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研究

作者
作者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沿线所有国家都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会。「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条件。少数民族地区通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多元开放格局,利用我国经济转型之际,开辟丝绸之路经济带,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5.010

1 问题的提出

「一带一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国际和国内都引起巨大反响,各国都期望从「一带一路」倡议获益,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在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找准定位。2017 年 5 月,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推进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大计,发布了 「一带一路」倡议顶层设计规划。「一带一路」倡议重点涉及 1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明确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及对外合作重点方向。在 18 个省份中,「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包括广西、新疆、内蒙古、云南、西藏。2017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有作为。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广西对外开放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要从「海」、「江」、「边」推动大开放大开发,谱写好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主要是深化与周边国家交流合作,巩固边疆的稳定繁荣。云南的定位是借助「三亚」(西亚、南亚、东南亚)和「两洋」(印度洋、太平洋)的独特地理位置,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内蒙古的定位是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推进与蒙古、俄罗斯联系与交流。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省份与多个国家都有接壤,「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边疆地区地缘政治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条件。少数民族地区如何规划好自己的发展,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成为学界重点研究的课题。

2 少数民族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必要性

2.1 少数民族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共同富裕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部地区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利用对外开放,承接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的转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以较大的优势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形成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东部地区也率先富裕起来。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聚集在广袤的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慢,造成了东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的顶层设计,对接沿线国家发展倡议,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倡议。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东部地区依靠对外开放,引进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实现率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快自身发展,就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对外开放深度和力度,才能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2 少数民族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一带一路」倡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重大倡议构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共有的小康,让所有人民都进入小康,一个不少。为此,国家加大精准扶贫的力度和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尽快赶上来,脱贫致富,不掉队。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沿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差距,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搭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顺风车,进入小康。

2.3 少数民族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安全保障的需要

中国东西部发展失衡,会带来西部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失衡,一定意义上,会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如果经济发展落后和低于邻国跨界同种同文化的同一民族, 我国的跨界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就会大大减弱。我国能源进口已呈现出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倡议通道的格局,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以新疆为中心,连接环里海能源区,构建联通中国内陆的能源供给系统。内蒙古是中国风力发电的最大省区,太阳能总量居全国第二,已成为国家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油气加工及储备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中缅天然气管道、原油管道开通,起自缅甸西海岸,从云南瑞丽至广西贵港,甚至规划直通重庆输送能源。少数民族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又快又好地发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实现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另一方面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域,马六甲海峡成为美国海上围堵中国并在非常时期牵制中国能源进口生命线的砝码和撒手锏,绕开马六甲海峡,消解能源运输安全之虑。

3 少数民族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途径

3.1 少数民族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倡议

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 1979 年,国家先后建立了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对外开放的重点在东部,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成了对外开放的最先受益者,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并未跟早期的对外开放同步发展起来,落后于东部地区。「一带一路」倡议调整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主动与沿线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进一步深化少数民族地区开放发展的深度,引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流进少数民族地区,优化结构,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多元开放格局,打造出少数民族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高度。

3.2「一带一路」倡议助推我国经济转型,少数民族地区主动融入我国经济转型

自 2010 年之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持续降低,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到中高速增长,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目标倡议。少数民族地区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的发展历程中,已经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从理论上讲,落后地区要缩小差距,需要借助某些重大的发展机会快速地实现赶超,就如同深圳利用经济特区这一重大的发展机遇赶超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一样。「一带一路」倡议就提供给了少数民族地区这样的机会,在我国经济转型之际,利用少数民族地区地缘和资源方面的优势,顺利开辟丝绸之路经济带,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萨础日娜.民族地区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倡议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2016,(6):136143.

[2]张磊.「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7077.

[3]房宏琳. 「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转型的意义[N]. 光明日报,2015-10-28.

[4]王正伟. 民族地区要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大局中大有作为[J]. 民族论坛,2015,(7):57.

[5]刘文帅,李亚中. 云南省特色产业发展融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新思路[J]. 学理论,2016,(3):111112.


作者 全胜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