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作者
作者

【摘要】 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作为云南省「桥头堡」建设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其战略地位和经济意义不言而喻。2010 年 7 月云南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云南省立足区域特色,积极推进辖内人民币跨境流动蓬勃发展,并取得多项突破。玉溪市作为云南省的一个内陆州市,经济总量虽小,但逐年扩大,涉外企业逐年增多,跨境人民币结算量逐年成倍增长。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及问题,制约了基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进一步推进,需要不断完善。

【关键词】基层 跨境 人民币 结算 建议

一、玉溪市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基本情况

截至 2012 年 10 月,玉溪市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达 11 亿元,居云南省内陆州市首位,有效推动了全市涉外企业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外向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凸显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跨境结算总量大幅增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自试点以来截至到 2012 年 10 月,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累计达 11.03 亿元。其中, 2012 年 1-10 月,结算额 7.97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86.69%。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居全省内陆州市(昆明市除外)首位。

二是人民币结算品种日益丰富,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从业务品种看,目前玉溪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涉及的项目已由最初单一的货物贸易扩大到了现在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人民币贸易融资等品种,业务种类日益拓展。从结算范围看,人民币结算地域范围已从 2010 年的越南、香港 2 个国家和地区扩展至包括法国、澳门等在内的 11 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地域范围不断扩大。

三是参与主体不断增加,进出口商品种类渐趋丰富。目前,玉溪市参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银行分支机构已由最初的 2 家增加到现在的 12 家,企业由最初的 6 户增加到现在的 24 户,采用人民币结算的进出口商品由最初的 3 种增加到现在的近 20 种。可以预计,随着玉溪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深入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带来的便利和商机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

四是人民币结算占货物贸易比重不断提高。2012 年 1-10 月,货物贸易结算占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的九成以上,达 7.55 亿元,占同期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的 29%,较 2011 年同期增加 15%,远高于当前全国平均水平约 18 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是沟通协调机制尚不完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工作的有效推进涉及到商务、工商、海关和税务等多个部门。但是,目前各个部门之间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信息交流等日常工作机制,也未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是配套政策未及时跟进。例如对于跨境贸易中人民币报关外币结算或外币报关人民币结算的情况,目前基层税务局方面仍不同意退税,增加了企业使用人民币的顾虑,影响了出口企业参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积极性。

三是部分基层商业银行重视不够。基层商业银行普遍认为与经营外币结算业务相比,本币结算不存在汇差,结算收益小,加之目前基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规模较小,涉及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程序较多、操作复杂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部分基层商业银行在向企业宣传及开展业务时热情不高。

四是基层外贸企业竞争能力偏弱。调研发现,虽然进出口企业对跨境人民币结算比较感兴趣,但由于玉溪市的出口产品主要为农副产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相对较低,缺乏竞争力,这就造成了玉溪的进出口企业在与外商谈判中普遍处于劣势,结算币种的选择权更多在外方手中,从根本上制约了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

五是跨境人民币结算收费过高。据玉溪市辖内企业反映:银行办理人民币结算手续费过高,给跨境人民币结算推动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经调查显示,玉溪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收费标准悬殊较大。如,农行收费标准:0.5‰-1‰(按结算金额计),最低收费 50 元,无最高收费限制。工行收费标准:1‰(按结算金额计),最高收费 200 元。中行收费标准:1‰(按结算金额计),最高收费 500 元。建行收费标准:按国内人民币结算业务收取,最高收费 200 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行的国内人民币结算业务收费则相对统一,即,同城划转:免费;异地划转:最低收费 5 元,最高收费 200 元。跨境人民币结算收费明显高于国内人民币结算,对于结算金额较小,且业务相对频繁的中小企业来说,极易导致其为降低经营成本而避开银行结算渠道。同时,结算收费标准的不公开、不统一,也容易造成银行间的不正当竞争,阻碍跨境人民币结算推动工作。

此外,人民银行内部工作机制不完善。由于当前人行基层行跨境人民币结算由外汇管理部门负责,而并未成立专门的部门或相互分工协作的联合工作组来负责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与跨境人民币结算相关的调查研究、监测分析和宣传培训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及时跟进,风险防控问题逾日益突出。

三、改进建议

一是强化沟通协调,形成跨部门政策合力。在推进业务过程中,要注重加强与税务、商务等业务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企业货物进出口报关、结算、退税等各环节通畅,及时向上反映和帮助企业解决跨境人民币结算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及时配套或完善相关的管理政策,并且自上而下不断明确和细化退税等业务操作流程。

三是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提升社会参与各方对跨境人民币使用的认知度和积极性。商业银行作为跨境人民币使用推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建议从国家战略和长远利益出发,做好对客户的政策讲解和业务宣传工作,摸清、培育和引导客户对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需求,为推动跨境人民币使用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同时,人民银行加快对人民币结算相关操作系统的升级和完善,加大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升其业务处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四是建议企业积极修炼内功,完善体系建设,强化内部管理,通过产业品质升级和发展自主品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增强人民币定价能力。

五是建议规范银行收费标准。一是给予跨境人民币结算「国民待遇」,执行同国内人民币结算业务一样的收费标准,最高收费标准不超过 200 元。二是按照跨境人民币结算不同业务需求,采取结算收费差异化管理,即引入跨境人民币结算收费协商谈判机制,由银行与企业就跨境人民币结算手续费进行协商,协议定价,并予以公开。

此外人民银行内部要完善工作机制,明确管理部门和工作职责,及时补充人员,并成立由外管、支付结算、货信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协调分工,优势互补,共同研究和解决试点工作中碰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力争更好地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各项工作步入历史发展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李东荣.人民币跨境计价结算:问题与思路[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胡晓炼.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政策与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3]张彦.我国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进程和政策建议[J].西部金融,2012(08).

(编辑:唐荣波)


作者 吴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