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德宏州中心支行创新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作者
作者

  学习是增强素质、提高业务技能的必由之路,也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障。一年来,人行德宏州中心支行结合工作需求和人员素质能力现状,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工学结合、人人为师、轮流主讲、互动教学”的“大家讲”主题教育活动,在单位内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全辖在职职工21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02人,占96%,已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4人,占2%,已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103人,占51%。
  一、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创新培训方式
  (一)深入调研摸底,准确掌握培训需求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法律法规、新的信息系统对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基层学习与工作之间仍不够协调:没有形成统一的学习制度,没有科学的系统培训,学习与工作难以兼顾。上级以及单位组织的培训在层次、结构、知识面等方面未能满足基层工作的实际需求。针对这些问题,德宏中支深入调研,摸清了不同岗位人员的知识需求。
  (二)强化三个注重,重新定位培训内容
  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适时转变传统的教育培训思维模式,德宏中支把培训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三个注重上:一是注重以受教育为中心,全面推行按需施教。针对不同的工作特点、岗位需求,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练什么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不同需求、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培训方式。二是注重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拓展教育培训领域。为了拓宽职工的知识面,提高创新能力,邀请专家教授和有关部门领导为职工做专题辅导,组织第一批职工13人到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进行全脱产短期轮训。三是注重个人发展与金融事业发展相结合,努力为干部实现自身价值提供条件。教育培训不仅是干好金融工作的需要,更是促进干部身心全面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注重把工作需要与个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为干部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培训机会。
  (三)因地制宜,创新培训方式
  摸清培训需求和准确定位后,在多方征求群众意见、深层挖掘基层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德宏中支从学习观念、机制、方式多方入手,将培训学习与金融工作重新定位:学习是工作的基础,工作是学习的检验,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学习机制,创新学习方法,推行“学工结合、人人为师、轮流主讲、互动教学”的“大家讲”主题活动,组织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讲授相关课程,各县市支行采取人人讲课,推荐优秀代表到中支进行讲授。
  二、转变观念,健全机制,构筑立体学习框架
  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决定性因素。金融工作干得好坏、质量高低,关键在人。队伍的培训学习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因此,学习教育只有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环境,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才能使其具有吸引力,具有生命力。为此,德宏中支提出学习要“明确一个整体目标,树立两种观念,建立一个竞争激励机制”。
  一个整体目标:打牢两项基础、提高四项能力、形成一个局面,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文明高效的金融队伍。“打牢两项基础”是:政治素质基础和业务素质基础;“提高四项能力”是提高队伍理解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提高业务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优化服务的能力,提高构思谋篇的公文和规范性文书的写作能力;“形成一种局面”就是形成以人为本、良性互动、规范有序的队伍管理局面。
  树立两种观念:一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把学习教育放在人的发展的首要位置,各项学习工作围绕提升人的素质来开展。在制定学习教育计划时,更好地体现培训对象的需求;在学习教育过程中,着力提高培训对象的能力和水平;在每次学习教育后,使大家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在选择学习内容时,紧扣实际突出“三性”,即突出实用性,尽可能结合实际工作;突出层次性,兼顾基础较差的同志,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同志一定的压力;兼顾综合性,业务与时事兼顾、理论与实践配套。二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全辖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在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金融工作日益规范、细化的今天,金融干部要适应形势、做好工作,就必须不断“充电”、“加氧”,只有认识到知识更新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会“不用扬鞭自奋蹄”,产生学习的动力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建立一个竞争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抓好三个结合:平时的学习成绩与个人年终考核、干部提拔相结合,与单位年度工作责任目标相结合,与个人经济利益相结合。
  三、人人为师,教学相长,创新学习方法
  人的素质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学习是提高人员素质的手段,灵活多样的培训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捷径。德宏中支在坚持传统的集中学习、集中办班培训的同时,不断推出新的学习载体,创新学习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发挥特长,人人为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的知识面有宽有窄,认识问题的能力有深有浅。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每个人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根据这一特点,德宏中支改变原来由一个人主讲的教育培训模式,推行“人人为师”学习方法,即实行人人每周轮流主讲制度:由每个人轮流主讲,每人都是老师,每人都是学生。
  针对这种学习方法,德宏中支提出了“三化”原则:一是内容广泛化。讲课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法律、法规、现行政策,可以是讲课人自己熟悉的天文、地理、科学技术、历史知识,也可以是政治新闻、财经信息、名句格言和生活中的接人待物、礼仪交往礼节,甚至可以是自己拿手的烹调技术等等。德宏中支机关5名职工、瑞丽市支行和盈江县支行2名职工分别讲授了外汇管理基础知识、Excel的使用、国库在我身边、浅谈如何当好一名中层干部、工资收入改进完善工作、反洗钱法和侵权责任法,内容丰富多彩,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寓教于乐。二是方式灵活多样化,以充分发挥主讲人的创造能动性为原则,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也可采用讨论的方式,条理清晰,便于达到学习效果。三是手段现代化,讲课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自己制作幻灯片进行讲课,形式新颖,效果明显。“大家讲”活动结束,组织部向全行职工发出了《组织质量评估表和授课质量评估表》,对培训教学专题设置、培训方式方法、培训时间和进度安排、达到培训目标程度和每位讲授人的课堂教学满意度进行了追踪评估,大家对活动都比较满意。
  这样的学习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大家的学习能动性:以前永远是学生,只要听就行了,现在自己随时可能成为老师,要想讲出效果,让大家认可,就得勤积累、多思考。另一方面确保了学习效果:从学习内容上讲,涉及工作、生活方方面面,拓宽了大家的知识面;从学习形式上讲,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新颖活泼,形成了一个活跃、吸引人的学习气氛,造就了人人参与的团队意识,无形间提高了大家的知识、口才、技巧、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些同志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学习后,总感觉跟没学一个样,现在可不一样了,我准备讲课时,自己肯定得学会学透;我听别人讲时,还得用劲听,听内容、看形式,争取当老师时再上个档次,不能比别人落后。”
  四、素质提高,工作进步,培训结出硕果
  春种一粒粟,秋收萬颗籽。不断创新的学习方法、健全的培训机制不仅使学习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大大推动了金融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有效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学习意识,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
  干部职工通过工作实践,深深体会到,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不学习就会落后,就要遭淘汰。现在,行里喝酒打牌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闲暇聊天的少了,讨论问题的多了;得过且过的少了,奋发向上的多了。全辖上下讲学习、比业务、争贡献的风气已经初步形成。
  (二)有效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年来,广大职工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大家的荣誉感、集体感不断增强。
  (三)有效树立了金融部门的良好形象
  知识是底蕴,形象是体现,知识的积累使大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德宏中支以其过硬的工作作风、文明高效的金融服务、严谨科学的工作质量受到各界称赞。
  (四)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工学结合、学以致用,现在德宏中支很多创新性工作,都是工作学习相融合的结晶。大家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这一理念,坚持抓学习促工作,围绕发展抓学习,使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用学到的知识,重新审视工作,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项工作中,从而推动德宏州的经济金融发展。
  


作者 余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