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中小企业的内控现状及改进策略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和地位随着国家经济战略性调整而日益突出。但是其内在的内控制度却因存在诸多问题而无法发挥其规范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本文从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内控现状出发,试着给出一些改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状况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控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用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即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结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过程。然而我国中小企业的内控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都将阻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不全面,尚未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
虽然我国目前大力推行内部控制制度,但很多中小企业仍然存在“不要管理,只要市场不用控制,只要营销”的思想,管理者一味盲目的追求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而内部控制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价值,即使间接的经济价值也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出,而且需要设置多个岗位、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办事环节和程序也会相应增加,由于很多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严重不足,并没有建立覆盖企业所有部门和人员的渗透各个操作领域和环节的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导致私设小金库,偷逃税款,投机取巧,逃废债务,管理粗放随意性大,职能部门职责不清,不重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任人唯亲,人员选用只重视“忠诚”不重视“才能”,财务制度不透明,不完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等现象。
二、缺乏明确的内控目标,执行力度不够。
内控目标是内控制度建立和实现的基础,是内部控制基本理论进行全面系统认识的出发点,更是对内部控制运行方式和方向起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业务性质特点各自不同,经营管理比较灵活,很难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目标,而企业自身往往不善于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明确内控目标,那些构成组织的资源(财产、人力、知识、信息等)就很难得到合理的组织、整合与利用。同时中小企业也往往由于规模较小,组织形式多数为独资,合伙形式,不存在董事会,只有一两个高层管理者说的算,往往容易形成“家长式作风,一言堂政策”,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经常一人身兼数职,甚至不相容的岗位也有一人承担,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普遍偏低,很难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贯彻实施。
三、监督机制未发挥应有的效用,内审职能部分弱化
虽然我国有建立了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结合的强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但是对我国中小企业监督效果依然不能尽如人意,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以系统、专业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有效性进行评价,改善和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内部控制是否能够运行有效与内部审计有着莫大的关系,然后我国部分中小企业未设置内部审计部门,使内控监督形同虚设。有些虽设置但大多数隶属于财务部门,或者内审人员直接由财务人员兼任,这种内部审计体丧失了审计应有的独立性的,无法进行客观公正的审计,就算发现问题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执行,这样的内审部门因缺乏独立性而流与形式,不能对企业的财务信息及各组织机构的绩效进行正确的评价。有些只讲监督的重点放在程序与流程上,对实际运行中的高级别管理人员很难发挥作用,有些企业集体审批机制不严谨,缺乏相应的民主程序。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在内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1)加强我国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流程中,加强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保证,管理者在提高自身对内控制度认识的基础上还应向全体员工大力强调和宣传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任何制度的建立都是有一定的成本的,然而制度能纠正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一些偏差却会带来一定的收益。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与其经营性质,规模大小相适应的收益大于成本的内部控制制度。
(2)明确内控目标,贯彻执行力度。企业不仅应当明确整体目标,还应该将明确的整体目标细化到各个阶层乃至各个部门,才能将资源更加合理的分配利用,同时将各作业目标与作业计划传达给有关负责人,使其了解本部门的工作职责,诱导各部门主管尽可能以最精简、最有效的方法领导下属;维持各部门的平衡,促进整体活动的协调。贯彻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大力发展员工培训,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提高整体员工的职业道德。
(3)发挥监督机制应有的效用,強化内审职能。健全与企业性质相适应的监督机制,明确评价标准与奖惩措施,加大执行力度,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处罚。使内审部门独立于包括财务部门以外的任何部门,完善岗位责任制为内审人员实行有效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国中小企业因其经营性质的灵活性从此造成了内部控制问题的多样性,因此很难有统一有效的内控体系,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特征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并保证贯彻实施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使中小企业得以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文全.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
[2]李莉.构建我国内部控制体系.武汉工程大学,2006.
[3]苏成秀.中小企业内控制度创新问题浅析.当代经济,2010.
作者简介:丛琳,女,河北大学2009级会计系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内控。
作者 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