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化基层国库业务流程的思考

作者
作者

【摘要】随着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以下简称 TCBS)的推广使用,稳步推进了国库会计核算工作电子化、信息化、标准化进程,逐步构建了税款报解直达入库、资金汇划即时到账的现代化国库体系,现就如何进一步优化国库各项业务流程展开思考,并提出优化国库各项业务处理流程的相关建议,进而积极促进国库会计核算的电子化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准确、高效的运行。

【关键词】国库业务 处理流程 建议

一、亟需优化的国库业务处理流程

(一)多样、复杂的税款入库方式需简化

现阶段,税款收纳入库的方式主要包括自缴入库和划缴入库两种,业务处理流程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亟待简化。

1.自缴入库方面。目前,本溪市区及两县主要采用同城票据交换的方式传递纸质缴款书,以确保税款及时入库。但由于县城区域面积较大,且多为山区,交通不便,部分乡镇企业只能到当地的农村信用分社缴税,分社通常在次日或集中几笔后上缴至县社,其县社再通过同城交换将票据提入国库。由于此种方式的资金流通环节较多,税款在途时间较长,任何环节的疏忽和错误都将造成税款入库时间的成倍增加。

2.划缴入库方面。目前,辖内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已实行联网扣税,税款入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得到大幅提高。但现行的由商业银行对账后将税款全部划至清算国库,再由清算国库进行清分,转而划至收款国库的联网扣税方式已落后于当前时期电子化清算的发展水平。这种间接划转模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税款入库环节。不仅如此,由于清算国库在清分税款时是系统按照清算银行和收款国库自动划款,这就使一级多库的县区支库,每天接收同一清算银行不同收款国库及不同清算银行同一收款国库的近五十笔支付凭证,并需将支付凭证与对账单一一匹对,大大增加了县区人员工作量。

(二)代理国库分级次、逐步上划资金需集中化

代理国库目前使用单机版的 TBS 系统进行日常核算,每日税款报解后,将中央、省、市等级次的国库资金以及其他应上缴的创新业务资金,分级次上划至上级国库部门。本溪市中心支库下辖五个代理国库,按每日每库只报解一次,分别上划中央、省、市及工会经费的四笔资金计算,市中心支库每天至少收纳 20 笔资金。这不仅需要中心支库人员认真核对上划资金和电子报文信息,还要按报文数量手工录入 18 位不同的资金流水号;同时代理国库业务的商业银行也要按级次分别发送多个资金报文,增加了业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延缓了资金报解速度。

(三)繁琐的一级多库计息业务流程需电子化

县级国库多为一级多库,国库存款计息工作手续繁琐。作为人员紧张、年龄老化、业务繁多的县级国库营业部,凡遇计息日,国库人员都要先分库别打印计息清单,再汇总金额,交由营业人员(同一部门人员)审核后划转计息资金,国库收到计息来账报文后,按制度要求手工按库别编制转账凭证。例如:国家金库桓仁县支库经理 1 个县库、14 个乡库,每遇结息日都需手工编制 30 份转账凭证,大大增加了基层国库业务量和差错机率。

二、优化国库各项业务处理流程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国库电子汇化资源,推动税收入库电子化进程

自 2009 年 7 月 1 日起银行机构通过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使用国库资金汇划(贷记)报文向国库划缴资金的,已实行免收费政策。据了解,开设在各乡镇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均可以通过大额支付汇划资金。所以,开立在乡镇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受理纸质缴款书业务时,可直接将税款资金通过国库资金汇划(贷记)报文划至国库部门,对于距离较近的商业银行可直接将纸质票据送至国库部门;对于距离较远的商业银行可通过传真、扫描的手段将税款信息发至国库,国库工作人员按照接收的票据信息对税款进行入库处理。在不增加商业银行业务量、不给企业增添经济负担、充分利用国库资源的前提下,简化乡镇企业税款入库流程,提高税款入库速度,推进乡镇经济的电子化进程。

(二)取消税款划转中间环节,简化税款入库流程

改变现有的划缴入库方式,取消由清算国库向收款国库划转资金的中间环节,直接由清算银行按照对账单各收款国库金额,将税款直接划至收款国库。一方面,避免了由清算国库清算不及时造成的税款入库延迟;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县区支库每天打印多笔来账资金凭证、并与对账单匹配的重复劳动。

(三)汇总资金笔数,实现上划业务「一笔划」处理

办理代理国库业务的商业银行可在 TBS 系统中设置参数,使每日报解结束后生成一张需上划资金总额的传票,由会计人员将汇总资金一次性划至人民银行国库,并在附言中注明该资金所包含各级资金金额。央行国库经办人员在收到汇总资金报文和带资金收入报表后,使用该报文的资金流水号,对照附言信息,逐笔处理上报的带资金收入报表。既便利了发报行划转资金,节省了上划资金到达的时间;又节约了国库接收行凭证的使用,省去了多次录入资金流水号的不便,实现了代理国库上划业务「一笔划」处理。

(四)完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减少业务量,消除差错隐患

在目前使用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中增设包含各类会计要素的计息凭证生成功能,按照国库存款计息清单的利息金额,使系统可自动生成分库别的计息凭证,在方便业务处理的同时,有效减少了一级多库尤其是县级国库计息工作的业务量,规避了由手工制作票据存在的差错风险,确保了计息工作的准确、快速与完整。

作者简介:孙玉娜(1986-),女,辽宁省本溪市人,汉族,中国人民银行本溪市中心支行,学位学士,研究方向:经济学。

(责任编辑:刘影)


作者 孙玉娜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