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之城,从「新」出发


这个春天,对迈入万亿级城市行列的烟台来说,显得格外「热辣滚烫」:
2 月 19 日,烟台召开全市奋进万亿新征程动员大会。中共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回忆了烟台万亿之路的非凡历程,更着重分析了烟台新起点上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动员全市上下乘势而上、再攀新高。
在外界看来稳健甚至有些「低调」的烟台,并没有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而是清醒思考,重整行装,以新姿态开启崭新征程。
新坐标
新坐标:2035 年烟台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方经济最发达、资源最集中的区域。烟台成为北方地区首个过万亿的地级市,经济总量在环渤海 13 座地级以上城市中仅排在直辖市天津之后。
跻身「万亿俱乐部」,烟台缘何转身向湾区?
从全省布局来看,这是山东省人民政府赋予烟台的新期望和新发展机遇。去年 10 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首次提出 2035 年烟台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随后召开的烟台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两会」,对这一发展方位再次进行明确。
锚定这一目标,烟台立即着手进行详细部署,在培强现代产业、增强发展动能、筑强平台支撑、做强海洋经济等方面加力奋进,奋力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新城市方位下,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烟台,必将与青岛联手成为胶东半岛率先发展的双引擎,这对提升山东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意义重大。
从烟台自身发展来看,是迈上万亿台阶后提升、精进城市竞争力的现实之需。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是把握发展大势、争取未来竞争主动的战略选择。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加快进入湾区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烟台处于环渤海湾区,主动融入大湾区寻标对标,在环渤海区域抢占制高点、争取主动权,既是赢得未来区域竞争的长远所需,也是加快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置身新方位,催生新动力。烟台将主动融入渤海湾、全面衔接大战略,保持旺盛「城市生长力」,知重负重,敢作善为。
新定位
新定位: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如果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色彩,烟台的发展底色一定是「绿色」。
这份绿色,见之于 2023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高规格、高层次,500 多位海内外国家政要、权威专家、跨国公司代表等行业大咖齐聚烟台,共谋高质量发展新未来,让世界看见绿色赛道上奋进的山东。

这份绿色,见之于烟台在落实双碳目标过程中完成产业重塑, 绿色石化产业列入省十强产业「雁阵形」产业集群,清洁能源资源全国领先,「蓝绿共融」城市生态唿之欲出,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速形成。
这份绿色,同样见之于长岛国际零碳岛规划研究成果「闪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国内首个 900 兆瓦跨区域核能供暖工程投运、千里海岸观光廊道串联起满城山海……我们从一个个细微的惊喜里,触摸到变化的烟台、进步的中国。
绿色低碳,是大布局,更是大战略。站上新起点,烟台如何把这条绿色之路走好、走稳、走新?中共山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山东省「两会」明确提出:支持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这是中共山东省委赋予烟台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的崭新定位,也为烟台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今年烟台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一系列向绿而行的安排与部署,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更加重视在万亿级城市行列新赛道上塑造新优势,开创新局面。
这是对肩头重任的实在回应,也是对发展韧性的科学筹谋。转身逐绿,曾为烟台「进阶」万亿之城打开全新空间,也必将再次成就烟台新一轮的城市转型和发展进位。
新导向
新导向: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质与量协调发展的过程。「质」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构、效益,「量」则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二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最终要落脚到「进」上,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反观烟台冲刺万亿之路,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支撑:
看增量,这是体量更大、实力更强的增长。2023 年全年烟台生产总值为 10162.46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6%。
看质量,这是创新更强、后劲更足的增长。「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长 10% 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 60% 以上。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陆续中交,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一期建设过半、乙烯二期全部装置开工,形成「千亿领航、百亿支撑、十亿带动」的重大项目竞相推进格局。
可以说,烟台的万亿晋级之路,达到了「经济增长稳中有进」和「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的发展预期。
导向明晰,进退才有章法。
新赛道上,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挑战更为严峻。坚持「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新导向,烟台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目标设定为 5.5% 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 左右,社零总额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外贸进出口量稳质升。这些指标设置考量了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量」和「速」,留出了可持续发展空间。尽管压力重重,但有了各层面各领域工作科学的「进」,就一定能有力保障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
新品牌
新品牌:仙境海岸·品重烟台。
城市品牌,是一座城市的标识符,也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烟台要「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城市,叫响『仙境海岸·品重烟台』的城市品牌」。
在迈入万亿城市的关键节点上推出新的城市品牌,凸显这座经济大市的向新图强之志。

烟台,何以能「品重」?烟台人熟知「品重」,源自孙中山为张裕题写的「品重醴泉」。
这份跨越百年的赞许,恰恰印证着烟台「实业报国」的民族工业基因。1861 年开埠后,烟台山下萌发起近代民族工业的种子,从张裕、北极星、三环等百年老字号,到如今「蓝鲸 1 号」、神舟飞船、海上发射的火箭、C919 大飞机等「大国重器」背后的烟台元素,都折射着这座现代化制造业强市的厚实产业家底。烟台品牌多,质量优,牌子硬,堪当「品重」二字。
烟台,为何要「重品」?2035 年跃升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是烟台拥抱湾区经济、寻找城市发展新坐标的新方略。这背后,离不开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重品」,是其中重要一环。九大制造业产值突破 9000 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 1300 亿元,总投资超 7000 亿的「四大千万级」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建设……翻看烟台 2023 年成绩单,「重品」成果丰硕。新起点上,「重品」是传承,是提升,也是烟台在新发展方位下对自身发展的重新审视。
「仙境海岸·品重烟台」,有何深意?从字面看,「仙境海岸」是历史文化概念,「品重烟台」是现实经济概念,两者相互交织,共同定义烟台全新维度上的城市内涵和魅力。这一维度里的「品重」,有品牌的分量,更有品质的沉淀和人品的贵重。
山海胸襟,厚重有品。透过这一全新城市品牌,烟台的特质得以凝练,本色得以彰显,信心得以坚实。这对于在激烈竞速中全新起跑的烟台来说,至关重要。
新姿态
新姿态:追跑者。
这是烟台对自身定位的清醒认识,也是在新一轮发展中的自我加压。
犹如游戏中的闯关晋级,烟台迈入「万亿方阵」,跃上更高的发展平台,意味着由全国第二方阵城市的领跑者,变成第一方阵城市的追跑者。新的高强度赛事中,必须紧盯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敢于和强手对决比拼、与标兵同台竞技,奋力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

2023 年年底召开的中共烟台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这座城市的主政者将这种姿态定义为:加力奋进。
2 月 19 日的动员大会上,又将「登高攀强」的方向进一步明晰:
奋进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筑基的产业之城;奋进科技驱动、人才汇聚的创新之城;奋进海纳百川、锐意改革的开放之城;奋进向海图强、港产融合的蓝色之城;奋进城乡协同、精致舒美的活力之城;奋进绿色低碳、清洁美丽的生态之城;奋进普惠共享、文明善治的幸福之城;奋进环境优越、法治护航的厚商之城……没有凌空虚蹈,有的是挺膺担当、注重实效、久久为功。
岁末年初,当官宣过万亿的消息传来,力争一流、从不服输的烟台人将这种姿态定义为:努力奔跑。
在研发车间,在施工现场,在广袤田野,我们看到了这位「追跑者」奋力争先的身影——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一期建设过半,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启动建设……实干,道出人们心中的充实与希望,展现这座城市的蓬勃生机与壮阔前景。每一个努力奔跑的你,都是「追跑者」烟台的动人样子。
有人说,2023,烟台拼得有劲,走得踏实。而我们自己深知,爬坡过坎本就崎岖难行,唯有咬定青山,执着向前,方能让未来的路越走越宽。
回望闯关之路,烟台稳扎稳打,苦干实干,顺利实现城市能级跃升;
眺望崭新征程,烟台保持定力,从「新」出发,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New coordinates: Yantai will jump to become the central city of the Bohai Rim region.
The Bohai Rim region is the most economically-developed and resource-concentrated region in northern China. Yantai has become the first prefecture-level city in the northern region whose annual GDP has exceeded one trillion yuan, with its total economic output ranking second only to Tianjin municipality among the 13 prefecture-level and above cities in the Bohai Rim region.
Having joined the “1-trillion-yuan GDP club”, why does Yantai turn to the Bay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vincial layout, this is a new expectation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given to Yantai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Shandong Province. In October last year,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Shandong Province approved the “Overall Plan for the Land and Space of Yantai City”, proposing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Yantai was to jump to become the central city of the Bohai Rim region by 2035.
作者 高伟 李仁 杨春娜 慕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