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岂能一减了之

作者
作者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 2019 年定为「基层减负年」。基层减负工作推进以来,广受好评。以前,许多基层干部「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不是在迎检,就是在准备迎检」……基层干部分身乏术、疲于应付,聚焦主责主业精力被挤压。减负通知以后,许多地区、部门对于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尽量不开;对于需要开的会议,尽量套开。「留痕」减少了,重工作实效轻包装的行为多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不过,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为基层减负并非简单地「卸包袱」,关键还要重新厘清基层责、权、利的关系,让基层干部回归主责主业,有更多时间服务群众。

减负减什么,不减什么?为基层减负,要减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刀刃弯向自己,斩掉「上面千条线」的「虚线」、「斜线」,画「实线」、走「直线」。减负减的是工作中的「繁文缛节」,而不是「自断手脚」。减负减的不是责任,而是要更加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减负减的不是「精气神」,而是要更加斗志昂扬,撸起袖子加油干。

(作者单位:中共南通市港闸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段培华


作者 许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