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世界杯的收藏家

作者
作者

世界杯是全世界球迷的狂欢。巴西世界杯的哨音就要吹响,而世界杯热潮早已在世界各个角落蔓延开来。作为一名体育收藏家,侯琨从 2012 年才开始介入体育收藏,尤其是世界杯收藏,但他的藏品从纪念徽章到世界杯奖牌、球衣、杂志、毛绒吉祥物,品种繁多,眼花缭乱。

侯琨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7 年,在校学习的他作为志愿者,参加了第十三届世界奥林匹克博览会,结识了很多体育收藏家,让他与体育收藏结下了不解之缘。2010 年 6 月,他创办了成立无与伦比(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体育、奥运收藏品和艺术品的鉴定、收藏和交易。侯琨常年于世界各地推广和宣传奥林匹克文化,与世界各地的体育、奥林匹克收藏名家有紧密合作。

纪念章、海报、「大力神杯」、南非世界杯金牌、世界杯毛绒吉祥物……,众多藏品中,最齐整的当数 1986 年至今历届世界杯赛的吉祥物.侯琨透露,此类藏品是最容易收藏的,只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凑齐了,有从别的藏家处购买所得,个别从网上购得。

世界杯吉祥物颜色鲜艳、形态可掬。侯琨介绍说,1966 年世界杯开始有了吉祥物,到现在已经有十三届了。最早的吉祥物是塑料的,从 1986 年那届世界杯开始,吉祥物才是毛绒玩具。侯琨收藏的吉祥物都带有原版的标签,品相保存完好。

藏品中有几枚 1930 年首届世界杯的纪念章,背面的锈渍显示着岁月的痕迹。一枚是媒体佩章,一枚是裁判佩章,都是珐琅彩镀金工艺,背面烙有日期标志。侯琨掏出一只黑色皮质小盒子,里面是一枚 1930 年世界杯冠军的佩章,做工一样的精致,背面设计是螺丝扣,还有独特的编号。这样一枚带有原包装盒的纪念章收藏价值极高,侯琨与前收藏者交流了很久,在谈妥价钱之后,还赠送给对方一些收藏品,才将这枚纪念章在今年世界杯之前收入囊中。

侯琨谈到自己收藏重点是早期的几届世界杯。他向记者展示了 1930 年乌拉圭世界杯的门票。由于年代久远,门票上有一些油渍和水渍。同时,他还收藏了那届世界杯官方纪念杂志。杂志封面和门票上都有体育场的主塔标志,杂志刊登有那届世界杯的相关历史知识以及逸闻趣事。此外,他还收藏了一张 1950 年巴西第一次举办世界杯的官方海报。

侯琨坦言,大多数藏品的收藏工作都相当有难度,收藏除了要有经济实力、努力和耐心以外,还经常需要一些运气。他的藏品中有一枚南非世界杯的金牌,「市场上有过对这枚金牌的拍卖,但当时因为价格较高没买。后来,队里一位助理教练搞了个内部交流活动,通过邮件形式竞拍,我参加了竞拍,过程非常揪心,很煎熬,当然最终还是如愿以偿购得了这枚金牌,非常有意义」。

谈起与奥林匹克的缘分,侯琨笑着说,他不仅收藏了很多的体育藏品,还连人一起收藏了。原来,他与奥运会跆拳道冠军吴静钰在一次活动中认识,共同的爱好与追求让两人走到了一起,今年 5 月 25 日两人举办婚礼,缔结百年之好。这可算是他最大、最珍贵的收获了。

收藏是一个需要知识积累的行业,体育收藏也不例外。尤其是对年代久远的藏品,如何鉴别真伪,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这需要储备相当的专业知识。侯琨拿世界杯收藏举例,首先,要对那一届相关的知识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吉祥物、标志是什么等等。第二,早期藏品的真伪需要当时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核对。第三,收藏者要有相关的专业圈子来引导和帮助收藏。

收藏不是最终目的,侯琨说自己筹划已久的世界杯主题藏品展览目前已经启动。他想通过世界杯主题系列藏品的展览告诉球迷,除了比赛,世界杯还蕴含很多的文化和历史,这跟传播推广奥林匹克文化具有相同的意义。

5 月 19 日至 7 月 14 日,侯琨世界杯收藏品展将在香港进行巡展。这是继 2012 年个人奥林匹克奖牌展后,侯琨第二次在港举行体育藏品展览。展览品为 1930 年首届世界杯到 2014 年巴西世界杯的 28 样共 50 多件收藏品,均为近几年收藏的。

每件藏品背后都有独特的故事,侯琨的体育收藏之路还将继续。通过收藏、展览、宣传,培养更多人对世界杯及足球运动的兴趣,是对世界杯以及奥林匹克体育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广。这种责任和使命,无形中提升了收藏者的境界。


作者 时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