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我国高职会计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作者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推进,会计领域也逐渐趋于国际化,然而我国高职会计教学却无法满足会计国际化的要求,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结合“新环境”就这些不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学 知识经济 会计环境
  一、我国会计教育面临的新环境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会计国际化
  会计领域不仅是作为单独的科目存在,它是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金融领域、公司的经营以及政府部门的工作中。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也加入WTO,所以,会计行业已经不仅是区域性的职业,更具备国际化的要求,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如何能够在这个环节里,在教育的领域中,完善我国的会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国际商贸活动日趋频繁,国际学术交流也日益加深,这些元素都是我国会计教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环境的影响
  知识的学习以及更新已经从观念上改变了。而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教育和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前的时代是计划经济,而且当时的时代发展远逊于现代,尤其是现在网络化发展、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所以知识的学习已经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学习的知识已经不能够很好地满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那么就不能够称之为知识。所以现在对于会计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会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会计工作者需要实时地加强自己的业务素质,进而提升会计行业的综合能力。
  二、高职会计教学的现状
  (一)培养方向不明确
  作为高等教育中最低层次的高职教育,其培养目标不是研究型人才,也不是服务于大中型企业的高端应用型人才,而是主要服务于小型企业的中低端应用型人才。小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要科学发展,同样需要懂得系统会计知识以及税务、银行等相关知识的会计专门人才,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正好填补了这一部分社会需求。然而,我国大部分的高职会计专业均将其培养目标更多地定位在中型企业甚至大型企业,与具有更多择业优势的本科学生进行竞争,忽略了高职会计毕业生应大量服务于小企业这一现实,在培养方向上不够明确。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存在着差异化,后者更强调知识的学习,而前者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则相应的教育要求也存在着相应的差异。而现在我国相应的会计行业的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是课程设计的不可理,一方面会出现相应的学习上的负担,同时可能不同的课程之中存在着相应的重合,也会一定程度上浪费教师资源。其次,课程的分配也不是非常合理,主要体现在专业课以及选修课之间存在着相应障碍,例如有用的课程分配到選修课中。最后体现在课程的课时安排不合理,主要是根据其重要性以及相应的内容进行安排,如果课时设定得有区别,将会产生很多潜在的阻碍,也会相应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
  1.我国的高职教育现在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包括教育理念的落后,教育方式的滞后,软硬件设备投入相对而言较差。教育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但是现在我国的高职教育理论发展差强人意,远程教育的应用乏力,教学枯燥单一,这些都是相应问题的集中体现。
  2.会计的发展不仅是传统教育的发展,也是需要信息化技术发展为其重要依托的。教育理念不是通过教育方式传达的,但是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导教育理念的发展。所以鉴于现在发展的趋势,很有必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化实验室,但是由于存在着现实经费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教育发展的限制,目前还是不能够有效地发挥网络的作用。
  三、对做好高职会计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更新会计教育观念
  教学目的的明确会更好地指导教学的过程,高职教育的目的性相比较于其他的教育方式,其教学的目的更加明确。目的是专业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毕业后直接可以参加相应的对口工作。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它在学生们以及准备报考的学生们的心中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而高职教育毕业生主要面向基层的工作。这就需要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专业对口的知识培训,另一方面是培养高素质专业的人才。会计的基础知识是一样的,但是需要注意其中的对口型培训。
  (二)加强实践教学
  1.加强会计实训室和实践基地及其相关设施建设。教学基地和设施建设属于学科的硬件建设,为此可以采用以下两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其一,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和教学特点,不断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科技含量。其二,建立和健全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应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及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兼职指导教师。
  2.建立相应的教育环节中的实践课程。在传统的教育中,往往会忽视实践的教育。虽然高职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如果缺乏相应的实践学习,会影响学习的效果以及相应的学习进度。正是因为这些诸多因素的融合,所以现在的教育过程中是非常有必要加强相关的实践课程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们实际的学习能力,进而为以后的工作最好充足的准备。
  (三)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基于这样的因素,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更好的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来进行新型的教学。这种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师、学生、网络一体化,也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进行交流探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提升教学的效率,学生们可以相应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 黄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