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示范城市 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作者
作者
创新团队智能质量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建设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是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连云港市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让市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目标,以提高有效供给、培育消费需求、营造良好环境为着力点,促进新型信息消费扩大和升级,成功入选 2021 年国家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营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

坚持需求拉动、创新发展,推动信息消费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有效匹配,为扩大升级信息消费营造了良好环境。

打造良好政策环境。印发《关于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息消费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统筹部署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消费提供有力硬件支撑。出台相关政策,对各类创新类人才给予 30 万元到 150 万元资金资助,对创新类团队给予 100 万元到 300 万元资金资助,为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创建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制定《关于推进连云港市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跨境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商孵化基地、跨境电商海外仓给予最高 300 万元奖励,支持电商产业集群规模壮大。

拓展全民消费环境。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支持信息消费的良好氛围,拉动信息消费增长。为应对疫情影响,促进社会恢复消费信心,2020 年起通过「我的连云港」App 发放线上电子消费券,累计发放消费券 4300 万元、290.21 万张,拉动市场消费 2.19 亿元,惠及商家超过 6 万家。广泛开展全民信息素养提升活动,开展信息敬老助老活动,组队参加全省首届「老年达人」运用智能技术大赛获得一等奖。加快各类信息消费体验和展示载体建设,四季沐歌品牌智能家电体验中心线下展示基于 5G 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电产品,线上通过 VR 技术建设网上展厅。在今年「世界电信日」期间举办系列主题活动,将「信息消费进万家」作为重点,面向市民宣传推广信息消费创新产品,同时积极承办江苏省首届信息消费大赛分赛道比赛。

创新线上消费环境。贯通「技术 + 市场」,支持和鼓励信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让信息消费走进日常生活,不断释放信息消费潜力。从 2020 年起,连续举办两届电商发展大会暨 518 网络购物节,精心打造「518 全球购」平台,开通 1210 跨境电商模式,上架来自世界各国的优质跨境商品,为港城人民打造全球网络购物盛典。作为省农洽会永久举办地,在 2021 年第 22 届省农洽会期间同步举办首届网上农洽会,与国内知名企业联合打造网上农洽会平台,进驻商家 4000 余家,面向市民发放 450 万元购物补贴,全面激发了市民消费热情。

培育特色电商产业拉动消费

坚持系统谋划、科学定位,重点推进电商产业发展,在直播电商、跨境电商产业的「双轮驱动」下,全市信息消费做出特色、做出亮点。

谋划电商产业新格局。近年来,连云港电商网络零售额连续 5 年增幅在 30% 以上,通过示范带动提升区域电商整体发展,全市「龙头引领、特色集聚」电商发展格局逐渐清晰,东海水晶、赣榆海鲜、海州运动产品、灌云服饰、灌南菌菇……「一地区一品牌」的差异化定位、协同化发展的生动局面加速形成,实现国家级、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全覆盖。江苏天马网络科技集团通过整合运动服饰行业资源,深度合作上游 2000 家供应商、下游 10 万个专业运动商家、中间数十家服务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融合、资源与要素协同,连续十年运动品类名列全网前三,2021 年销售额达 75 亿元。

培育直播电商新业态。直播电商的蓬勃兴起,带动连云港电商产业大发展,各县区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打造「直播 + 农业 + 电商」销售模式,直播电商成为港城最具辨识度的经济成果之一。2020 年,连云港勇夺淘宝直播城市季军,仅次于杭州、广州,赣榆区海头镇、石桥镇位列快手平台全国十强乡镇前三甲。2021 年,东海县在「快手年度点赞热门县」中排名全国第一。赣榆海头镇海前村是海鲜直播电商的发源地,全村 1728 户拥有 2127 张营业执照、6000 个活跃直播账号,2021 年直播销售额超 16 亿元。目前,全市直播店铺数、主播数、直播场次等均居江苏省第 2 位。海鲜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还带动了包装材料、冷链物流、电商运营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并形成了更多衍生行业。近年来,连云港邮政行业业务总量、收入、快递业总量等三项指标一直保持 40% 左右的高速增长,增幅居全省前列。

抢抓跨境电商新机遇。连云港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并入选国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在双重政策红利叠加影响下,跨境电商产业走上快车道。连云港市出台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 16 项支持措施,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在全省率先建成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等各类载体。东海水晶跨境电商交易中心已入驻会员 1200 余家,每年培训创业者 1000 余人次,2021 年跨境电商销售额达 5.6 亿元,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挪威等国家。位于赣榆的中菲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内销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拓展国际业务,实现跨境电商和产业聚集融合发展。

强化信息消费的硬件支撑

不断加强信息消费基础能力建设,畅通信息流、数据流、物资流,不断提高市民在信息化时代的获得感、幸福感,有力带动信息消费产业发展。

加快创建「千兆城市」。以创建「千兆城市」为目标,不断夯实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努力提升信息消费体验。发布实施 5G 网络空间布局规划,全市 5G 网络已覆盖所有乡镇和部分重点行政村。大力实施千兆光网入户建设,城区全面具备按需提供千兆光网服务能力。实施免费 WiFi 覆盖工程,全市 1800 多个重点公共区域实现免费 WiFi 全覆盖,让市民随时随地放心连接网络。由工信部批准建设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于 2021 年建成开通,可从连云港直连上海互联网出口局,国际互联网访问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支撑了跨境电商等外向型经济发展。

努力建设智慧城市。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目标,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政务服务水平提升。城市级信息惠民融合服务平台「我的连云港」App 对标国内先进样板,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为市民提供各类服务事项 2240 项,被称为「便民掌中宝」,获 2020 年全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2021 年长三角城市数字化转型创新案例奖。连云港「互联网 + 医疗健康」平台,实现卫健行业「一码通」、线上服务「一门户」、支付结算「一站式」、健康管理「一篮子」,市直属医院全部建成互联网医院,被国家卫健委誉为「连云港模式」。作为全国社保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综合示范城市,连云港在全省率先启动社保卡「一卡通」工程,实现刷卡和扫码多场景应用并实现长三角地区跨市旅游同城待遇。

分级打造物流体系。着力构建立体开放、便捷高效的三级电商物流体系,促进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建设沿海港口口岸型邮政快递枢纽、区域性电商物流中转中心为目标,重点布局跨境电商物流园、空港电商物流园、国际邮件互换局、高铁电商物流园四大枢纽,打造快速通达陆桥、高效连接全球的电商物流「第一级」干线网络;打造立足本市、辐射周边的电商物流「第二级网络」,重点建设东海电商物流园、赣榆电商物流园、「中华药港」医药冷链仓储物流园等 7 个二级节点;打造低成本、广覆盖的电商物流「第三级网络」,主要以揽投兼备集配为主要功能,以城乡末端服务设施和配送平台为载体。

(作者系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责任编辑:张宁


作者 张家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