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 +」环境下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作者
作者

摘 要:《Excel 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利用 Excel 软件建立各种财务管理模型,从而对财务进行有效和高效管理。在「互联网 +」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制约了课程的有效和高效学习,因此将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作出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 +」;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3.08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都有很大的改变,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给实操类课程的教学带来巨大冲击,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比传统教学方式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1 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Excel 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在传统教学中采用的是讲授—练习法。其基本思路是教师先讲授操作演示,然后再学生上机操作练习。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课堂讲解—学生练习—作业批改—教学总结五部曲。这种教学方式有其科学和合理的一面,但在「互联网 +」环境下存在明显的不足。

1.1 教学内容片面化

教师是绝对的教与学的主角,教什么,学什么,做什么全部由教师来设计、规划和要求。教师一般是按照课程的科学性、完整性设计教学的方方面面,忽视了教学对象和学习过程。通常的方式是通过课堂练习和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和衡量教学效果,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学习过程和在学习中的情意付出,其结果是重结果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意。

1.2 教学过程机械化

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课堂讲解—学生练习—作业批改—教学总结五部曲。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扮演了导演、演员和观众的所有角色。每一步骤滴水不漏,那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或者在时间上有偏差,或者在内容上有出入,或者是学生跟不上节奏,整个教学都要受到影响。

1.3 学习主体被动化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绝对的教与学的主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是统一的。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学生很少也很难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1.4 教学方式单一化

讲演和示范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种主要的方式。教师教、学生学都会用一种单一和固定的方式进行。即是教师讲—学生练-教师评。其结果师生双方只重视结果—即作业做得怎么样,学生被动的模仿老师的操作,不用太多的思考,没有太多的探索,学生学完以后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 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我所教课程《Excel 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中我进行了一些教学尝试和思索。从学生主体出发,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实施、教学反馈,学习评价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讨。使课程教学目标应该达情意性、过程性和个性化的统一。

情意性即是由学生认知发展目标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发展目标共同组成。情意「共振」,是指师生之间情意的共鸣。一是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同学关系。教师要懂得学生是感情丰富的活生生的人,要尽可能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一切教学措施对学生情感、意志、性格所造成的影响;二是力求认知活动与情感等活动的最佳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人的任何活动一样,既有智力因素的参与,又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意志等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过程性强调学习和教学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全面了解学生的教学学习状况,关注他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强调评价的内容更多地指向有价值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过程。

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在《Excel 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因基础不同、兴趣爱好有别,学生体现出不同的需求。在知识面上有些侧重财务知识、有些侧重模型建立、有些侧重于综合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所区分,作业安排上不能只有一个标准,布置好基础训练和拓展练习,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去选择。

3 《Excel 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教学改革实践

3.1 教学设计多元化

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等方面。以《资金时间价值计算》这一部分为例。教学内容分为四部分:复习和预习部分—财务管理中终值、现值、单利、复利计算;教师演示部分—资金时间价值模型的建立;学生操作部分—建立资金时间价值模型;教学拓展部分—与资金时间价值相关的财务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由学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去完成。教学形式可有多种方式,先讲后练、边讲边练、先练后讲、其依据是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更多考虑学生的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的发挥、情意的锻炼、努力的程度、知识面的拓展都要纳入到教学过程设计中,并作为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依据,不能只依赖于某次作业或几次考试。

3.2 教学资源网络化

根据课程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将教学示范项目录制成微课视频、制作动画、PPT 等,同时收集与本学习任务相关的讲座视频、技术网站、试题库、学生作业、立体教材等教学资源供学生在线学习。所提供学习资源要有针对性、有可选择性且知识要精练。在《Excel 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课程中一般提供相关财务管理知识、财务模型建立、Excel 基本操作技巧、财务模型的拓展应用。选择适合的方式提供网络资源。小范围的教学资源 QQ 空间、微信平台、校园学习网是不错的选择。通过发布资源,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异步学习和泛在学习,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无缝学习需求。实现了资源建设动态化、资源形式立体化的资源中心的构建。平台的在线互动交流服务使师生、生生之间可以就某一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这不但为师生提供了问答空间,也弥补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渠道、交流不畅等问题。

3.3 教学实施交互化

《Excel 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中,会比原来有更强的交互性。先学后教。通过网络学习学生有选择性的掌握了某些知识点,也了解了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的不足,在学习过程中更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应该问什么,应该做什么,参与性就更强了。以学定教,让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教学的时间是可以动态调整,在完成整体教学计划前提下,各单元模块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进度上、内容上、难度上有所调整。与之相应,学生学习的时间却是要给予充分保障。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不再充当是满堂灌的角色,将课堂大量的时间用于师生的交互,如答疑、解惑、示范。学习主体的学习要求也将根据个体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就本门课程来讲基础较差的重点是建立好模型、好一点的侧重于模型的分析和应用。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练习,整齐划一的学习要求有所改变,要求是所有学生都要参与,都要有所收获。

3.4 教学评价过程化

传统教学和学习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衡量,如我校评价体系中期终考试就占 70% 比重。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导致唯分数论。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如学生求知欲望,学习中点点滴滴的付出,学习意志力的锻炼,情感的熏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协作意识的形成等都作为考察的内容,以做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罗金玲.从「互联网 +」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J].物联网技术,2016,(07):110-111.

[2]黄蕾,梁炎明,常晓军.「互联网 +」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改革[J].大学教育,2016,(11):33-34+54.

[3]朱静宜.「互联网 +」背景下移动互联开发类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J].现代计算机,2016,(07):37-40.

[4]郑建国.基于「互联网 +」的高职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J].课程教育研究,2016,(25):22.


作者 李丹