的新业态、新品牌,开展特色街区、「夜经济」商圈和网红打卡点评选,支持大型商贸体延长营业时间,举办各类「夜经济」促销活动,为消费者特别是外地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选择,不断扩大消费市场容量。
以新业态促消费,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转变经营方式,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运用新零售新业态积极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实现转型发展。鼓励商贸企业探索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开展线上线下各类促销活动,利用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直播带货、小视频等新型销售模式进行销售,广泛利用融媒体平台,进行促销活动宣传。加强直播电商等新业态的培育和引导,推动直播电商健康快速发展,以直播电商促进新兴消费、以新兴消费引领产业新供给。鼓励多品类零售实体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利用各大电商平台开展即时零售业务,支持本地消费市场不断创新销售模式。
(作者系徐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局局长)
责任编辑:冷超
作者 夏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