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作者
【摘要】中小企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除具有规模小、市场适应性强、市场反应快捷、富有创新精神等优势外,还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低下、资金人才缺乏等重要缺陷。面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能否立足内外环境、结合其组织特点,扬长避短地制定出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经营战略,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小企业 经济 发展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有力推动着国民经济增长。中小企业解决了大量社会就业,对稳定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中小企业投资少、经营灵活、成本低,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显著。我国65%的专利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完成的,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另外,中小企业还负担重要的出口任务,是市场活跃的基本力量。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
中小企业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同时,其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技术、资金、管理、人才和政策。据调查表明,我国有76.1%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比较紧张。在西部城市,中小企业认为资金紧张的更是达到80%以上。
(一)从资本市场融资障碍
在我国如果公司想发行债券或股票,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审批,门槛设置过高;特别是股票,必须进入公开市场,不允许柜台交易的存在。
(二)银行不愿为中小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资信度低、可供抵押的物品少、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变数多、信用能力较低,银行会觉得风险太高而产生对企业惜贷现象。
(三)企业难以利用其他融资方式
我国的商业信用并不发达,在企业向大企业销货时,大企业往往延期付款,而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购货时,大企业往往要求中小企业预付定金,使中小企业苦不堪言。
三、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立法
要求省级财政预算安排扶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财政支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法规方面也有突破。提出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确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以及国家承诺对外开放的行业和领域,中小企业均可以平等进入。对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重建我国企业信用必须立法先行,加以规范。如规范银行信用方面的立法、规范商业信用和消费者信用方面的立法、规范商业授信行为的立法、规范信用中介服务行业行为的立法等。在立法过程中,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以书面形式明确在市场经济中失信的法律边界是什么,什么程度的失信应该得到什么程度和形式的制裁。通过这种法律意义上的失信惩罚机制的设立,做到“闯红灯者受罚”,加大企业失信的成本,迫使其行为趋向守信,让守信成为守信者的通行证。尤其要完善有关债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对债务人的违约行为制定更加严厉的赔偿和惩罚规则,以确保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犯,并强制债务人履行偿债义务。
(三)实施科技创新
个性是中小企业生存的基本,在市场中丧失个性就无法生存,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创新的过程中,有必要采取特色战略、将市场定位于个性化、独特化的产品领域,生产和经营差别化的产品,并采用富有特色的营销手段来重塑其市场竞争力。加入WTO,市场将进一步细化,中小企业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和自己的经营特点,集中兵力于细分市场,开发独特和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顾客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中小企业通过精细耕耘区域市场,树立了自己的经营特色,就能博得顾客的信任,赢得竞争优势,并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四)降低中小企业市场准入门槛
放宽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放手发展中小企业。要放宽中小企业市场准入,扩大市场开放,实现市场准入公平待遇。放宽中小企业市场准入,实现市场准入公平待遇。平等对待国资、民资、外资企业,鼓励中小企业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完善招投标机制,简化审批手续,改革资质资格管理。壮大专业服务机构,加大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对非公企业的服务供给力度。政府还应为小微企業提供多方面的帮扶。
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企业发展为导向,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扩大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运用税费减免、组建技术联盟、鼓励企业联合转型等手段,使中小企业体会到社会服务体系,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周燕.中小企业融资难对策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1).
[2]黄盈盈,陈明尧,邬祖根.浅析当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5) .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 王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