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监督思考

【摘要】本文以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监督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以国有企业财务总监为研究视角,从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必要性分析以及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完善措施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围绕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监督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财务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在引导国有企业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所占据的关键地位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 财务监督 必要性 完善措施 分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我国国有企业的建设发展正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与挑战,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建设落实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所涉及的自主权,特别是财务自主权权利得到了充分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而言发挥了促进作用。但在企业自主权被过分放大的问题下,国有企业对于财务监督职能的体现受到了严重阻碍,由此所导致的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资产流失问题尤为严重,亟待解决。本文首先针对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重点研究了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现针对以上两个方面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必要性分析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研究视角上来说,「产权理论」的应用要求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产权界定应当比较明确,保护所有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与此同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及其落实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离以及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相分离。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享有合法化的法人财产权,国家授予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财产,国有企业赋有依法且独立的支配权。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需要肩负国家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在这一背景作用之下,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方,为确保与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的平衡性,需要通过各种法律法规手段的有效落实确保国有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行为能够受到有效控制与制约。相对于国家而言,这种控制与制约实质上是所有者管理职能的强化;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这种控制与制约实质上就是财务监督。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完善措施分析
(一)构建并逐步健全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监督机制
从工作内容的角度上来说,国有企业正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国有企业资金的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从国有企业资金正常且高效运转的角度上来说,财务管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国有企业财务部门会计从业人员应当在日常工作中秉持谨慎性原则,针对国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以及经济业务所涉及的每一笔资金来源及去向予以有效记录。然而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因素作用之下,国有企业出现财务风险是在所难免的。当前的实际情况在于: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构建健全化的财务风险监管机制,导致国有企业在应对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监管不力问题。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财务总监应当着眼于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监管机制的构建,在国有企业不断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财务部门的有效监督将各项机制措施落实于实践。
(二)逐步提高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从职业道德水平的强化以及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的提升这两个方面入手。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从会计职称的获取角度上来说,具备注册会计师或是中高级会计职称的会计从业人员并不普遍,绝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仍然比较有限,这就使得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财务总监应当在有关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监督与管理过程中特别关注财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应当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财务总监应当着眼于对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会计业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岗前培训以及在岗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储备;其次,还应当着眼于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着眼于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实际,严格要求财务人员的自觉与自律。
(三)逐步推进对国有企业现行管理模式的改革与优化
在国际间经济交流与沟通日益密切的背景作用之下,国有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市场剧烈竞争过程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应当针对现行管理模式进行逐步改革与优化。对于我国而言,构建一种政企分离、自主经营、产权明晰、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管理方式不单单能够充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下对于企业管理体制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更为有效地辅助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在这种企业管理体制的推动作用之下,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机构能够实现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有效处置,进而也就实现对国有企业资产运行情况的完整性监督,借助于此种方式确保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能够始终处于安全且可控的发展状态中。
(四)逐步完善对国有企业领导权力的约束机制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个方面的问题:缺乏监督的权利往往最容易滋生腐败。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无法形成以财务总监为主体的,相对于领导权利的有效约束机制,势必会导致存在于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问题进一步严重。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借助于相关措施的落实与强化,形成相对于国有企业领导权利的有效监督与制约,才能够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应当构建相对于国有企业领导权利的监督制约制度,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授权审批制度以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多个方面;其次,应当进一步强化并完善对国有企业领导权力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包括年度审计及离任审计制度、重大经济决策参与投票制度以及收入申报制度等在内;最后,应当加强执法力度,对于干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秩序的相关人员应当同时追究其经济责任与刑事责任,强化责任的落实力度,防患于未然。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财务监督相对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落实背景之下,国有企业唯有不断推进并完善财务监督的有效性,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监督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于长春,伍中信.弥补国有企业出资人财务监督缺位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0(06):2-7.
[2]张逸杰,王艳.唐元虎等.监事会财务监督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8(02):132-136.
[3]刘树清.多元化投资主体企业财务监督研究——上市公司财务监督现状及改进建议[J].理论界,2009(07):204-205.
[4]李高贤.浅谈如何建立与完善财务监督社会化体系[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12):81-81.
[5]张雪奇.我国高校财务监督的机制、问题与对策[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05):145-148.
(责任编辑:唐荣波)
作者 冯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