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物业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房地产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物业管理做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其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日益显著。与此同时,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以至于物业管理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仍存在大量的问题。在此,本文针对我国房地产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房地产 物业管理 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物业管理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还涉及到我国社会的发展及社会主义的建设,因而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发展中,物业管理作為新兴的行业,在管理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与此同时,加上人们对物业管理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业管理的发展。在此,本文针对物业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及其今后的发展,做以下探讨。
一、物业管理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业管理不仅关系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秩序,同时还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因而在城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其实际发展中,由于各个方面的影响,以至于物业管理无法顺利的进行。而在其影响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意识薄弱
在物业管理的过程中,其核心是与业务进行合理的沟通,在取得业主认可的前提下,与业主签订相应的服务合同,从而形成合作关系。然而,在实际发展中,多数物业管理以“主人”的身份自居,且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就无法在服务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服务位置。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多数物业服务质量不高,且在收费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恶性循环现象,且收费服务态度恶劣。其次,在物业管理中,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因不满足于物业的低薄薪水,因而在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最后,物业管理在日常管理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以至于在发生纠纷时,管理人员之间往往会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
(二)缺乏完善的物业管理机制
在我国现有的物业管理公司中,多数是开发商自己成立后连带进来的,因而在服务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物业管理机制。与此同时,物业管理人员在与业主沟通时,往往会出现“强卖”“强收”等现象。由此,不仅损害了业主的利益,同时还严重影响了物业公司的形象。
(三)物业管理队伍素质偏低,人才短缺
物业管理作为一新兴行业,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因而在服务管理的过程中,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在一些中小城市,一些物业人员往往由进城务工的人员充当,不仅没有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及管理理念。由此,不仅影响了物业管理的整体形象,同时还阻碍了物业公司的发展。
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对策
加强物业管理,不仅能为其物业管理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能使人们享受优质的服务,因而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其加强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行业定位,为物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在物业管理的过程中,物业与业主间是平等的关系,且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及自愿的合作原则进行合作。由此,就需要物业管理人员在日常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把握自身的行业定位,同时能够在服务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以便与业主交流时,准确的把握业主的心理需求。
(二)建立适宜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的新型有效的运行机制
完善物业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运行机制,主要采取如下措施:实行早期介入,推行招投标制度,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市场的竞争机制,有效的遏制建管垄断的局面。
随着房地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地产商和物业服务企业强强联合的局面正在被人民群众接受,这样既促进了地产商的房屋销售,又为规范化、专业化、信誉好的物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物业管理条例》三十二条规定:“国家对从事物业管理活动的企业实行资质管理制度。”物业行业资质管理的准入制度,也将为规范物业市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物业管理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竞争是物业管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所在。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要引进物业管理竞争机制,要勇于把符合招标条件的物业项目拿出来,推向市场实行公开、公平的竞争,加速物业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要加快制定物业管理行业竞争规则,实现物业管理竞争的有序化、规范化。
(三)加快人才培养,为物业管理发展提供人才资源
《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然而,在我国物业管理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多数管理人员没有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由此就需要物业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加快人才的培养,以便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而在其培养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物业公司负责人应适时的组织人员进行思想道德培训,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其次,组织管理人员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物业管理水平,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自身的管理模式,同时以完善、优质的服务与业主进行交流。再次,物业公司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为公司发掘人才,同时可以组织公司的人员进行培训,待其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后签订就业合同。最后,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进行公开竞争,以便公司的有志之士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合适的职位。
(四)走物业管理规模化发展之路
物业管理是微利行业,物业管理的规模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物业服务企认识到三分薄田难致富,管理的效益是广种薄收。为摆脱困境,在守住“根据地”的基础上,参与竞争,对外扩张,力争更多的地盘,实现规模效益。这从客观上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必须走规模化、集团化之路。为此,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启动物业管理市场预警系统,促使一部分物业服务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治理一些制约行业整体水平提高的“小、散、滥”物业服务企业,最终实现强强联合,形成正规化物业管理集团。
区域化管理是物业管理的方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应统一规划, 按照行政区域设定范围实行物业管理。以城市规划的自然区域为基础,以有利管理、工作、生活为原则,以提高城市整体管理水平为目的设定若干个物业区,化分散为集中管理,形成整体优势,提高城市整体物业管理水平。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物业管理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自身的管理模式,同时应通过相应的培训来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此外,物业管理人员在日常服务的过程中,还应结合着业主的实际需求,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还应本着工作负责的态度,将管理条例中的各个条款进行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朱立强. 浅论物业管理中的正确理念和沟通技巧[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2] 黄昌保,袁静. 深圳物业管理的现状、模式及今后的发展趋势[J]. 江西省团校学报, 2002,(04) .
[3] 叶雪梅,邱永聪,詹锐. 台湾物业管理制度及其对厦门的借鉴意义[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9,(04).
[4] 尹瑞凤,韩梅,董莉娜. 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现状及其发展的探讨[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08,(04) .
[5] 毛骏飞. 浅析我国房地产物业管理的发展趋势[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8,(07).
[6] 郝杰,袁明清. 当前房地产企业物业管理现状及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16).
[7] 张琪. 抢抓机遇求发展刻不容缓——反思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历程[J]. 城市开发, 2010,(17).
作者简介:杜育众(1973-),男,福建南安人,经济师,厦门市人居乐业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部门经理,研究方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
作者 杜育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