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控制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分析

作者
作者

【摘要】由于当前我国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在执行上问题尤为严重。如何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度,已成为财政部门、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旨在分析预算控制对实现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 内部会计控制 预算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认为:职业能力是指能够在一个真实工作环境中按特定标准承担工作角色所应具备的能力。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则认为职业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履行特定职业角色而必须具备的知识、技巧、才能和行为的总和。预算理论与实务表明,预算需要做到财权与事权的对应。也就是说,作预算时,不仅要计划花多少钱,而且还要规定这些钱花在哪些事情上[1]。一般来说,企业的全部资源,主要是为了能满足生产和销售规定的产品,供应规定的劳务,并达到目标利润所必需的数量。为了以较少的资源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企业的素质和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就必须事先搞好规划工作。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预算的编制不能满足国库支付的要求

部门预算的基本要求是细化预算编制,这不仅是实行预算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基础。但是,现行部门预算的编制口径过粗给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造成了极大的被动。一是预算编制项目较粗、不够细化;预算编制时间较短、批准时间较晚;追加预算过多、过滥;预算外资金的存在,客观上限制了国库单一账户作用的发挥。二是预算单位预算编制水平不高,有的只编到二级预算单位,二级以下的三级、四级以至最基层单位,还不能自行编制预算。三是二级单位尽管能编制年度预算,但预算编制不准确,按季分月编制的用款计划就更难[2]。

(二)财政收入集中难,财力紧张造成集中支付实施难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国家间经济增长水平差异的原因在于他们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水平的差异。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是该国内部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外部技术溢出的吸收。作为一国经济基础制度之一的知识产权制度,正是以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水平为直接目的,也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面临最大的难题之一。

二、预算控制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问题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具有较高职业判断能力的人做出的判断就会更加恰当,由此生成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就会越高。会计人员行为的动机是会计人员开展会计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它是引发、指导、维持会计人员行为的力量源泉。会计人员有什么样的需求,就必然有什么样的行为动机。不同的会计人员行为动机会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而不同的会计信息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具有不同的效用,因而会计人员行为动机不仅是会计人员个人的偏好、个人利益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到相关者利益的社会问题。

(二)认识统一难

装备集中收付制度源于西方市场经济与企业财务建设完善的发达国家,对于规范政府行为,强化财政宏观职能与严格财政经费的管理均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部门与预算单位的行为,由此造成对于推行集中收付制度的不同认识:既有对建立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认识不统一,又有对集中支付的概念认识不统一,还有部分预算单位对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会计核算权的认识不统一等诸多矛盾。

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策略

(一)规范业务程序,创新集中支付手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企业采购资金的集中支付管理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有了转变。企业采购资金的集中支付管理所展现出来的不同于以往的形式,最大的优点是提供直观的感受,利用企业采购资金的集中支付管理等综合性技术,引导行业规范业务程序,创新集中支付手段,帮助提高质量。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用,在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调整核、分析、监督等过程中,企业各部门在纵向和横向都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使得市场部门产部门等了解和考虑市场策略、生产过程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3]。

(二)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资金安全

企业采购资金的集中支付中的监督职能意义是重大的,要在这方面建立三权分离的制度,即使用权、采购权和支付权,从而使得这三个相对应的事业部门、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的机制。也就是说对于事业部分要申报需要采购的计划表,不需要参与到具体的采购事务中,不过有最终的签单的权力。对于采购机构的负责人员没有支付货款的权力,都是通过财务部门根据所列出来的清单和验收结算单或者合同进行支付货款。这三个部门的工作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从而形成监督的机制,确保资金的安全。强化监督应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以事前和事中监督为主的原则,注重「防」和「堵」,使监督的关口前移。

(三)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管理

组织结构是指企业计划、协调和控制经营活动的整体框架。一个公司的组织结构的合理化,能够引导会计行为主体形成积极的心理,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胜任能力。会计职业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技术性,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胜任能力,才能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一般来说,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但对个体来说,知识是指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即个体已经获得的知识。知识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时进行推理、分析和判断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所以,在加强会计人员管理过程中,既要强化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又要注重从业技能的提高,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文军,张妍.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综述[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09(11):102-103.

[2]安市会计学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课题组.关于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情况的调查报告[J].财务与会计,2007.05(7):180-182.

[3]郭建文.浅谈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03(7):167-168.


作者 曹世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