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的策略分析

摘要:现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是现代企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化工作具有灵活性、准确性、及时性等特点。做好财务信息化工作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及企业的长远发展。在资金和人才储备得到一定的支撑下,企业需要在已有的硬件软件基础上搭建起适用自己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同时在管理中要加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提高操作人员及维护人员技能水平、建立标准保证质量、完善审核监督机制以及利用学会应用移动信息平台,保证领导和员工的工作提的及时和便捷性。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财务信息化的必要性以及常见的问题,对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进行了策略分析,希望对财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现代企业 财务信息化 信息安全 分析
一、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意义
第一,财务信息化是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有着极强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可以高速准确的对数据进行获取、加工、分析和报告等处理,为企业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会计活动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集成度和准确性以及财务整理效率,能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部门经营状况,帮助管理决策者在市场突发事件中快速做出反应,制定更加科学的决策。在财务信息化过程中,其审批的透明性也加强了各部门对经营决策的监督和控制,从而杜绝了资金使用不规范的情况。
第二,信息化技术因为其数据传播的灵活性和及时性,共享能力强,打破了部门之间信息传递的壁垒,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能够迅速的将所需数据信息提供给相关部门及决策者,有利于内外信息的自动化整合,以及企业财务的一体化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企业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了企业成本,有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
第三,有利于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素养及专业团队的建设。企业财务信息化可以使企业财务工作从手工化向智能化转变,从而使财务人员可以从重复、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逐渐从财务会计转变为管理会计,提升自身的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从而为管理者的日常管理献计献策,从而促使业财融合。这样不仅有利于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更有利于企业财务工作的进步[1]。
二、企业财务信息化在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制度有待完善
企业财务信息化做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传统的财务制度已不能满足当下企业的发展需要。如果没有建立相应的财务信息化制度,势必会对财务信息化的发展产生阻碍,对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企业财务信息化后,财务管理工作将通过软件和系统来实现,那么企业若不及时健全财务信息管理制度,企业将面临重大风险。
(二)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存在一定隐患
部分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中只重视数据信息的比对分析,弱化了对信息的保护,因为财务数据依托与互联网进行共享,如果企业管理者对财务信息安全重视度不够,就容易出现了财务数据丢失被盗等情况,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财务信息化施行后后续工作容易出现支持不足
企业在推进财务信息化过程中,其后续支持不足会对财务信息化推进造成重要的影响。第一、在资源配置上,如果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投入过少,那么会使财务信息化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第二有的企业在投入信息化建设中对资金的使用缺乏科学性,容易只重视硬件设备的添置,而忽视软件应用能力的使用。第三、企业容易缺乏对财务管理和技术人才的技能的培训,如果在财务信息录入和采集过程中,出现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那么就会使财务数据失去价值,为企业管理隐藏风险。
三、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策略分析
(一)建立健全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平台
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立首先要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定位,从而明确信息化的目标,其次要根据企业现行的组织架构及业务流程对财务信息化进行分析改进,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利,从而使财务信息化系统有序进行,实现财务信息化流程的优化。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具体实施需要得到企业决策层的支持,以及各部门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化的建设流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性能优良的服务器以及财务信息化软件系统这些硬件软件系统的到位是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基础也对整体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工作效率有着重大的影响。因为企业财务信息化专业性比较强,所以应引入第三方业务团队,建立企业共建信息化服务项目组,这样可以保证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开发运行的稳定。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定制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时间和人工去改进和完善,所以充足的资金支持及相应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储备也是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企业在开展预算工作中,需要每年都对信息化系统的专项维护做预算支持,以保证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改进和完善工作。同时企业相应部门要及时的对硬件设备的运行及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及评估,确保财务系统与企业相关业务活动的匹配。企业还需要对内部培训制度进行完善,加强对人才的管理,要根据不同岗位职责的需要,多层次,多渠道的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及实操培训,设定考核机制,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专业能力,打造出专业的财务信息化人才队伍,从而推动财务信息化的良性发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二)需要增强风险意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企业财务信息化在提供便利的信息化共享过程中,在平台上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信息的传输及存储。为确保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性,企业要应用先进的防御技术,通过对软硬件的共同管理,加强数据安全防御工作及保密工作。企业还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促进其积极防范风险,同时应该未雨绸缪在管理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安全设置,严格把控权限管理,提高相关业务活动的规范性,在各项工作流程中必须提高授权审批权限的合理性,做好不兼容岗位进行分离,明确各岗位职责,严控风险,做好相应的审核监督工作,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从根源上杜绝务必和误操作现场发生,对内控流程进行不断的测试、改进和完善,保证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运行[2]。
(三)以旧建新搭建平台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借助企业运行稳定、成熟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借口引入财务管理功能,不仅可以节约规范化流程的开发成本,促进企业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融合,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优化财务一体化进程,提高数据分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3]。
(四)建立标准保证质量
为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及时、准确的提取到数据信息。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确定操作程序标准,设立数据审核功能,防止人工操作时的错误录入。相关人员在录入财务相关数据时,要保证数据初始化的准确,以及后续财务数据新增的准确,所以规范性和完整性必备条件。二是时刻关注制度规章和财务政策的变化,及时更新信息化系统的模块或者新增功能[4]。第五多维度创新功能。
为保证企业相关人员审批财务报销流程、查询相应数据的及时性、便利性。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手机等移动平台,这样可以使领导和员工的工作更加及时和便利。
四、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善高效的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有利于企业的顺利发展。同时财会人员、相关技术人员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才能使财务人员打通业务和财务的管理边界,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使财务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在战略性提供决策支持。在财务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单位管理层、技术层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财务信息化服务的安全性、及时性、准确性,从而保证企业良性、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齐兵.施工企业财务共享建设的意义、困境及优化路径 .财会学习.2020(10)87.
[2]叶维璇.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研究与探讨.财经界(学术版)2020(4)194.
[3]周敏.基于财务共享对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分析.财会学习 2020(5)160-161.
[4]田 青.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策略分析.纳税 2020(7)37.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者 郭广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