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洗钱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作者
作者

【摘要】网络洗钱成为当前洗钱的新趋势,犯罪分子利用网络为媒介,使得洗钱根据有隐蔽性,本文分析了网络洗钱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网络洗钱 特点 对策

网络洗钱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网络和计算机数据,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所得,并使之成为表面上看来合法的所有犯罪活动和过程的总称。网络洗钱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名词,它具有网络与洗钱两个要素。

一、网络洗钱的特点

第一,隐蔽性强。虚拟性是网络的重要特征,网络中的事物归根结底是数据的表象,数据的外在表现为文字、声音、数字和图像等。现实中性别、年龄、身份和相貌等特征都能借助虚拟化的网络得到隐匿和篡改,我们所面对的仅仅是一行数据和一串数字符号,这使得上网者更加隐蔽。使用网络交易系统,洗钱的犯罪分子不需要直接面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洗钱活动留下的只是一串数字符号,反洗钱机构无法真正对资金交易情况实施有效的监控,即使截获到数据,也无法找到洗钱者。网络这一虚拟环境,给洗钱者极大的隐蔽性,加大了反洗钱的难度。

第二,成本低廉。建立一家网络银行仅仅需要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其所需的成本只相当于开立一家分行所需要的费用的 5% 左右。这就大大降低了开发维护人员工资等必需的费用。

第三,网络洗钱的全球性更高。由于网络通讯技术发达,我们可以很快连接搜寻世界各地的信息,使得非法洗钱分子可以通过网络将资金转移到世界各地。增加了反洗钱的难度。

第四,科技含量高。在当今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使得金融领域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兴电子支付工具不断出现,网络银行电子支付的速度不断加快。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快速完成洗钱过程,给反洗钱工作造成极大困难。

二、网络洗钱的方式

第一,网络银行洗钱。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其发展形式有两种,一是以英特网为背景的开展电子化业务的传统银行。二是在传统银行以外兴起的、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依托的另一种类型的银行。

第二,智能卡洗钱。银行提供给客户的具体支付工具,如信用卡、借记卡等,已被证明同样可以成为洗钱的工具。智能卡的数据存储优势,和安全机制是其作为支付手段和载体。延伸出电子现金与电子钱包的网上支付工具。

第三,网络赌场洗钱。网络赌场洗钱是网络赌博的一种新形式,目前,通过赌博网站洗钱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用非法所得的资金在合法的赌博网站上匿名开设账户进行赌博,达到将黑钱与白钱混淆的目的。二是通过在这些赌博网站开设一个账户,然后将来源不同的资金汇入账户,将此作为黑钱的临时隐蔽所。

第四,网络保险洗钱。网络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保险活动的经济行为。投保人可以通过网络,向保险公司投入大额保金,在时机成熟时申请退保,这种网络保险模式,为洗钱提供了方便。

三、针对网络洗钱的对策

第一,完善反洗钱法律体系。加强网络立法,这是加强反洗钱最有效也是最强硬的措施。人民银行已经制订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为主体的反洗钱预防监控制度,对预防和打击洗钱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达,网络银行的出现及电子支付工具的出现,而我国自今还没有一部严密的电子支付方面的法律,使得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而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洗钱的比重越来越大,使得加强这方面的法律条款的完善十分重要。

第二,建立权威性的网络银行信息跟踪和披露中心。人民银行反洗钱机构,可以加快对现有的网络银行进行登记备案,建立关于网络银行的信息披露站,提供全国合法的网络银行名单及有关资料,供客户查阅查考,防止客户被金融诈骗。

第三,金融机构要完善反洗钱制度,规范网上交易行为。针对网络洗钱的行为,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应该切实履行防范洗钱的职责。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银行电子交易支付系统和有关的电子支付工具进行洗钱,金融机构应该建立电子银行业务支付交易自动报告系统。利用该系统,设立相应的大额和可疑交易识别指标,并和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实行联网,有利于即时监测和查处网络洗钱行为。

第四,发展网络监管技术和手段。由于网上支付不同于传统的支付手段,因此,监管技术和手段也要不断更新,要加强网上银行系统电子签名、身份认证和日志审计机制建设、提高网上交易数据的真实性、完备性、可追溯性和安全性。将网上每次支付的详细信息记录在网上银行的日志系统中,并保持足够时间的备份。

第五,加强培养优秀的反洗钱人才。利用网络银行洗钱是一种高科技犯罪,要切实有效做好网上监控工作,需要有一批既懂金融业务尤其是反洗钱业务,又具有专业网络知识、法律知识的人才,充实到金融监管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才干提高执法水平。杜绝给洗钱者留下利用金融机构在监管方面的漏洞进行犯罪活动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朱方玲.对电子银行领域反洗钱工作的思考.实务.2011.3.

[2]张金恒.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河北金融.2011.2.

作者简介:齐霞(1964-),女,江苏盐城人,中国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大学经济师。


作者 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