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研究综述

作者
作者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并对贸易逆差的原因和对策进行了整理分析。
  【关键词】农产品 贸易逆差
  
  
  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
  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历史悠久,随着“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大幅增加,东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之一。尽管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視的问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持续的贸易逆差问题。
  国内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国与东盟问题的时候,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贸易现状都有所涉及。孙笑丹(2003)在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结构时,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概况做了大致的介绍,她认为东盟10国作为一个整体,在农产品出口规模上远远超过了中国,其中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表现出了强劲的出口能力。吕玲丽(2006)运用出口相似性指数,分别从产品和市场两方面测算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关系,认为中国与东盟总体比较,中国比东盟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占有微弱优势,并且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互补性较强。杨军安(2010)利用图表分析得出中国对东盟贸易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从贸易流向来看,中国与东盟成员农产品贸易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从出口市场来看,我国出口到东盟的市场相对分散。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出口东盟的产品主要是蔬菜、水果、水产品和烟草之类的东西。和文华和谭丞(2010)也比较具体的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他总结为如下几点:东盟多数国家农业的外向型特征明显,农产品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额不断增加,且中国对东盟的进口增幅明显大于出口增幅;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规模不大,仍有进一步发展潜力。中国与东盟各国农产品贸易存在国别差异。
  二、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原因分析
  尽管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中国优势出口产品出口量减少,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加大,对东盟的出口相对分散,进口高度集中等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逆差加大的原因,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孙林、李岳云(2003)利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重点分析和比较了我国与东盟农产品出口结构调整能力的强弱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东盟农产品总进口的结构调整能力明显弱于东盟,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与东盟不断拉大的双边农产品贸易逆差。吕玲丽(2004)在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中得出,中国在农业上的比较优势不及东盟主要的农业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越南),东盟国家的农产品会迅速进入中国市场。虽然中国和东盟国家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呈现互补关系,但东盟国家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蒋颖(2009)认为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是由资源互补性因素和“早期收获计划”影响的,而且中国主要农产品出口额远远少于东盟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额。双方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差异和国内消费者对东盟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更是形成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应对贸易逆差的对策
  邓光娅、陶雪梅(2009)在对当前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分析后,认为要改善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格局,中国除了要重视农产品生产技术和市场开发技术改进外,还要创造良好环境,推进“走出去”战略发展我国比较优势强的产品以促进双方互补性贸易格局的形成。蒋颖(2009)认为要更好地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我国要不断优化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结构,进一步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农产品品牌。此外,还要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以减少农产品贸易逆差。鲁翔、张建群(2010)认为在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贸易逆差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应采取多种农产品出口措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企业微观政策,在区域经济内逐渐减少贸易逆差,缩短差距,提高收益。
  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中国和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贸易逆差。对此,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最终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孙笑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3,(7):49-59.
  [2]吕玲丽.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出口相似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1):36-40.
  [3]杨军安.我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研究—基于SWOT的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6):1-4.
  [4]和文华,谭丞.从互补性中寻求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发展[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3):146-151.
  [5]蒋颖.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研究[J].技术经济,2009,(8):87-92.
  [6]鲁翔,张建群.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167-169.
  [7]吕玲丽.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9):20-25.
  [8]邓光娅,陶雪梅.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J].农业经济,2009,(2):93—94.
  [9]孙林,李岳云.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8):81-85.
  
  作者简介:罗钦(1983-),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方向:跨国经营与国际投资。
  


作者 罗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