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

作者
作者

  蚂蚁,是具有较高智商的群居动物。据研究,蚂蚁有25万个脑细胞,在所有的昆虫当中,蚂蚁是最聪明的物种。群居是蚂蚁的生存要术,一个蚁穴中通常聚居着成千上万只蚂蚁。
  有人称蚂蚁为“弱小的强者”,它们有着永不言弃的精神。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就会立刻寻找另一条去路,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就是绕道而行。蚂蚁具有勤恳的精神和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他们憧憬着夏天,期待阳光温暖的日子。
  蚂蚁“高智商、弱小、群居”的特点最近在人类中发现了对应体——“蚁族”,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接合部的大学生。
  “蚁族”有着独特的族群特征:受过高等教育,大多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主要聚居于城乡接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
  综合这些特点,北大博士后、青年学者廉思将这个群体定名为“蚁族”,并根据该群体所处地域的不同,分别冠之以京蚁(北京)、沪蚁(上海)、江蚁(武汉)、秦蚁(西安)、穗蚁(广州)等称呼。
  “蚁族”队伍庞大,并有扩大的趋势。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成员。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北大博士后、青年学者廉思认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以及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就业结构等一系列的调整,“蚁族”现象将长期存在,而且可能还有扩大的趋势。
  “蚁族”们跻身在大城市,虽然没有如螞蚁般可以搬动30倍于体重的东西,但是“蚁族”都能咬牙背起自己的责任。他们有思想、有能力。为了梦想不停地追逐,他们坚持“生活为下生存为上”的原则,一般低廉房租,较低的生活成本以及较为便捷的区域能大大吸引“蚁族”聚居,遂称为“蚁域”。
  北京唐家岭就是著名的蚁域之一。通常来说,聚居村就是一个睡觉的地方:7平米不到的房子,一床、一布衣柜、一桌子,桌子上摆满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床底下塞满了行李,如果说手机充电器也算是电器的话,那桌子底下的电饭锅还不算是唯一的电器……这狭小的空间承载了“蚁族”们的希望。他们在等待着与梦想邂逅的那一天。
  探究“蚁族”成因,“大城市的吸引力”是首要原因。许多“蚁族”来自农村和小城镇。他们认为大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因此都留在城市工作,“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很普遍。
  此外,高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也是“蚁族”的催生剂。自2003年中国首批扩招的大学生毕业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今年达到611万人。当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激励政策不够完善时,高校众多的大城市必然出现大学生滞留的现象。调查发现,“蚁族”年龄多数在22岁到29岁之间,都是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
  无独有偶,“蚁族”在世界各国都安插着蚁穴。在美国,这个群体有个比较好听的名称——“youngworkers”(青年打工者)。不过,面对糟糕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的严重不景气,不少早期还是“蚁族”成员的的美国年轻人,在社会上晃了一圈后发现,父母的家庭是最可靠的,他们又开始搬回父母的“老宅”。这就像中国的老话所说“凤还巢”。美国有三分之一的年轻人成了“啃老族”。
  蚂蚁虽小,聚蚁也成军!他们是时代的产物。“蚁族”目前隐约已与“啃老族”和“月光族”在80后中形成三“族”鼎立之势。有人担心“蚁族”会制造“蚁灾”,呼吁社会关注这个群体,在关注他们的同时,为他们的梦想安插“翅膀”恐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有人评价,“蚁族”两个字记录了一代人的青春历程。十几年后,今天的“蚁族”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那时,所有的人都会读懂“蚁族”背后的记忆。“蚁族”这个词可能会像“知青”、“下岗职工”、“农民工”一样成为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词语之一,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
  


作者 栾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