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效能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探索

作者
【摘要】本文对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根源进行剖析,并探索解决效能建设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效能建设 问题 对策
机关效能建设,是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严格机关管理,增强公仆意识,强化监督制约,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提升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是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是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当前,在努力打造阳光工程,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形势下,机关干部整体队伍的工作作风和办事服务软环境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一、正视现实,机关效能方面存在问题分析
影响机关效能建设,出现在机关干部队伍中的问题,归纳起来可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工作效率低下
有些干部平时就只泡在办公室里,与外界联系沟通少,基层调查研究少,所谓的调研也就纸上谈兵应付了事,对上面的政策不了解,对基层情况不熟悉,专业技能停滞不前,甚至连自己专线的工作任务都难完成,理应当天可以解决的事情,非要拖上三五天,星期五可以解决的问题硬拖到下星期一再办;按规定在几个工作日内得办结的工作,就一定要拖到最后期限才匆匆忙忙办结;简单事情复杂办,复杂事情拖着办,导致办事效率远远落后。
(二)推诿扯皮,履职不力,责任意识不强
有的同志工作无计划性,效率不高,松松垮垮、拖拖拉拉,做到哪里算哪里,甚至对一些紧迫的、有时限性的、特定的工作任务也不能按期完成,影响了整个单位工作的开拓和新局面的形成,影响各项工作的落实。有的同志依赖性强,不善负责,一些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不如实与分管领导交流,碰到困难和问题也不管不报,等到市里来了督查组,才硬着头皮跟领导诉苦,勉勉强强、说这说那,更多地强调客观原因,甚至把责任推给个别村、个别部门,遇到难题和问题时,只会报告问题表面现象,不探求事物本质,更不汇报解决办法,把难题和问题留给上级领导,给领导出“题目”,让领导做“作业”,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三)麻痹大意,忽视规定,纪律执行不严
主要表现在执行工作纪律“庸、懒、散”和生活情趣不健康。有些单位本身内部的组织纪检部门管理制度不严,在制度执行监督上出现畏难情绪,对单位内部违纪违规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同志贪图安逸,在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杯茶,一张报纸,晃晃悠悠就半天;有些同志自己不好好干活,又妒忌别人干出好成绩,就在背后乱搅舌根,坐而论道,品头论足,不仅挫伤他人的工作积极性,又严重带坏机关工作气氛;有些同志在无表决权的场合随心所欲,由着性子乱起哄,在真正遇到本职工作上的棘手问题时,在需要站出来明辨是非时就只会敷衍了事,干脆默不作声,往领导面前一推了事。
(四)自命清高、态度恶劣,公仆观念淡薄
某些单位仍然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拿着纳税人的钱又不为纳税人服务;有些同志把权利视为已有,以权力自居,自认为高人一等,把自己看得比平常百姓高贵,不屑于同普通人讲话,更不高兴为民办事,对前来办事的群众以“你找谁去啊”的话语推托;乡镇的同志到某些机关部门办事,碰到有些阳奉阴违、表里不一、见风使舵的同志,一般干部来与领导干部来办理的效果不一样,副职领导来与正职领导来结果又不一样,这种现象尤其令基层和企业非常不满意。
(五)目光短浅,贪图安逸,创新意识缺乏
不少干部安于现状,缺乏职业危机感和使命感,认为做得好与不好都一样,反正个人工资奖金照样拿,对竞争熟视无睹,对评优满不在乎,对差距无动于衷,对落后麻木不仁;有些机关干部虽然在机关工作多年,但是不注重学习,倚老卖老,不善于向新生事物或年轻人学习,不善于总结积累,出现了“老干部”现象;有些干部缺乏锐气朝气,无所事事混日子,对工作消极应对,对困难片面强调客观原因,怨天尤人,这种现象既存在于老干部,同时也存在于年轻干部身上,图清闲,怕麻烦,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人未老气先衷,不仅影响自己的工作,还影响其他同志,拖滞整个机关风气。
二、追根溯源,追究问题产生原因
机关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细琐,但影响恶劣,究其产生根源,既有客观方面原因,也有主观上的问题,既有思想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
(一)为民服务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说话做事不分场合,不论对象,唯恐天下不乱,在碰到一些敏感性问题时,政治意识淡薄,对自己言行缺乏必要的控制能力,对待一些自己根本不了解的来访群众,滥充好人,瞎起哄;有些机关单位的领导存在单纯的业务观念,疏于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明知有些同志做得不对,但仍认为少说为佳,怕伤了干部的和气,没人做工作,即使偶尔批评一下,也只是轻描淡写,蜻蜓点水,走走形式以掩人耳目。
(二)管理制度建设落后,考核措施实施不全
用制度规范干部行为的办法不多,以制度管人的有效途径不畅。在制度制定上,失之以宽,有许多单位不想制定严格的制度来约束人及行为,有的即使制度相对健全,但形同虚设,真正落实到位的极少,制定制度的人本身严格执行制度的意识不强,害怕有朝一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作茧自缚;有的制度明确规定每个月要对机关干部进行考核打分,但各办负责考核的同志不想做难人,不愿得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个别甚至还替人打掩护,帮助蒙混过关。
(三)办事环节繁琐累赘,手续审批有待精简
审批项目的多少,与部门收益的多少直接相关,有些部门就绞尽脑汁留住审批项目和许可项目,有的硬是把一个项目分解成两个或多个项目,增加许可项目;就一个部门来说,办一件事,有可能涉及到几个科室,对于办事的来说,几个部门的审批,可能涉及的科室就更多,徙增办事者来回跑腿的时间和精力,办事没有集中到一个窗口,降低办事效率。
(四)跟随环境随波逐流,学习劲头有所退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腐朽思潮和错误观念随之而来,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社会各个层面滋生、繁衍。某些机关干部容易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理想信念出现滑坡。有些干部认为机关内部的理论学习、政治学习、警示教育纯粹是一种浪费时间的作为,根本不把学习当作一回事,我行我素,对自己放松警惕,乃至有朝一日筑成大错,后悔莫及。
三、强化措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对策探索
效率是能力的反映,能力是效率的基础;效能是衡量工作成效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基本依据。机关效能建设有着特定的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客体是人民群众。机关效能的主体行为是一种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目的的行政行为,新形势下,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要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提高主体素质等多方面着手建设。
(一)把握正确方向,加强组织领导
机关效能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维护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一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效能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二要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部门、国家之间的关系,切实解决好权力部门化、个人化等问题,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三是机关负责人要正确认识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切实重视和加强对机关作风建设工作的领导,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把机关作风建设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科室和窗口。
(二)严格组织纪律,重抓制度建设
要解决好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必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机制。一要不断完善机关效能管理制度。重点抓好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具体制度,对群众和企业申办事项,谁受理谁负责帮办到底,在规定时间内办结或解释到位。二要推行政务公开。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注重实效、及时便民、利于监督”的原则,做到“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丰富公开内容,拓展公开形式。三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办法。要以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以“群众满意、基层和企业满意、外来投资者满意”为标准,通过对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进行考核,严格兑现奖惩,把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年终奖金相挂钩。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主体素质
在效能建设中,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为人民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政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刻不容缓。
一要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宗旨意识。要在机关工作人员中深入进行党的宗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大家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任务,对这些最基本的道理,要经常讲、反复讲,入脑入心,融会贯通,使之成为机关干部清醒的认识和自觉行为。
二要抓好学习培训,加强实践锻炼。要按照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以建设学习创新型机关为载体,通过加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现代科技管理,提高他们开展工作的能力;要通过下派农村工作指导员、挂职锻炼、交流轮岗、蹲点调研等方式,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提高素质、提升才干,增强与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为基层服务的能力。同时,还要大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改革选人用人方式,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推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机关干部队伍。
事业成败关键在于人。如今,迎来大桥经济时代即将全面到来,我市能否克服宏观政策持续控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突出的困难,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力争上游,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拥有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能否继续保持勤于事业、乐于奉献、富于朝气的干事氛围,干部的作风建设、机关的效能建设在“落实突破年”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史国利,单之勇.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应防止和克服几种倾向.蚌埠党校学报,2006,第1期.
[2]张渠林.对机关效能建设的新思考.达州新论,2008,第2期(总第78期).
[3]李尚志,刘东康.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机关效能建设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1月第24卷第1期.
[4]王水生,杨井锋,谢启念.吉安加强民政机关效能建设.当代广西,2006-09S.
[5]姜仁良.政府效能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师,2005,第4期.
[6]白雪.关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思考.大连干部学刊.2007, 6月, 第23卷第6期.
作者简介:周萍(1979-),女,汉族,浙江慈溪人,任职于浙江省慈溪市崇寿镇人民政府。
作者 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