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的思考

作者
作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由精英教育转向普及教育,招生人数大幅提高,国家对高校资金投入逐年加大,因此应加强高校管理建设,不断规范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及相关管理规章。高校的内部审计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完善,就要善于根据高校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和内部审计本身的发展趋势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本文将从分析问题着手,并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该如何进行,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 审计制度建设 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独立监督、评价的行为。其审计的目的是规范学高校内部管理,使高校遵守国家经济规章制度,杜绝腐败滋生,防范风险,高效使用教育资金,使高校健康良性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前进和发展,高校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多样化,内部审计工作滞后不能适应新情况,存在对审计对象监督不到位不全面、评价不准确的现象。

一、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审计机构和财务机构都服从最高领导决策层的直接领导,往往审计机构和财务机构的主管领导是同一领导。这种机构设置缺乏独立性,没有监督性,审计报告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不独立的,不接受监督的审计对高校的发展意义不大。此外,高校领导大多数是学术出身,不具备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内部审计方面缺乏专业性和指导性,这都不利于高校审计机构的发展。

(二)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着内部审计的质量,关系到高校内部管理审计工作的成败。自从我国高校采用财务审计制度以来,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来源渠道主要是高校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很少引进外部审计人员。这些审计人员的特点是对会计业务非常熟练,而没有进行过审计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和审计工作的实践,正因为没有经过专门的审计培训,因此仅能对高校财务业务审计,缺乏对高校校内部制订的政策、制度和规章执行情况的审计。此外,高校审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这与审计在高校内部不受重视直接有关。

(三)高校内部审计缺乏全面性和前瞻性

很多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不完善没有细化责任和明确审计目标。一般高校的内部审计仅仅局限于财务收支活动的审计,没有对高校中长期的经济规划进行全面细致性和前瞻性的审计,不能出具有建设行可持续发展审计意见,不能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专业有效的科学依据。因此,高校的高层决策人员应该不断完善和督促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借鉴和参考先进国外高校的审计监督办法,逐步建立一套系统化、全面化、合理化、涵盖面广的审计制度。此外,应做到审计工作透明公开,实行民主监督制度,保证广大教职员工的知情权,要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对审计工作的失误要及时改正。

二、完善高校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保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监督性,设置合理高校内部审计机构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考核等应由主管部门的审计机构审核决定。内部审计人员应保持工作的独立性不得参与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及其他影响审计独立性的相关活动,可以对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建议和评价。审计人员应定期轮岗,保证审计人员精神上的独立性。审计机构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加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选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任劳任怨,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素养较高的审计人员进入内审机构。

(二)加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高校审计人员应定期培训,与时俱进学习财务、法律法规等审计相关知识。面向社会选拔培养精通审计业务,熟悉财务、经济、法律法规知识,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高素质审计人才进入审计机构,向审计师、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等复合型的人才方向发展。应鼓励审计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各类审计业务。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要与时俱进学习和掌握现代审计技术,在审计过程中要做到依法审计、以事实为依据、保持公正客观态度,时刻保持谨慎的职业态度、严格保守国家机密和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组织纪律,保证内部审计质量。

高校应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及设备的资金投入,经常组织业务培训和增加对外交流的机会,并且培训结束时应进行考核和评估,同时对审计工作所需的专业设备应进行配备,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审计人员应转变观念将业务学习由阶段性向终身性转变,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审计业务能力。

(三)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明确规定审计机构人员的编制、专业人员的配备、设施。同时应对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要有合理要求。应该建立审计机构负责人由高校内部民主选举产生并上报上级审批任命的人事任免程序。

高校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应引进先进的审计技术,推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在审计层次方面,充分发挥审计工作事前监督职能,提升审计工作的前瞻性;在制度方面,建立并完善各部门工作流程,形成工作制度,杜绝实际工作中易发生疏漏的环节。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使其能够适应新情况新需求,更好地为高校健康发展服务。例如,《学校采购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图书采购审计办法及实施细则》、《基建及维修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结算审计规定》、《基建及维修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委托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办法》使各项内审制度覆盖高校各个部门,充分体现制度建设与具体实施在高校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四)加强高校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经常和校领导进行工作汇报,为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建议,使校领导理解和支持审计工作,为内部审计创造良好的环境。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立足为本单位服务,加强提高经济管理服务和经济监督职能,建立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最大范围内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通过审计建议提高高校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使高校领导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对内部审计工作给予重视和支持。此外,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要积极联系上级行政领导及业务主管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工作中给予指导,树立内审工作的权威性。

三、结论

良好的内部审计制度和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是高校良性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高校要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资金利用率,更需加强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达到内容真实,鉴证完整,促进高校管理、提高高校经济效益,以适应高校经济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目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晖.《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中国科技纵横》.2010 年第 23 期.

[2]企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河北省内审协会网.

[3]赵显锋.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机制保障.


作者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