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实施环境

作者
[摘要]随着“以人为本”、“知识科技经济时代”观念的普及,人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会计作为具体量化人的价值的工具亦日趋重要。本文要从目前我国实施的现实意义、具体经济环境为依据,基于会计是信息系统观念出发论述目前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局部可行性及其途径。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 经济环境 实施途径
一、当前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发展情况
当前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普遍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资产,满足“由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由企业拥有和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的定义。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维护的成本都是可计量的。形成以下三种认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指为取得、开发和重置作为组织的资源所引起的成本的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主要研究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经济价值如何计量以及人力资源经济价值的决定因素问题,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的创造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为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劳动者权益会汁主要是提出:物力资产÷人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具体核算上人力资源会计的价值与成本主要通过“人力资产”、 “人力资本”这两个专用总分类账户加以记录,另外在“资本公积”账户下增设“人力资本溢价”和“人力资本重估增值”两个明细分类账户反映企业人力资本的增减变化。
二、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政府机构进行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凸显人力资源重要性,加强重视度。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是社会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政府机构可了解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便于通过宏观调控手段确定人力资源投资方向,台理地引导人力资源流动,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2 有利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现行会计体系将人力资源支出计入当期费用,不单独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变动情况、投资的经济效果、经济价值等方面的信息,因而无法满足管理和控制对信息的需求。而人力资源会计将人力资源确定为资产,正确区分了投资与消耗的差别,凼此克服了费用化的问题。
3 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有利于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使其注重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在客观上会给经营者一种约束,通过健全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减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防止管理者为追求当期收益而采取减少员工培训费用和保健支出的短期行为。
4 有利于完善当前会计报表的不足。人力资源会计信息能完善会计报表的信息,将会计报表反映的账面价值与股票市价之间的差从商誉概念中划分出人力资源价值和其他商誉价值,使会计报表准确性、透明性增強。为报表使用者决策提供较翔实的企业会计资料支撑。
三、我国目前经济环境
1 我国没有形成完善的劳动力保障市场,缺乏健全有效地人才交流市场难以对以成本和价值为确认和计量对象的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奠定基础,高流动性增加了会计计量的不确定性。但是目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市场上有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人力市场,稳定性较好,为进行试点性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奠定基础。
2 从目前的企业构成看来:众多的劳动力密集型的民营和小企业一般以临时工为主要人力资源,这类企业招募成本低、维护培训支出少,人员流动性极强,未形成稳定的人事制度。缺乏进行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完整价值链。但我国存在人事制度相对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链健全的国有企业以及其他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这类企业从人才招募前的宣讲、管理培训生计划,招聘后培训、社会保障支出、签订较稳定的劳动台同等方面形成了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价值链条件。
3 就目前产业结构看来:第二产业主导,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其他服务业比重相对小。我国正处于由“资本雇佣劳动”向“劳动雇用资本”的时代.重财、物管理轻人力管理的认识使无法全面普及人力资源会计。但是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加强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规划,知识与劳动将在未来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进行人力资源会计尝试顺应经济潮流的要求。
四、具体试点措施
就目前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作用和我国当前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经济环境看来,要实现由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到“劳动雇佣资本时代”的意识转变和普及人力资源会计,目前可以先搞试点,以点带面,待形成一套具体可行性方案时再全面铺展开来。以人事制度相对完善的企业为点。为防止贸然地加入人力资源计量给会计信息造成的不可比性。目前可采用按现行财务会计报表编制规则进行财务报告,同时利用当前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整合出一条适合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确认,计量,桉算思路,单独设置一个“人力资源价值管理表”反映人力资源数据。坚可用货币计量的定量信息在“人力资源价值管理表”中反映,其他信息以附注方式进行披露。针对目前我国劳动力分层明显,可选择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人员作为计量对象。如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技术人员,科研人员进行个别计量;普通员工个体的价值难以计量,应用整体计量方式,可将员工以一个车间或某道工序分为若干组,反映他们的总体成本和协同效应价值。
参考文献
[1]邓孙棠人力资本及其对应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8 3
[2]杜兴强,李史.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确认计量U1会计研究,2000(06).
[3]钟银红试论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途径Ⅱ]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5,(08)
作者 成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