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资源,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源头,是全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屏障。本文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通过分析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现状,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部地区在环境保护前提下利用外资的新的战略模式、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关键词】西部地区 外资 环境保护
一、西部地区外资利用概况
截至 2010 年,西部地区设立的外商投资项目数为 40382 家,合同外资金额为 978.90 亿美元,另外其实际利用外资的金额为 677.58 亿美元。与全国的总体水平相比,其分别占 6.34%、5.28% 和 4.46%。根据 2012 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实际使用外资比 2010 年增长了 9.72%,高达 1160.11 亿美元,是历史最高水平,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的数额为 115.71 亿美元,虽然同比增长了 28.24%,但是在全国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不到 10%,仅为 9.97%。
二、西部地区外资利用行业分布情况
截止 2011 年,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 17.3:50.0:32.7,与全国相比,第一产业比重高 7.2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高 3.3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 10.4 个百分点,总体变现为「一产业不强,二产不优,三产不大」,传统种植业和服务业在一,三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
外商投资不管是在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据统计,近 10 年,西部地区这几个行业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占西部利用外资总额的 82.42%,分别为 49.46%、16.44%、8.81% 和 7.71%。西部地区吸收外资较多的行业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虽然与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高度集中在制造业一样,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也高度集中在制造业,不同的是西部地区集中度远低于东部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农、林、牧、渔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总量的比重高于东部地区,实际吸收外资的比重达到 2.88%。
三、西部地区外资投资方式情况
中国西部地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外商的投资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中国主要有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四种形式。但是在西部地区,外商投资形式单一只有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两种形式,并且企业数量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另外,诸如 BOT 或国有资产重组并购等新型外商投资方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开始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西部地区仍然利用很少。西部地区投资的形式比较单一,在面临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西部地区想要实现其发展压力可想而知。
四、西部地区各省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据统计,2012 年全年全国利用外资最多的西部地区是广西,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 117.2 亿美元,但是,依然比去年下降了 3.7%;另外新批外商投资企业 2422 家,依然呈下降势态,同比下降 7.8%。位列西部地区第二的省份是四川,实际利用外资达 105.51 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实际到位 98.68 亿美元,增长 3.6%;其中 2012 年新签并履约的国内省外合作项目 4748 个,到位资金 2580.8 亿元;往年签约并履约的项目 6219 个,到位资金 5214.5 亿元。位列西部地区第三的是重庆省,全市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 248 个,实际使用外资 105.33 亿美元。
五、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存在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国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产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传统的引资模式是以污染密集产业为主,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虽然获得了经济增长,却破坏了生态平衡,满足了部分人的近期需求,却牺牲了整体人类的长远发展利益,外资经济已成为中国西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在此背景下,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就更为重要了。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在就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外商投资也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经济的快速粗放增长,造成西部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主要污染排放物总量逐年增加,2010 年西部地区的废水排放总量达到 2467 亿吨,比 2009 年上升了 36.4%,废气排放量总量达到 98867 亿标平方米,比 2001 年上涨了 148.9%,工业国体废弃物产生达 6897 万吨,较 2009 年上涨 109.9%。外资引进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加剧了引资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居民身体伤害威胁面大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虽然西部地区山区面积辽阔,资源丰富,但是西部大部分属于偏远的山区,山地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 3/4。并且由于遭受到各种人为的破坏,水土流失总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 83%,高达 104.7 万平方公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干旱灾害严重,土地荒漠化日益严峻,草原严重退化,这些环境的破坏阻碍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同时对居民的人身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二)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增加了环境质量的成本
西部地区由于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及能源资源,这使得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及天然气等方面,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只能是「三高一低」的形式,即: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和低经济效率。为污染的质量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以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5 个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情况为列,外资利用项目多、比重多的省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就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相对增加,环境质量的成本也相应增加。
参考文献
[1]禹正权.西部地区利用外资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2]苏丽丽.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原因分析和政策取向[J].经营管理者,2009(20).
[3]姬建军.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制约因素与对策讨论[J].特约经济,2011(07).
[4]沙勇.利用外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2(04).
作者简介:安丹(1989-),女,贵州遵义人,贵州财经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作者 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