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对西部地区发展影响研究

作者
作者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大大加快了我国整体的发展速度,不仅促进了与沿线国家的国际交流,对我国自身更是产生了重大积极影响。因此基于研究西部地区发展状况,从以往国家政策对西部地区已产生的作用入手,充分理解政策措施,探寻「一带一路」的创新之处和对西部建设的现有成效,规划「一带一路」对西部地区未来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一带一路;西部;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5.008

1 前言

西部地区的发展一直以来是我国整体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综合实力产生质的飞跃的重要一环。从改革开放的西部建设到二十一世纪初的西部大开发,再到今天的「一带一路」热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文化等领域得到充分激发。如今,西部地区再次呈现繁荣发展态势,具有有较大发展潜力,「一带一路」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积极影响为我国全面均衡发展打好基础,为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做好铺垫。

2 西部地区历史发展情况

我国西部地区的地域范围包括了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整体属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土地总面积 681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71%,人口约 3.9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29%。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追求目标,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与不断发展下,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

2.1 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

20 世纪末中国开始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西部地区的经济状态呈逐年加快趋势。从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出,中国西部地区 2000 年至 2010 年的 GDP 年均增长率为 11.42%,高于全国水平 9.64%,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理指标增长最快的一个十年。但西部地区经济总体发展状况相对落后,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经济发展程度受较大限制。以 2011 年为例,我国西部五省区 GDP 总额约为 27271.3 亿人民币,约占全国 GDP 总额 5.78%,西北地区人均 GDP 相当于全国水平的 81.3%,低于全国水平近 20 个百分点。

2.2 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处于上升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先后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公布了《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显示出文化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文化产业在国民产业结构中已算得上是一种新兴的产业。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大多分布在西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瑶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怒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保安族等 49 个少数民族,民族种类多样。近年来,西部各省区结合自身地区特点,发挥资源优势,创建各式各样的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建设发展。以新疆为例,到 2009 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产业有 19.01 亿的总产值,较以往增加额为 13.69 亿元。另外,四川省也同样突出,近几年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均保持在 20% 以上,2011 年四川省文化总产出 128.52 亿元,比 2009 年的 91.55 亿元相对增加了 40.38%。

2.3 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仍需完善

在西部大开发政策扶持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得到促进, 但与我国其他地区存在差距。西部不光在交通运输、水利、供气供电上处于欠发达状态,在对信息技术要求较高的电子信息、信息网络领域显得更为落后。分析原因,天然的地理环境局限和信息技术的制约,阻碍了西部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西部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重视完善传统的常用的运输方式和交通设施,也同样着重并集中力量投资建设通讯、信息网络等科技技术基础建设。值得关注的是,到二十一世纪,西部信息普及率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 2003 年,西部全范围的电信类业务成交额仅占其 GDP 的 3.54%,占比重轻,贡献率低,是政府继续努力的发展方向。

3 「一带一路」的现状

2013 年「一带一路」概念被首次提出,幸运的是,在 2015 年此构想终于完成规划并实施。在「一带一路」涉及国家范围,中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三共」原则,努力寻找与各国求同存异的发展平衡点,实现发展战略对接,同 27 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四大洲的国际生产合作布局。「十三五」开局以来,中国正式和与沿线国家共同推动和维护「一带一路」建设。2016 年 1 月 10 日,三峡集团在巴基斯坦承建的卡洛特水电站主体工程建设开始,这是「一带一路」首个大型水电投资项目。1 月 16 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着 57 个创始成员国在北京进行了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亚投行是新兴大国突起的标志,承载着大大小小国家实现双边合作、协同发展的美好愿望。2017 年 5 月 14 日至 15 日,中国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3 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是一场意味着将取得丰硕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强化国际联动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全球经济增长形成协同效应。中国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代表性成果,并根据各国各地区发展战略列出了峰会成果清单。该榜单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本融通、民心相通 5 大类、76 个项目、超过 270 个具体结果,推动共识合作,共赢发展。

综合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和其他因素,统筹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其他主要战略的实施,推动东向西梯度发展,培育区域经济支撑带相衔接,「一带一路」的现阶段的战略走向是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根据「一带一路」战略, 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能源资源区块,重要的经济和贸易合作工业园区为平台,创建国际经济走廊,丝绸之路的形成海洋经济区的支柱依靠港口城市建设顺利、安全、高效物流渠道为目标,共同建设的战略支点,形成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支持。具体包括: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海上战略支点。

4 「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地区的未来前景

自「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展现出了强大的促进力量,它们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西部的建设,映射在西部的发展成果上,这种推动西部发展的趋势利好态势将继续保持,并在未来不断使西部地区、西部老百姓能够获益其中。

以前我国与国外的交流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主要依靠东南沿海的海上运输,对外开放路径较为单一,开放辐射范围有限。但「一带一路」调整并改变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局面,从我国中西部打通了一条通道,连接了亚欧非,激发了我国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潜力,使西部地区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同时与国际交流的潜力要求西部具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西部地区重视自身基础设施发展,健全社会机制体制。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一带一路」一定会得到人们的信赖与响应,因为它是科学的、合理的、可持续的。事实证明「一带一路」给西部地区百姓带来的影响符合人民的利益,顺应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带动周边国家发展,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于西部地区来说,顺着「一带一路」发展方向,遵循「一带一路」指导理念,应该作为西部地区的中长期发展政策,充分抓住好「一带一路」时代发展机遇和带着历史使命感开展建设活动。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发表讲话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既要以国家视角思考发展方式,也要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地方的规划和目标要与国家总体目标相契合,服从大局和全局。要立足当地实际,发挥区域优势,取得扎实的成果,有效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鼓励互联网创新创业,实现西部地区经济、人文协同发展。

5 结语

「一带一路」发展事业如日中天,为中国亦沿线国家带来了不可错失的时代契机,对我国西部地区来说,这更是一个难得的快速发展时期。西部地区应该牢固坚持「一带一路」发展政策,充分把握资源红利,负担起实现国家经济繁荣、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王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之年\[J\].国际问题研究,2016,(01):1-8+133.

[2]陈晋.三线建设战略与西部梦想\[J\].党的文献,2015,(04):96-102.

[3]邱俊翔.浅谈「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西部地区发展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2016,(21):7576.

[4]孟来果,李向东.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园集群发展的特征、问题及对策\[J\].学术交流,2012,(03):116119.

[5]林馥波.运输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作者 仰临 史文祺 张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