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在新经济时代,财务会计进入了信息知识阶段。当前的信息化经济时代对企业会计人才的要求也日渐提高。笔者主要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探讨现代化会计人才模式,以此分析当前企业会计人才培养形势。
【关键词】企业 会计 人才培养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力日益激烈。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推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却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寻找一种适应当前发展形势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笔者探讨的重点问题。
一、当前中小企业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后劲不足
由于现代科技的巨大进步,学科细分越来越突出,而学科的交叉渗透也更加复杂。作为会计人员,在具备深厚的基础会计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博学其他专业知识,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仅仅只有会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从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来看,大多只注重专业会计知识的学习,但是这样理想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太单一,而金融管理、投资、证券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技能也是现代会计人才应该具备的,而恰恰就缺乏这样的会计通才。就算一些高校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改革,但是因为效果不明显,也没有有效改变当前会计学科结构单一,会计人才知识面窄的问题。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会计工作因其职业性质的原因,需要健全的职业规范。而实际上,当下一些会计从业人员没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意识,由此导致了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一直以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专业中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专门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不能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培养。这方面教育的缺失,让不少学生的法律意识淡漠,在工作中没有强烈的责任感,甚至会出现违法犯罪的会计信息造假行为。
(三)传统会计教学模式落后,不能和实践紧密联系
一方面,不少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仍然遵循板书模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差,计算机操作能力更加不足,而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还没有完全普及。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缺少对会计专业学生们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重视。教师以教材作为授课依据,虽然是根据章节知识内容进行授课,但是也不能保证让学生能更好地学到知识。这种被称作描述性会计教学的方式是当前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会计教师经常会忽略当前经济环境下税务、政策、管理等方面对企业会计的实际影响。仅仅向会计专业学生传授知识,却不能教会他们如何实际运用会计知识,造成会计理论脱离实践,或者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这是当前传统会计教学模式造成的最大问题。
二、如何创新中小企业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加强会计人才的道德文化修养
新经济时代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更加挑剔,除了会计专业知识技能以外,人才的基本素质也同样重要,尤其是创新素质。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核心要求。要想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就要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体系。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高校不但应该教会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培养模式上,既要考虑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又要考虑对学生进行道德文化培养。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比起他们所学的会计知识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另外,在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让他们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以市场需求为基点培养会计人才
会计知识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深化,会计培养模式应该更注重创新性。当前,应该全面调整会计学科的发展规划方向,不但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发展趋势,更要让他们掌握会计知识的学习运用方法。高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地方产业的发展变化调整专业结构,培养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会计人才。总而言之,高校要按照科学的规划,更新会计教学内容,结合会计实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咨询等方面的实训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职业判断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三)重视教学和实践的互动性
当前,我国的会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会计人员应该去努力学习和接受新的会计理论知识和方法,而企业也迫切需要会计教育界给他们的会计工作进行指导。随着会计应用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实用性和技术性成为会计专业需要重视的问题。高校应该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实务训练,不断培养符合现代企业实际需要的会计人才,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长期的锻炼中更加熟练地运用会计知识,并深入了解会计工作的性质。最终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人才。
(四)建立符合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高校应该根据「宽路径、厚基础、高素养、高能力」的思路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既重视学生在基础课上的知识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学生在应用课程上的会计知识运用能力的强化。不过,要适当整合基础课程,以灵活的方式拓宽会计课程知识面,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跨学科的选修学习,引导他们更加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要注意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会计实务操作能力,比如进出口业务办理、税务办理、工商办理等。引导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会计方法,在培养过程中将课程改革、学生能力、操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高质量、符合中小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沈英.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06(04):43-45.
[2]陈今池.西方现代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21-22.
(责任编辑:刘晶晶)
作者 张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