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经济的勾兑

作者
作者

体育与经济本无必然关系。古代奥运会既不需要大笔开销,优胜者也无从获取奖金。各国各地的民间比赛,只是图个快活,绝不夹带发财的动机。现代体育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教育功能,可是,谁也不会否认物质刺激对创造佳绩的作用,不会拒绝赛场取胜后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的双丰收,不会不抓住难得的做东之机谋求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收益。

即便体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造福子孙,还是唯利是图,唯有剖开表象,方能识破利弊。

大进大出者莫过于世界杯足球赛,乃当今全球动静最大的单项赛事,商家趋之若鹜,媒体争相传播,数以亿计的商业化运作项目一签就是 4 年。足球王国终于又一次当上东道主,一展桑巴魅力的同时,期待巨资成本变为巨资收益。然而,有福可以共享,有难未必同当。如何分配利益,国际足联早有打算,以促进世界足球运动的名义,堂而皇之地敛财,最终的受益向来不会平等。至于巴西政府的压力和民众的感受,自己的腰包只有自己知道分量。

小打小闹者如中国陕北志丹县,孩子们喜爱踢球,从中获得快乐,政府应当负起搭建平台之责。寸土寸金,建球场要规划社会各方利益的平衡;闭塞之地,请教练不是寻找白求恩;提高水平,办比赛要看社会是否愿意解囊。至于山里娃娃能否与大城市的孩子一样到球场上开心,自己的难题还是自己最着急。

发展体育事业,没有经济基础不行,但投钱生财与树立社会榜样相比,必须区分孰利孰义。围绕球员刘健转会发生的疑案有了仲裁结果,只是告一段落,带给人们的思考还会长期求解。中国篮协与北京万事达中心的博弈,也不会因为开出罚单而终结。社会转型,矛盾凸显,加之市场的诱惑与欠缺规范,体育与经济越缠越紧,难解难分。

中国人的日子刚过得好一点,动辄盘算大手笔的时代也许还未到。外部世界有精彩,也有争取公平合理的诉求。沾上钱,体育圈不再是净土。经济讲贫富,体育讲强弱,涉及体制与机制、规律与规则,需要学习、了解的东西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