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热点,共话未来

作者
作者

文化数字化暨数字版权产业论坛 7 项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系列标准全新发布

文化数字化暨数字版权产业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等齐聚一堂,围绕文化数字化、文化科技融合、数字化文化消费与交易新场景、数字版权、文化产业融合等主题,开展研讨与交流,分享最新学术成果和产业转化成果。

作为 2023 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板块之一,本次论坛旨在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版权产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

论坛上,7 项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系列标准发布。本次发布的标准涉及文化数字内容的分类及文化体验装备及技术等方面,规范了文化大数据相关行业术语、技术、流程和服务,将对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助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据悉,《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要求,在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传输存储及数据治理等环节,制定文化数据安全标准,强化中华文化数据库数据入库标准,加快文化数字化建设标准研究制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联合相关单位,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自 2020 年起,持续开展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系列团体标准编制工作,截至目前已发布 25 项标准。

围绕「产业应用 版权赋能」主题,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媒体云总经理赵文慧、北京玖扬博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薛晓鹏、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版权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树武等 10 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其中,赵文慧发表了「云上文化 数智传承——关于浪潮文化大数据体系的建设」的主旨演讲。他表示,浪潮云积极构筑「云上文化」,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打造文化大数据体系。该体系由供给端、云端、应用端三部分构成,以「分布式云 + 数」为基础,实现物理分布、逻辑关联、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作为数字化建设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浪潮云将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在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的交汇点上,不断打造具有深度和价值的文化大数据平台。

薛晓鹏的演讲主题为「文化计算系统云服务」。他指出,文化计算系统云服务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基座,是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基础支撑。根据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整体框架,以文化数据服务中心、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文化大数据标识注册中心和文化大数据分发中心为核心,形成完整的文化大数据生态系统,而文化计算系统云服务平台为各中心提供稳定可靠的技术架构支撑。文化计算系统云服务在运维、运营、专网、数据交易、数据标识与注册等各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张树武以「构建以版权为核心的数字文化透明服务网络生态体系」为题,进行了主旨分享。他表示,文化数字化发展的本质是运行版权,实现版权利益最大化。通过构建数字文化经济的版权机制,引导中国数字版权科技发展,中国正在逐步形成以版权为核心的数字文化经济透明可信服务生态,实现全媒体数字文化产品从内容生产、交易、传播、消费各环节的透明可信服务,护航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论坛上还举行了首期「文化数字化建设千名骨干人才培训班」结业仪式。据悉,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 2022 年启动了「文化数字化建设骨干人才培训计划」,论坛当天正是首批学员按照课程安排完成全部学业。

元宇宙产业应用论坛共话「元宇宙」时代文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在 2023 年的全国各地两会上,「元宇宙」延续 2022 年的势头,继续成为热词。山东、上海、福建等多省份将其纳入到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释放出了各地正在积极布局元宇宙、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并最终赋能实体经济的强烈信号。因此,元宇宙产业应用论坛上,中国动漫集团等近百家致力于元宇宙领域专精特新企业负责人,相关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等 300 位嘉宾参加论坛,碰撞思想火花、启迪灵感智慧。

论坛上,中国动漫集团总经理杨守民表示,中国动漫集团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央企,也一直在探索元宇宙的研发及合作路径。集团拥有「沉浸式交互动漫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动漫游戏综合服务平台」「国家动漫创意研发中心」「元宇宙数字资产研究发展中心」等机构,从内容、技术、平台、服务等多角度、多维度探索元宇宙的发展。

沉浸式交互动漫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专家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沐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元宇宙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领域和新赛道,跟所有新兴行业一样,基于元宇宙的数智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有自己内在的独特发展规律。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教授李伟围绕「城市元宇宙应用解决方案」做主题报告,他表示,从智慧城市到智慧生态城市,再到智慧生态地球,智慧城市 3.0 就是大数据,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的作用是辅助决策的大脑,元宇宙是智慧城市的发展,中国积极布局元宇宙,与数字中国建设并行。

论坛举行的签约仪式中,中国动漫集团与青岛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签约动漫游戏数字版权交易平台项目,济宁兖州区人民政府与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签约兖州项目。山东数实未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济南新页集团签约济南元宇宙新动能产业园项目,与摩星塔(北京)数字科技公司签约元宇宙诺贝尔城堡项目,与移动、联通、浪潮、昆仑、风语筑等 40 家企业签约山东区域合作项目,与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烟台理工学院等各地市 7 所高校签约元宇宙产业联合实验室·大学生元宇宙创新创业中心项目,共谋元宇宙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高地。致力于元宇宙研发应用领域的近百家企业、高校,联合发起元宇宙产业应用与创新联合体和山东高校元宇宙创新创业联盟,并在论坛上揭牌。

此外,山东数实未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晓菁、埃洛克航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砚泽、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晓东、浪潮智能终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磊、青岛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倩、青柠数科(杭州)科技限公司总经理林有源、北京萌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郄晓烨、天津白马晶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洋、昆仑智汇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钟虓、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涛、中科星图瑞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磊、北京国承元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慧民 12 家专精特新企业负责人以「构筑元宇宙技术底座、打造元宇宙应用矩阵」为题进行路演。

数字文化助力美好生活论坛为文化插上「数字翅膀」

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主题的数字文化助力美好生活论坛上,业内专家、头部企业、相关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创新、应用、共享等多个维度,聚焦数字文化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最新应用场景,探讨数字文化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

论坛上,人民视频总经理王晓欣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推动文化产业深刻变革,催生出大量新产品、新服务,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数字正引领文化发展新方向、赋予传统文化新生命、赋能文化传播新渠道。

数字文化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机遇。主旨演讲环节,与会嘉宾从各自角度解读数字文化发展的新场景、新机遇、新路径。

其中,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会长罗建辉表示,技术驱动的数字视听生产,其真正内核仍是优质内容,其深层内涵则是内容承载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文化的高度谋篇布局,让数字文化产业行稳致远。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紫东太初大模型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博导,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表示,多模态人工智能可以让图像、文本、语音等不同模态数据实现跨模态的统一表征和学习,突破了当前 AI 技术局限,在多元媒体场景以及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民生服务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专家委员魏鹏举表示,文化数字化战略不仅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呈现和共享,也鼓励每个人参与到文化的生产创造当中,数字内容版权体系建设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涵。

数字技术正在重塑文化产业、激活中华文化之美。在主题分享环节,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行业数字化副总经理赵永昌,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SSV 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新片场首席执行官尹兴良等行业嘉宾,分别围绕「元宇宙赋能数字文化新未来」「数字技术焕活中华文化」「数字文化版权交易与 AIGC 平台」等主题,与数字文化从业者交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圆桌论坛环节,招商蛇口产业园区事业部首席战略官罗锋,环球数码集团副总裁、首席文化官曹辉,四开花园网络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副总裁于路,奥雅股份总裁助理、芊熹科技公司负责人张俊杰,北京超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振文等嘉宾展开对话,围绕「数字文化助力美好生活」主题,探讨文化数字化的创新力量。

科技文化新应用论坛谋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新机遇

科技文化新应用论坛上,来自北京、山东、广东等地的专家就「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新机遇」主题展开演讲与讨论。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文化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和转型,数字文化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山东大学先进信息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东风,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文化数字化事业部总经理王晓锐,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孟庆勇,雅昌文化集团 CTO 蒋子俊分别带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文化数据资产管理与文化金融》《科大讯飞助力数字文化发展建设实践》《融科技之力 传艺术之美—数字化技术在文博美术领域的应用创新》等主题演讲,共同交流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分享数字文化在文化产业中的新应用和前景。

宋洋洋认为,数字技术将破解文化遗产五大瓶颈,释放文化遗产源头生产力。「人、物、环境」三元结构下,数字人将成为元宇宙的切入口。技术的集成应用与流程再造将推动数字人的制作门槛不断降低,数字人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变现空间不断增长。

袁东风表示,数字文化产业已迎来红利期。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 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不断渗透到文化产业各个方面,新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概念需要被重新定义。人工智能将成为文化产业第一推动力,赋予文化产业智慧化元素,拉动文化消费产生「新流量」。

王晓锐认为,今年是文化数据资产管理的元年,良好的数据资产价值管理是释放企业数据要素价值、实现新时期企业市值管理的前提与基础,文化数据资产管理是经济价值增长的关键。

孟庆勇说道,到 2045 年,中国 77% 的行业或将被人工智能替代。目前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应用,语音合成超过普通人发音水平,机器理解和推理技术不断突破,机器阅卷和医疗认知已突破并规模化应用。认知智能的「智慧涌现」也展现多方面能力。未来,认知智能大模型将带来重大产业颠覆和发展机遇。

蒋子俊表示,在文博数字化应用创新领域,目前已有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在美术数字化应用创新方面,目前进行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的艺术元宇宙探索,达成了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的完美融合。

围绕「元宇宙科技与数字文化」主题,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文旅总经理方腾飞,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智能虚拟现实实验室主任石大明,讯飞听见山东区总监傅冰在现场展开圆桌对话。他们表示,元宇宙是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全新数字世界,融合了游戏、社交、商业等多种元素,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创新性,能对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元宇宙将如何重塑文化产业,如何更好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等,都将成为未来相关技术发展阶段的深刻命题。

数智文化新体验论坛数智文化助力提升城市软实力

数智文化新体验论坛上,来自北京、四川、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就「数智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主题展开演讲与讨论。

论坛上,围绕「人工智能」「数字文创」「产业发展」等话题,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党委书记赵东岩,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蔡尚伟,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副院长薛可,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邱国平,华科创智常务副总裁&CTO;曾西平分别为观众带来了《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智能文创:城市竞争新赛道》《价值共创:数字文化与城市软实力》《人工智能为社会公益服务》《让国产数字体验走在世界前列》等主题演讲,共话数字文化应用的发展和未来。

赵东岩表示,ChatGPT 是一个里程碑,对推动 AI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ChatGPT 是通用人工智能的有益尝试,是一个基础。ChatGPT 不是终点,也不一定是起点。ChatGPT 的方法论比其本身更具价值。大型语言模型的应用有天花板,中国需要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

蔡尚伟介绍道,数智文创产业发展水平标志城市战略高度与发展前沿性,包括城市科技创新力、文化持续力与创造力、产业支撑度及综合实力。未来人人都是文创者,人人都是消费者,需加强智能文创产业链的分工协作,优化利益分配机制,将智能文创应用于高雅文化场景,引导技术提高文化内涵,不断开发面向普通大众的高雅又通俗易懂的智能文创产品。

薛可认为,数字为文化赋能,文化为数字增值。科技的赋能成为未来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数字文化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张力;数字文化明确城市形象定位性格;数字文化提升城市文化经济发展;数字文化延长城市文化的生命力。要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需聚焦数字 IP 提升文化传播,引领城市名片打造,重塑文化产业链发展,带动区域经济新发展。

邱国平表示,心理健康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而感知美丽的自然图像可改善整体身心健康。鉴于人工智能可以自动挑选漂亮、令人心情愉悦的内容,从而开发了人工智能选美系统,进而研发由脑电波自动生成漂亮图像的系统,达到改善人们心里状况的目的。

喻东旭表示,数字体验是基础设施中重要的新兴赛道,而多元化触控是数字体验的关键所在。华科创智开发的纳米银线,是新一代人机交互的关键材料,推动数字体验走在前列;实现折叠触控,让人机交互更加多元;优化生物传感器,感知生命体征,让人机交互更有深度;生产更优越的光能材料,让数字中国更具能量。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健,深圳企易科技有限公司 CEO 方胜,山东极视角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陈硕,广州探迹科技有限公司产业数据研究院院长郭德权围绕「探讨未来城市数智发展之路」主题,就数智化在城市治理、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方面的表现展开讨论,他们表示,文创、文化等数据宝藏可以有效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将之用之于民、赋能于城,是进一步实现其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

文化消费新动能论坛数字技术助力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

文化消费新动能论坛上,来自企业和高校等领域的专家就「数字技术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主题展开演讲与讨论。

论坛上,浙江大学未来设计实验室主任孙守迁、功夫动漫高级合伙人兼副总裁张帆、深圳思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赵轶、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邵明华、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张胜利带来《三元融合赋能数字文化新场景与新产业》《如何运用超级 IP 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从二维到三维,CV+AI 在视频与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应用》《数字技术助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对等数字经济与元宇宙基础设施》主题演讲,展示了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及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勐发展,文化消费场景和应用场景不断创新,传统文化产业也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地提升文化产品的消费形式和消费体验,打造更加智能、便捷、个性化的文化消费新场景,是当前文化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视知传媒合伙人兼高级副总裁邱雅慧,深圳大学数字创意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大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董未名,北京泛谷创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林松,三鼎荟文化云平台创始人潘冬晖共同探讨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以及数字科技如何催生新的消费体验形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内头部数字人组团「空降」

2023 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期间,作为贯穿大会全程的重要创新板块之一,数字文化应用产品发布厅在大会展馆中心位置连续举办 40 场新品发布活动,为参展企业提供产品发布、政策解读、项目签约、路演推介等诸多服务,以数字化手段进行生动展示和落地交易。发布内容紧扣数字文化发展前沿,涵盖元宇宙、数字人、智慧党建、文化大数据、企业智能化转型、数字藏品、数字文旅、数字音乐、AI、VR、XR、动漫等 20 多个数字垂类领域头部企业的最新产品与应用。

和传统发布厅相比,更具「科技感」和「强视觉」的数字文化应用产品发布厅成为大会的热点。发布厅通过超高清和虚拟现实等技术,集中展示数字文化新产品、新消费、新模式;特别设计「国内头部数字人空降数文会」计划,邀请各具特色的元宇宙数字人组团亮相,打造兼具科技感和视觉冲击力的数字文化网红打卡地标。4 月 7 日,10 余位各具特色的数字人组团亮相数字文化应用产品发布厅。其中,既有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共同打造的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伽瑶」,也有科大讯飞 2D 虚拟形象代表小颜,以「国风」「武侠风」串联的七彩虹首位数字人员工阿七,风格化数字人 IP 云默,首个故事型数字人 IP 维秘秘,多才多艺的虚拟男主播许安一,上海东方传媒自主研发打造的虚拟人 IP 壬子希,映宇宙集团数字代言人映映等热门数字人,他们外形、性格、文化内涵等各有其特点,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数字文化的无限魅力。此外,在山东元素闪亮数字人发布现场,来自山东卫视首位超写实数字人海蓝和数字人苏小妹,青岛海发文化集团的青岛影视基地虚拟数字人悉数亮相。

The Cultural Digitalization and Digital Copyright Industry Forum, featuring discussions and exchanges on the topics of cultural digitalization,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echnology, new scenarios of digital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transaction, digital copyright, and cultural industry integration, has shared the latest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chievements. The Forum on Digital Culture for a Better Life, themed Stimulating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Promot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Self-improvement, brought together industry experts,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relevant media representatives, focusing 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rends and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the digital culture industry based on the dimensions of innovation, application, and sharing, and discuss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ulture. The 2023 Qingdao Digital Cultur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Expo highlighted digitalization, digital culture construction, cultural industry digitization, cultural consumption digitization, digital copyright, and industrial metaverse applications, and will hold 6 theme forums and more than 40 new product release events.


作者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