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扩大有效需求、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机遇。本文在阐述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化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对商业银行支持城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城镇化 服务
城镇化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之一,也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应把握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通过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
一、对城镇化的基本认识
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以及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城镇化最直观和基本的现象是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增加、建筑物的集中、经济活动的集中等等。城镇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农村人口逐步变为城镇人口,与此同时,除了城镇数量、规模等物质方面的变化,城镇化还体现在人的城镇化,即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行为习惯等逐步接近城镇。
城镇化是实体经济持续发展、实体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契机,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商业银行要根据城镇化的特点和要求,找准切入点,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和服务,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二、城镇化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一)庞大的信贷资金需求
从国际经验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对城镇化建设的融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达的资本市场,而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且财政资金有限,因此目前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支持力量是信贷融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镇化率从 2002 年的 39.09% 提高到了 2012 年的 52.57%,每年大约提升 1 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超过 1000 万的农村人口进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测算,农村人口城镇化所需的人均公共支出至少为 10 万元。以此推算,每年提升 1 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需要至少 1 万亿元的配套资金支持。庞大的公共支出涉及诸多方面,如公共交通、信息通讯、科教文卫、供水供电、道路桥梁、园区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将产生大量的信贷资金需求;同时,伴随人的城镇化,将带来住房、消费等大量的个人信贷需求。
(二)综合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城镇化建设蕴含着丰富的、综合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一是伴随着城镇化建设资金的募集,将创造一个庞大的投融资中介服务市场,投资中介、票据承兑、财务顾问等金融功能需求也应运而生。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涌现出各式各样的汇兑结算、消费信贷、保险代理、信托投资、理财管理等金融服务需求。三是众多的中小企业将走出农村,既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也具有结算、理财等金融服务需求。四是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将会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广泛吸收各方面的资金,这些资金将成为商业银行存款的重要来源。五是伴随居民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的变化,对信用卡、电子银行、自助设备等现代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出了需求;同时,随着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就业、医疗、教育、保险、旅游等方面迫切需要金融支持。
三、对商业银行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一)创新产品与服务
一是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把握好创新的重点和突破口,因地制宜的开发、推出一批适合城镇化建设需要的业务新品种,尤其要积极开发多样化的小额信贷产品,着力解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个人和乡镇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二是要加大服务创新力度,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咨询和理财服务,满足农村客户多元化的投资理财需求。三是要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提高产品的覆盖度和客户满意度,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投资理财、消费融资、交易结算等金融需求。四是要注意加强与证券、保险、投资基金等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积极拓展资产管理、财务顾问、投资银行、基金托管等业务领域,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二)加快结构调整
一是要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改变信贷资金过度向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集中的现状,把支持城镇化建设作为新的信贷增长点。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商业银行应选择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较高、具有突出后发优势的地区作为推动城镇化、支持城乡统筹的突破口,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扶持力度。二是要调整优化客户结构,积极拓展中小企业客户,改进内部审批流程,完善配套服务,努力培育出一批伴随城镇化成长起来、具有后续发展潜力的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群体。
(三)推进渠道建设
一是在金融服务的空白地区,要在权衡投入与产出的基础上加大服务设备的投入、增设机构网点,以尽量填补这些地区的空白。对于确实不适宜增设机构网点的地区,可以通过合理布局附近区域网点、增加宣传力度、使用高科技移动服务设备等方式尽力扩大附近区域网点的服务覆盖范围。二是在金融服务较发达的地区,要在维护好原有服务设备、保持原有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放服务设施,提高人力投入。同时,要紧跟城镇建设规划,主动调整网点布局,优化网点内部的劳动组合、功能布局,提升网点综合服务能力。三是在继续做好机构网点、自助设备等物理渠道建设的同时,要大力推进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渠道建设,实现金融服务全天候、跨区域。
(四)完善内部管理
一是要研究出台专门支持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政策,优化城镇化业务运作模式,构建城镇化金融服务保障体系。二是要适当下放权限,以激发基层行营销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市场快速反应和快速决策能力。三是要建立健全为城镇化建设服务的组织机构或工作团队,密切关注城镇化建设规划,强化上下级联动配合,提高内部运作效率,提升整体协作和营销能力。四是要强化贷款管理,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明确支持重点和方向,有效防控风险。
作者简介:乔鹏(1976-),男,山东人,本科,就职于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研究方向:金融。
作者 乔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