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使命 鼎力服务小微

摘要: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分析小微企业和商业银行努力方向,小微企业诚信经营满足商业银行准入条件,商业银行从业务流程尽量避免小微企业到期调头节省小微企业财务成本,共同努力推动小微企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小银行业 金融机构 企业信贷 服务
2013 年 8 月 8 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的目标,即在风险总体可按的前提下,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上升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层面。
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承担着信贷支持小微企业的重任,全力服务小微企业、促进就业是商业银行的初心和使命。
一、多维度看小微企业
普惠口径小微企业包括单户授信总额 1000 万元(含)以下的小微、微型法人企业和经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
从商业银行角度看,小微企业是重要的客源,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但由于小微企业管理水平、经营能力参差不齐,对小微企业的支持需兼顾风险防控的需要。
从地方政府角度看,小微企业是增加税收、稳进长、促就业的重要途径,在确保商业银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自主经营的前提下,通过建立风险补偿金、贴息、搭建银政企平台等方式服务小微企业。
从小微企业看,希望得到商业银行信贷的大力支持,及时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同时希望享受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
综上,服务小微企业是多方参与的共同体系,需要多方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小微企业稳健发展。
二、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一)融资难
1.部分小微企业缺少符合商业银行要求的合格押品。一般而言,商业银行对押品有真实存在、权属清晰、符合法律规定、易变现、可设定抵押权的要求,针对不同押品设定不同抵押率。部分小微企业初始创业,难以提供商业银行认可的押品,导致融资难。
2.部分小微企业未建立财务报表制度或财务报表不真实,商业银行难以根据小微企业财务状况作出信贷准入的客观判断。
(二)融资贵
1.调头资金高成本增加小微企业财务成本。小微企业贷款到期不能归还时,通过融入高成本调头资金归还到期贷款导致「融资贵」。以某正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调头资金为例,收取的费用包括两部分:调头服务费、咨询服务费。
资金占用时间为 5 天、10 天、15 天、20 天、25 天的收取费用分别是 0.42%、0.66%、0.88%、1.07%、1.24%。
据了解,民间借贷调头资金成本远远高于上述比例。
2.部分小微企业贷款到期不能偿还,或担心归还贷款后难以再取得贷款,导致短贷长用,以借新还旧方式继续使用贷款资金,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时上调一个限档次。
三、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中的难点
(一)借新还旧导致关注类贷款增加,监管部门重点关注
部分小微企业贷款到期,现金流不能归还到期贷款,又不愿意高成本调头归还,商业银行被动办理借新还旧导致关注类贷款增加,成为五级分类向下迁徙的客户群体,增加商业银行管理难度的同时监管部门予以必要的关注。
借新还旧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规定,商业银行在执行中至少压缩本金的 5% 成为通行的做法,就商业银行管理而言理应如此,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小微企业压降不了本金或压降比例达不到最低 5% 的要求,试想如果一个客户因压缩不了 5% 的本金,势必将其推向不良,进入不良处置不是商业银行的初衷,商业银行不应成为制造不良客户的推手,应承担化解客户风险、维护信用体系的角色,在条件不降低的情况给予办理借新还旧更为恰当。
此外,就借新还旧贷款五级分类而言,借新还旧贷款最多可分关注类,基于上述商业银行不应成为制造不良客户的分析,在客户还款意愿良好、能正常结付利息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办理借新还旧,不受次数限制,其五级分类按照核心定义界定。
例如:
普洱市某客户(小规模纳税人),2014 年 12 月 2 日办理流动资金贷款 150 万元,至今共办理借新还旧 4 次,目前贷款余额 100 万元,客户能正常结付利息、正常压降本金,解决了该公司 8 人就业,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实际工作中,在不过渡授信、借款用途真实、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客户现金流一般能偿还到期贷款,在经营不善、还款困难的情况下,借新还旧是支持小微企业有有效手段,是商业银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应客观看待小微企业借新还旧或多次借新还旧。
(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改造滞后,无续贷选项
2014 年 7 月 23 日,中国银行业管理委员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完善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银监发﹝2014﹞36 号)规定,对符合续贷条件的在原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前办妥相关手续,「通过新发放贷款结清已有贷款等形式,允许小微企业继续使用贷款资金」。五级分类的要求是「符合正常类标准的,应当划为正常类」。
部分小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无续贷选项,系统与续贷办法不匹配,部分小微企业高成本筹款还贷时有发生,助长了民间借贷市场。
四、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核心在于对到期贷款处理方式的选择,处理方式直接决定融资成本
笔者曾参加某银行债权人委员会筹建会议,在可预知债权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的情况下,两家商业银行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家以续贷方式处理,一家要求先归还后再贷。
借款人应按借款合同约定按期归还贷款,但由于经营未达预期等原因,部分小微企业不能按期归还。此时商业银行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归还后再贷
部分商业银行无视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的实际,要求借款人筹款履行到期借款合同,收回后再贷,利弊分析如下:
就商业银行角度而言,收回后再贷其五级分类可属正常,无须按关注类贷款 2% 的比例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提高盈利水平,满足上级考核要求。
诚如前面分析,小微企业通过高成本民间借贷融资归还到期贷款,付出高额融资成本犹如抽血,加重小微企业财务负担,对商业银行贷款而言安全保障降低。
商业银行对此部分小微企业再贷款时,借款用途不可能是归还调头资金,为确保资金顺利支付,对小微企业编造虚假的交易背景选择性忽视,无论资金支付依据编造得如何天花乱坠,其真实用途就是归还调头资金,贷款用途严重失实不符合审慎经营规则。
(二)借新还旧或续贷
对不能归还到期贷款的小微企业,通过借新还旧、续贷支持小微企业,节省了其调头资金成本,贷款用途是借新还旧,归还原合同项下贷款本金,交易真实符合审慎经营规则。
对商业银行而言,面临增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压力;对小微企业而言,银行持续支持的同时融资成本没有增加。
以上两种方式,前者倾向管理需要出发,没有从服务小微企业的角度考虑,后者完全符合服务小微企业的实际。
自主经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赋予商业银行的权利,商业银行根据管理需要制定各自的信贷操作流程无可厚非,但就服务小微企业而言,姑且不论现代商业银行的本本理论,结合实际,减少小微企业不必要的融资成本才是王道。
五、建议
(一)小微企业「打铁还需自身硬」
小微企业应诚信经营、专注主业、依法纳税、量力经营,按照用途真实合规、申请额度与正常经营匹配、担保落实、良好信用记录等贷款正面清单,争做符合商业银行准入条件的合格小微企业。
(二)商业银行结合实际,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1.对小微企业不过渡授信。借新还旧主要源于过渡授信,应根据小微企业的实际严格测算流动资金需求量、涉及集团客户的始终坚持统一授信,破除「包打天下」思想,做小做散向零售银行转型。
2.研究相关信贷业务流程,减少小微企业不必要的财务成本。
一是研究调头资金归还后再发放贷款的合规性,其交易依据、资金支付是否经得住检查、是否符合审慎经营规则。
二是落实续贷政策,对符合续贷条件的继续予以支持,改造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使之与续贷政策相匹配。
三是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优惠定价,如果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借新还旧贷款有累加期限测算定价规定的,建议借新还旧利率测算时不再累加期限。
四是商业银行梳理内部稽核审计管理规定,对小微企业借新还旧本金压降不达 5% 的给予容忍。
综上,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赢。
作者单位:云南普洱思茅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黄文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