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设想

作者
摘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而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学模式表明,与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目标的差距还很大。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正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佳方式之一。基于此,探索在独立学院采用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有非常有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课程项目化教学;设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230-01
1、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内涵
项目就是指在一定的资源约束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相互联系的一类工作任务。项目化教学指的是把一项教学任务看成一个项目、基于一定的资源约束,在这里主要是指相对有限的课时时间资源,将教学任务按照项目——子项目的形式进行有序的结构化分解。项目化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实施执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以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为中心而达到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增强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教学方法。
项目化教学,一改以往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讲解和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重点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任务为中心,通过对教学目标项目的分解、实践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真正提高学生应用动手能力。
课程项目化,是依据人才专业职业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根据专业课程和专业职业特点,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然后根据项目内容要求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从而使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得以实现。
课程项目化的教学目标是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职业知识的综合培养,课程教学内容是与专业密切联系的企业项目与任务。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性、师生互动性与成果应用性紧密结合。课程项目化是传统教学模式重大改革,不仅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跃,更从职业化人才的角度使学生得到专业化训练,也为今后学生工作增强适应能力和职业能力。
一般来说,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和职业学院采用课程项目化教学比较多,而独立学院还暂未有采用此方法。
本文这里所指专业课程主要是指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因其更具有专业知识、职业知识特点。项目化也易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一门《员工培训与开发》课,这门课程项目化就比较容易实施。如我院保安队伍人员流动性大,如何对新进的保安员进行培训,让其迅速适应保安职业并尽可能发挥最大作用。可以将保安员员工培训与开发作为一个项目。根据课程内容和保安职业的特点,教师进行组织、指导学生完成保安员的培训与开发方案,并交付于保安相关领导,让其进行评价,后加以改正。这样,学生对《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及操作执行,都会更好的效果,今后走上相关工作岗位,也就能迅速适应工作并能开展工作。这就达到了应用性的培养目标。
2、独立学院进行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设计的必要性
(1)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我们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着重于高级应用性)不同于公办大学本科(着重于研究性),也不同于职业技术类院校(着重于技术性)。从目前各独立学院教学模式来看,虽各校都有提法,但其实似乎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不十分明确。那么,我们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思考。其中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我们认为是一个比较好的尝试和设想。
(2)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独立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其目标。如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具备职务评价和分析、员工招聘与培训、薪酬管理、人才测评、劳动关系处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在公共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相关行政管理工作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里就明确说明了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应用型高级人才。其他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也大体一致。而专业课程项目化就是针对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好办法。
(3)学生就业和能力的需要。目前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职业应用能力,仍不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也就是说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笔者在企业担任过人力资源经理,曾到某知名大学招聘管理类的学生,面试时曾要求学生回答什么是管理。学生是用管理的职能来进行回答的。虽说没有错,可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我们要的不是教材死板的定义,而是学生对管理的真正理解,希望学生通过对管理比较深的认识和理解来开展和指导今后的管理工作。这说明学生只是对知识的识记,而无知识的应用。
从每次考试的学生试卷分析来看,都发现凡是记忆性的知识,学生普遍答卷很好,而涉及知识的应用往往普遍很差。
如果实行课程项目化教学,可以大大改变这种现状。通过项目化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3、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1)教学内容的改革。这一步相当重要。要求我们明确到底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培养出哪些应用能力和素质。我们必须以职业应用能力为依据,以工作行为过程为导向,以具体工作项目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内容,要突出知识的应用性。
如《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可以从人力资源经理职位要求,结合教材,对所需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分解。从人力资源规划、选聘管理、培训管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解。其次,分析具体工作项目过程,确定具体工作任务。
(2)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采用项目制、团队化运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丰富多彩的项目制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把课内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工作任务、工作环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作应用性。
(3)学生成绩考核的改革。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考核,实行以应用能力考核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方式,打破考试概念,以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形式替代单一的试卷考试,改变应试教育。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的考核总体上突出工作任务与实践项目的完成过程和效果。考核的项目主要由团队项目的成绩和团队项目的个人考核及个人平时表现三部分构成。
4、实施课程项目化教学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
4.1“双师”型教师缺乏。师资队伍满足不了项目化教学的需要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课程项目化的根本。课程项目化教学,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教师。因为只有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完成课程项目化方案设计、协同操作与实施教学等一系列任务。要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就必须要求教师不仅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业务应用操作能力,那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企事业单位职业经验。课程项目化教学法,就必须要求有“双师”型教师,既懂理论,又熟知专业知识应用的职业能力。那就有可能独立学院要重视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职场的教师或者说派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锻炼,。
4.2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方面
人具有习惯性。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不愿意进行变革,习惯于单一的教学方法,习惯于传统的案例教学。进行项目化教学会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有冲击和挑战。
学生学习也一样,习惯于传统学习,被动学习,习惯于传统考试,背背教材的知识点就可以了。教师和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期末轻平时、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学时平时不用努力,到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的情况普遍,易陷入“上课记笔记,考试背景笔记,考完全忘记”的中国式应试教育。学生虽可能分数高却知识应用职业能力低,职业应用能力很難与考分匹配,出现“高分低能”。
4.3其他方面
如思想观念方面。实行课程项目化教学法,可能不少人会认为那是职业学校和职业学院的方法,不适合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可能会对此不屑。其实不要忘了,我们独立学院培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实更指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而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恰恰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秦立公,“现代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物流科技,2006,29(134):123
[2]裘晓雯,高职《市场营销》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6):228
[3]张跃西,课程项目化的几个条件[N],中国教育报,2007-11-09
作者 高新国 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