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 新媒体版权战何去何从

CBA 由多个平台直播,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个方案。咪咕拿的是非独播版权,腾讯体育现在有极大的意愿想买 CBA 版权,联盟应该努力促成此事。为此,CBA 联盟需要拿出更多谈判技巧,甚至在利益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

CBA 新赛季开幕后,最大的焦点也许不在球场内,而是在球场外。由于腾讯体育、优酷并未与 CBA 公司谈妥赛事直播的续约问题,咪咕形成了互联网媒体平台独播的局面。咪咕杀入体育版权市场仅两年,虽积累了一定的粉丝,但是球迷基础并不雄厚。平心而论,咪咕移动客户端的清晰度并无问题,但 PC 端却是软肋,出现了一些卡顿的情况,引起很多 CBA 球迷吐槽。
除了画质问题,咪咕的解说团队相对较弱,没有多少全国球迷耳熟能详的解说员。这是因为咪咕的解说阵地在上海,而知名篮球解说员、评论员都在北京,而且知名评论员有可能与腾讯签有独家协议。
网络上形成了两种声音:有倒咪咕挺腾讯、优酷的,也有力挺咪咕的。事件持续发酵,王仕鹏、李克等篮坛名宿,以及杨毅等资深媒体人纷纷发声。
在结束了与 CBA 三年的合作之后,腾讯体育希望以较低的价格获得 CBA 部分场次的直播权,与 CBA 迟迟未能达成一致,表面看起来是价格问题,实则是牵扯三方的复杂谈判。咪咕已在 4 月 8 日以「天价」与 CBA 续约 5 年,腾讯体育能否获得 CBA 相关版权权益,需要看咪咕的态度。
对网络上受到一些球迷以及知名评论员的非议,咪咕做出强有力的回应,演成与腾讯的舆论战。CBA 联盟一直没有表明态度,也引起了更多的猜测。篮球评论员杨毅在朋友圈调侃:「我还头一回听说,B 找摊主买东西,摊主说,你找 A 定价吧,他说能卖我就卖。」言外之意,CBA 将决定权抛给了咪咕一方,在逃避责任。
咪咕自然不希望竞争对手以更低的价格拿下 CBA 部分场次转播权。毕竟,咪咕为此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如果没有竞争对手匹配这一价格,他们可以坐享独播局面。假如咪咕同意了腾讯体育的诉求,平添一个竞争对手,用户势必被分流。
腾讯在谈判中越来越占据主动权。首先,CBA 联盟一定希望赛事能够覆盖更多媒体平台,吸引更多用户,提升 CBA 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如果腾讯体育也能够直播 CBA,赞助商们更是乐见其成。
腾讯体育的运营经验为他们积攒了底气。通过过去几年对篮球赛事的运营,腾讯体育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大量的粉丝。他们升级画质、解说等软硬件水准,吊高了篮球迷的胃口。
除了版权运营方面的优势,市场的变化也让腾讯体育处于有利的位置。如今的版权市场,有实力入局的媒体平台寥寥可数,卖方市场早已转入了买方市场。腾讯体育在与版权方的谈判中早已占据主动,他们以超级低的价格拿下英超版权就是例证。而且,腾讯体育对 CBA 版权并没有那么如饥似渴。目前,他们手握 NBA 和英超两大独播版权,风头一时无两。
在这场新媒体版权暗战中,CBA 的态度至关重要。在舆论的风头浪尖,CBA 联盟相关负责人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透露仍在与腾讯积极沟通。CBA 联盟表示,无论 CBA 还是腾讯方面,都非常希望达成合作,咪咕方面也乐于见到腾讯加入网络转播的行列之中。
在这场博弈中,实质性的互联网独播局面会让咪咕成为大赢家。腾讯体育如果以超低价格接盘,也能成为谈判的大赢家。
正因如此,CBA 联盟不能成为这场博弈的旁观者,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将决定权甩给咪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正如杨毅所言「没有这么练摊的」。现在,摊主出来表明态度,积极推动事件往好的方向发展。
CBA 能有多平台直播,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个方案。咪咕拿的是非独播版权,腾讯体育现在有极大的意愿想买 CBAA 权,联盟应该努力促成此事。为此,CBA 联盟需要拿出更多谈判技巧,甚至在利益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在腾讯仅愿意出少量的钱换取部分场次转播权的情况下,CBA 联盟应该适当给咪咕让利,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只有「摊主」表明了姿态,买家们才有可能各退一步,实现三方共赢。对于 CBA 这个优质的赛事 IP 来说,这也是当下最好的「归宿」。
作者 张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