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摘要】文章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所产生的影响出发,分析了实施该制度后对高校财务管理所带来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 国库 集中支付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近年来财政支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制度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要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并相应取消各类收入过渡性账户,将预算单位的所有财政性资金逐步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这种方式增强了财政资金支付过程的透明度,解决了财政性资金被下级单位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但是由于高校人数多、规模大,与其他预算支出单位相比,具有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且金额较大,业务种类多等特点,因此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后,高校的财务管理也随之进行了变革,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的问题
(一)高校作为独立法人,在未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前对其资金的使用拥有较强的自主权及灵活性。而在该制度实施后,则必须依据上级财政管理部门批准的预算编报预算单位年度用款计划。在这种方式下,高校调度资金的自由性被大大制约,同时也会影响到一些科研项目的实施,比如完全依靠财政性資金的高校,如果在年度预算还未下达的情况下,科研项目就会因为资金不到位而暂停。
(二)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导致高校预算编制更加复杂。该制度完全实施后,高校所有的用款都要上报计划,所有的支出项目均应以年初的计划进行支付,一般情况下,没有用款计划的项目不能通过国库来支付。尽管管理部门也允许对个别特殊的项目进行调整,但该程序非常复杂,而且周期过长。高校在年度预算执行时若遇到突发性情况,那么受到该制度的制约就可能出现无法及时调度资金的情况。另一方面,国库集中支付是近几年才有的新业务,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其预算编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常需要结算一些无法预计的突发事件。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增加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复杂程度,并且增加了财务人员在进行核算时的工作量。该制度要求预算单位对于财政性资金的使用分两种情况,即财政授权支付和财政直接支付两种方式。财务部门为了达到该制度的核算规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必须在常规审核工作的基础上确认该笔业务在国库支付系统里能不能允许列支;同时,一笔付款业务需要在账务管理系统和国库支付系统中分别进行登记处理;此外,按照规定,核算时不仅要对其支出分类中的类、款、项进行正确划分,还要分清楚是基本支出还是项目支出。再加上高校需要在财务以及国库支付系统两个系统之间来对账,这个过程也要比在单一账务系统对帐要复杂,因此该制度的实施还增加了对帐的难度和工作量。
二、针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扩大筹资渠道,提高高校自主支配的资金比例
财政经费以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渠道来拓宽其办学经费的来源:吸引国外教育资金;进行科技成果转让,或投资创立科技实体;引入社会资金,实行多种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选择适合高校的筹资渠道筹措资金,通过拓宽其经费筹措来源,寻求并创新筹资方式,提高其自主支配资金的比例,从而也对高校现有的资金构成加以改善。
(二)细化预算编制
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影响。首先,高校应高度认识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在充分掌握了预算编制的相关规定后,结合本校实际,合理合法的制定预算管理制度,以便能够科学有效的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前瞻性。高校必须通过强化自身的预算管理,才能制定出细致的预算报表,达到国库支付制度对预算管理提出的要求。第二,对于年度预算的执行结果,高校必须做详细的分析评价。这个步骤的意义在于通过分析计算,了解预算与实际用款之间的差异,寻根究底,并采取必要的手段来解决预算问题,为下一次预算的编制打下夯实的基础。
(三)加强会计核算与监督工作
高校财务部门应科学设置会计科目,针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给高校会计核算工作造成的问题,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相关账目,以制度形式对国库集中支付所涉及账户的管理及对账工作等工作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目前,各大高校均已实现了财务电算化管理,在账务系统中设置相关新的核算科目也不再复杂。会计人员应当及时核对财政性资金的收支及结余情况,要能够按照要求仔细领会财政部门的精神,不仅要与代理银行及时进行资金的收支核对,更重要的是对不同类、款、项的资金支付与对应的支出科目进行核对。年终前对各项收支及余额进行仔细核对,对财政直接支付年终结余资金及财政授权支付年终结余资金应分别处理,并在下个年度申请财政应返还额度。
(四)深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打造高素质的财务队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由政府财政部门来主导实施,所以其带有的政策性比较强,这就要求高校财务人员不仅仅只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会计账务,更要对财政部门的相关政策制度有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还应学习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操作能力。因此,高校财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并增强交流,使得会计人员能够对高校财务系统和国库支付系统之间进行的业务操作驾轻就熟,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高校财务人员应当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增强服及创新意识,从而不断地完善国库支付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新卫.浅议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J].中北大学学报,2006 (22).
[2] 任小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0(4).
[3] 黄爱华.国库集中支付下的高校财务管理[J].财会通讯,2006(10).
作者简介:陈力(1980-),陕西省三原县人,现就任于西北政法大学财务处,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 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